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生物复习微专题27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更新时间:2021-11-24 浏览次数:64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三上·江西月考) 机体中有很多信息分子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某些氨基酸可以作为信息分子参与神经调节 B . 血糖浓度过高或过低时,葡萄糖可作为信息分子刺激胰岛细胞 C . CO2可以作为信息分子刺激下丘脑中的呼吸中枢,进而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D . 一种激素持续作用于靶细胞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 2. (2021高三上·江西月考) 内环境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实现的,下列有关该网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调节在该网络中具有调节快速、范围小的特点 B . 体液调节是该网络的核心,处于主导地位 C . 免疫调节能保证机体内环境一定不受病原体的影响 D . 该网络保证了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恒定状态
  • 3. (2021高三上·河南月考)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细胞排出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 . 机体进行排尿和排汗都有利于内环境中无机盐稳态的维持 C . 激素可调节内环境稳态,其含量相对稳定也是内环境稳态的一部分 D . 任何一种稳态的维持都必须有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同时参与
  • 4. (2021高三上·靖远开学考) 下列属于对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范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被HIV侵染后,T细胞细胞质的成分发生改变 B . 血糖浓度过高导致的尿液中出现葡萄糖 C . 血浆的pH总能维持在7.35~7.45 D . 成年男性体内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120〜165 g - L-1
  • 5. (2021·柯桥模拟)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代谢以及外界影响都可引起内环境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B . 血浆中含有激素、血浆蛋白、尿素、乳酸、CO2等物质 C . 静脉注射一定量生理盐水后会引起机体血浆量短时增加 D . 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水肿
  • 6. (2021·浙江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中,正常情况下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 血红蛋白 B . 胰岛素 C . 神经递质 D . 抗体
  • 7. (2021·梅州模拟) 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 . 尿素胆固醇、血红蛋白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 .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pH、渗透压温度处于动态平衡 D .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产生渴觉
  • 8. (2021·成都模拟) 人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中从事重体力劳动,可能出现体温调节障碍、水盐平衡失调、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中暑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度的 B . 环境变化和机体损伤均可破坏内环境稳态 C . 中暑出现的症状都是下丘脑功能损伤引起的 D . 物理降温和补充生理盐水有助于缓解中暑症状
  • 9. (2021·柳州模拟) 肺牵张反射能调节呼气和吸气。吸气时肺扩张,当肺内气量达一定容积时,肺牵张感受器兴奋,抑制吸气中枢兴奋,吸气转为呼气。呼气时肺缩小,感受器兴奋下降,吸气中枢再次兴奋,呼气停止转而吸气。下列关于肺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 B . 具有负反馈调节机制 C . 受大脑皮层一定程度的调控 D . 可防止剧烈运动时对肺造成损伤
  • 10. (2021·枣庄模拟) 同学们在1500米体育测试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中产生大量乳酸,HCO3参与调节血浆pH不会明显降低 B . 运动中消耗能量较多,肝糖原和肌糖原会大量分解,补充血糖 C . 运动中大量产热出汗,机体体温不会明显升高、血浆渗透压降低 D . 运动中呼吸增强,是由于血液中CO2增多刺激了下丘脑的呼吸中枢
  • 11. (2021·大连模拟) 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泡”可自行消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水泡”的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B . “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的物质在不断更新 C . “水泡”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D . “水泡”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 12. (2021·辽宁模拟) 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皮肤烫伤后出现的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B . 婴幼儿长期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造成脑组织水肿 C . 某人喝了一定量食醋后内环境pH未明显下降原因是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 D . 中暑和长跑后肌肉酸痛都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所致
  • 13. (2021高三下·宁波月考) 人在剧烈奔跑运动时机体会出现一些生理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剧烈奔跑运动会导致肌肉有酸痛感是因为肌细胞进行厌氧呼吸引起的 B . 当进行较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人体胰岛 细胞的分泌活动会加强 C . 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肌细胞中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D . 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会大量出汗,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电解质
  • 14.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正常情况下抗体、氨基酸、神经递质均可能出现在内环境中 B . 内环境的pH是由氢离子维持的,与其他物质无关 C . 毛细淋巴管堵塞会引发局部组织水肿 D . 某正常人常吃咸鱼、咸菜,他内环境的渗透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
  • 15. (2021高三上·西藏期末)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神经递质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25~7.35

    ③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④人体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⑤人体对花粉等产生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多

    A . 一项 B . 二项 C . 三项 D . 四项
  • 16. (2021高三上·张家口期末)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下列生命活动中不属于反馈调节的是(   )
    A . 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与血糖浓度的关系 B . 运动强度与汗腺分泌的关系 C . 某草原上狼数量与兔子数量的关系 D . 食物中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会偏高
  • 17. (2021·庄浪模拟) 下列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   )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 . ②④⑤ B . ②⑤⑥ C . ①③④ D . ①③⑥
  • 1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组织液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的含量基本相同 B . 肺炎患者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导致出现肺水肿现象 C . 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D . 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
二、综合题
  • 19. (2021·梅州模拟) 下图表示生物学中一种常见的关系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该图表示人体内环境中三种主要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型,其中含有蛋白质较多的是(填字母);若给某正常人注射过量的生理盐水,则一段时间内,其尿量的变化是 (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
    2. (2) 该图 (填“能”或“不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组成模型,原因是
    3. (3) 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模型。某小狗甲状腺正常但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兽医通过分析该小狗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来探究病变部位:首先检测该小狗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再给该小狗注射适量的 (填“A”、“B”或“C”)分泌的激素,然后测定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若,则病变部位为下丘脑;若 ,则病变部位为垂体。
  • 20. (2021·新疆模拟) 新冠病毒(2019-nCGoV)是单链RNA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人体感染2019-nCoV后.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研究发现:nCoV主要侵染入的肺部细胞。nCoV侵染肺细胞时,通过囊膜上的刺突蛋白与肺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肺细胞膜内陷并包裹病毒颗粒,将病毒“请进”细胞内,说明nCoV进入肺细胞的方式是。病毒颗粒进入肺细胞后,由(填细胞器名称)帮助溶解病毒的囊膜和结构蛋白,从而释放出病毒RNA。
    2. (2) 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这些患者内环境的等方面的稳态已遭破坏,这说明内环境稳态是的必要条件。
    3. (3) 新冠肺炎的症状主要以发热、乏力、干咳为表现。据此推测,患者体内一方面等激素分泌量增多,导致代谢加快;另一方面,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能力有限,难以维持正常体温。
    4. (4) 发炎就是病毒感染了正常的细胞,细胞在人体免疫机制下激发了免疫应答。此过程体现了人体免疫的功能,在病毒的刺激下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并与病毒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最后需经细胞来清除。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