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桂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

更新时间:2022-06-17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用于漂白食品 B . 可用硅制备光导纤维 C . 氯气泄漏时,人员应向高处撤离 D . “雷雨发庄稼”不包含氮的固定过程
  • 2. 下列实验中不需用到玻璃棒的是(   )
    A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 . 分离粗盐中的泥沙 C . 从食盐水中获得食盐晶体 D . 从碘水中萃取出碘
  • 3. 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除去 溶液中的 杂质,可以向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B . 铁的氧化物有 ,它们都是黑色的固体 C . 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 胶体中混有的 溶液 D . 都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 4. 下列仪器名称正确的是(   )

    A

    B

    C

    D

    圆底烧瓶

    容量瓶

    长颈漏斗

    坩埚

    A . A   B . B   C . C   D . D
  •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 B . 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C . 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 D .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疏松多孔,不能保护内层金属
  • 6.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轻轻靠在三层滤纸处 B .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 . 蒸发氯化钠溶液时,将溶液全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D .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7.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HCl、Na2CO3、MgCl2、C B . NaHCO3、Ba(OH)2、NaCl、Zn C . HNO3、KOH、Na2CO3、O2 D . H2SO4、KOH、Na2CO3、SiO2
  • 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用稀硫酸清洗铁锈 B .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C .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D . 醋酸除去水垢(CaCO3):
  • 9.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强氧化剂,常见的制备反应为: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H2O2是作氧化剂 B . 生成1molO2转移电子数为4 C . 酸性条件下 是强氧化剂 D . 是氧化产物
  • 10. 某溶液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在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 B . C . D .
  • 11. 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SO2气体和CO2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分子数之比为11:16 B . 体积之比为16:11 C . 密度之比为11:16 D . 原子个数之比为1:1
  • 12.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1mol镁原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B . 1mo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C . 在标况下,22.4LH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D . 1L 1mol/L BaCl2溶液中含有的钡离子数为
  • 13. 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   )
    A . B . C . D .
  • 1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SO2和氯水的漂白原理相同 B . 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制容器盛放 C . 混合物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 D . 氯气具有强还原性,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 15. 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是(   )
    A .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 . 溶液中滴加HCl溶液 C . 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粉末 D .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16. 下列物质不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的是(   )
    A . 新制的氯水 B . 双氧水溶液 C . 液氯 D . 84消毒液
  • 17.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浓硝酸在光照下,溶液颜色变黄,是因为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B . 机动车排放出的尾气会引起光化学烟雾,是因为尾气中含有HNO3形成酸雾 C . 久置氯水酸性比新制氯水强,是因为久置氯水中HClO增多 D . 将氨气通入无色酚酞试液中,溶液颜色变红,是因为氨气溶解于水后使溶液呈碱性
  • 18. 下列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蒸发

    过滤

    蒸馏

    分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某单质A经下图所示的过程可转化为物质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单质A有可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 B . 物质B一定是氧化物 C . 若D为强酸,A可能为单质硫 D . 物质C只可能是酸性氧化物
  • 20. 某离子反应涉及H2O、 、H+、N2 六种微粒。其中 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溶液的总体积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B . 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C .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 反应方程式中H2O出现在反应物
二、填空题
  • 21. 请按要求填写出下列空白:
    1. (1) 的电离方程式
    2. (2) 氢氧化铜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
    3. (3) 0.1 molCO2的质量是g;在 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 (4) 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NaHCO3应加入适量(填化学式)溶液;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5. (5) 蔗糖与浓硫酸发生反应形成“黑面包”,主要体现了浓硫酸的性和性。
  • 22. 高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6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化学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 (1) 请用双线桥表示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 (2)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 (3)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当反应中有0.2mol高铁酸钠生成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
  • 23. 现有①NaClO、②Na2O2、③Fe2O3、④NaHCO3、⑤HNO3、⑥Al2O3等多种重要常见化合物。
    1. (1) 常作为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的淡黄色固体是。(填写序号,下同)
    2. (2) 常用于焙制糕点的是;日常生活中常用作消毒的是
    3. (3) 实验室要放在棕色试剂瓶中保存是;除了⑤之外,能与NaOH溶液反应(NaOH参与反应)的是
    4. (4) 在高温条件下金属铝与③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 有一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含有Al3+、Fe2+、Mg2+、Cu2+、Ba2+、K+ 等离子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三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下:

    ⑴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⑵取少量原溶液,滴加足量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无气泡产生且沉淀不溶解,过滤得到滤液a。

    ⑶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白色沉淀先增多后减少,但不完全溶解。

    ①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②补齐检验溶液中不能确定离子的操作:取少量滤液a,

    ③写出第(3)个实验中白色沉淀减少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④结合实验(3),你认为实验室制备 ,用可溶性铝盐和反应更佳(填化学式)。

  • 25. 向一定量的Fe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80mL 的盐酸溶液,使固体混合物恰好完全溶解,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mL,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写出上述反应中所有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若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则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 (3) 原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g。
三、综合题
  • 26.    
    1. (1) 用下图所示装置(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来完成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表中提供的物质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

      A

      浓氨水

      CaO

      NH3

      H2O

      B

      浓盐酸

      KMnO4

      Cl2

      NaOH溶液

      C

      稀硝酸

      Cu

      NO2

      H2O

      D

      浓硫酸

      Na2SO3

      SO2

      NaOH溶液

    2. (2) 实验室里,常用加热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气体NH3 , 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27. 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制备和探究实验,请同学们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相关问题:
    1. (1) Ⅰ.兴趣小组用金属钠和空气来制备Na2O2(不考虑空气中的N2与Na反应),可利用的装置(省略了夹持仪器)如下:

      若规定气流的方向为从左到右,各仪器连接的接口顺序(每个装置只用一次)是:空气→→f→e→。(填字母)

    2. (2) 装置IV中盛放的药品是,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若没有装置Ⅲ可能导致生成的Na2O2中含有
    3. (3) 装置Ⅱ的作用是
    4. (4) Ⅱ.兴趣小组将制得的含杂质的Na2O2样品w g与二氧化碳反应,通过测定反应产生氧气的体积来计算出样品中Na2O2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

      A装置的试管中盛放的是大理石颗粒,分液漏斗盛放的试剂是(填名称),装置C的作用是

    5. (5) 装置DE是用来测量氧气的体积,关于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 冷却至室温 B . 等待片刻,待量筒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即读数 C . 读数时应移动量筒,使DE液面相平 D . 读数时不一定使DE液面相平
    6. (6) 二氧化碳(CO2)气体通入装置B前没有除HCl和H2O(g),对样品中Na2O2的含量的测定是否有显著影响?(填“有”或“无”),原因是
    7. (7) 实验结束后读出装置E中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折算为标准状况下为vL,可粗约计算样品中Na2O2的质量分数为(用含w和v的代数式表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