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

更新时间:2021-11-28 浏览次数:7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二下·宝山期末) 正在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一切力突然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 . 立即停止 B . 作加速运动 C . 作减速运动 D . 作匀速运动
  • 2. (2020高一上·阜宁期末)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 B . 物体受力才会运动,当外力停止作用后,物体会慢慢停下来 C .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也能改变 D .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 3. (2020高三上·上高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质点来代替有质量的物体是采用了等效替换的思想 B . 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C . 是加速度的比值法定义式 D . 千克、秒、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 4. (2020高三上·广州月考) 在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
    A . 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 B .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C . 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D .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 5. (2020·青浦模拟) 物理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很多定律是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下列定律中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验证的是(   )
    A . 牛顿第一定律 B . 牛顿第二定律 C . 万有引力定律 D . 玻意耳定律
  • 6. (2020高一下·中山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出的 B .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 .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 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没有力的作用
  • 7. (2020高一上·番禺期末)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可知(   )
    A .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不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B . 不受外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会发生改变,说明物体不一定有惯性 C . 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的运动 D .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 8. (2020高一上·北流月考)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惯性就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C .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 . 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受到外力时的运动规律
  • 9. (2019高一上·滕州月考)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
    A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时才具有惯性 C .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物体,一定不受任何力作用 D .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合力一定不为零
  • 10. (2019高三上·泉港月考)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定律就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但有些物理规律或物理关系的建立并不是直接从实验得到的,而是经过了理想化或合理外推,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 . 牛顿第一定律 B . 牛顿第二定律 C . 万有引力定律 D . 库仑定律
  • 11. (2019高二下·长沙期末)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定律就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但有些物理规律或物理关系的建立并不是直接从实验得到的,而是经过了理想化或合理外推得到的,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 . 牛顿第一定律 B . 牛顿第二定律 C . 牛顿第三定律 D . 胡克定律
  • 12. (2019·湖南模拟)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B . 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 C .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 .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 13. (2019·湖南模拟) 2018年新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坐在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A .   汽车车速太慢 B . 汽车紧急刹车 C . 汽车缓慢启动 D . 汽车突然加速
  • 14. (2018·浙江选考) 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
    A . 亚里士多德 B . 伽利略 C . 笛卡尔 D . 牛顿
  • 15. 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减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

    A . 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B . 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 . 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 . 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 16. (2018高一上·峨山期末)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C .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 .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二、多选题
  • 17. (2018高一上·惠州期末)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 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C .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D . 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三、填空题
四、实验探究题
  • 19. (2019·宜昌模拟) 小鲁为研究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小鲁约小明在一个无风的周末开汽车来到郊外一段人车稀少的平直公路上.小鲁打开汽车天窗,将如图甲所示装置固定在汽车车顶.小明依次以5m/s、10m/s、15m/s、20m/s的不同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各匀速行驶一段距离,小鲁依次将汽车不同行驶速度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

    汽车速度v/(m•s-1)

    5

    10

    15

    20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0.20

    0.82

    3.30

    1. (1) 如图乙所示,为小鲁同学在车速稳定在15m/s时用手机拍下的测力计照片,此时测力计示数为N
    2. (2) 实验装置中用小车而不是木块,并将其放在表面平滑的木板上,目的是为了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3) 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则当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稳定在2.40N时,车速为m/s.(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五、综合题
  • 20. (2019高一上·江阴期中) 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重为100 N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求:
    1. (1) 若在木块上施加一水平拉力F=26 N时,能够刚好拉动木块,则木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 fm为多少?
    2. (2) 若施加的水平拉力F=15 N,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f1为多少?
    3. (3) 若施加的水平拉力F=30 N,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f2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