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10月阶段性测物...

更新时间:2022-01-06 浏览次数:10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于蚂蚁很小,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把它当成质点 B .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选地面为参考系 C . “火车8点42分到站”,“8点42分”指的是时间 D . 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为1.6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说的是位移
  • 2. (2019高一上·泰州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 B . 参考系一定要选取静止不动的物体 C . 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当做质点 D . 羽毛下落得比玻璃球慢,是因为羽毛轻
  • 3. 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B . 根据速度定义式 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C . 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 D . 用光电门测速度用的是极限法
  • 4. 深秋时节,一片手掌大小的银杏叶从高3m的树上自由下落,叶子落地的时间可能是(   )
    A . 0.4s B . 0.6s C . 0.8s D . 3.0s
  • 5. 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甲图线为曲线,乙图线为直线t=1.8s时,两图线相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t=1.8s时,甲、乙两质点速度均为3m/s B . t=1.8s时,甲、乙两质点速度相同,但二者没有相遇 C . 0~2.5s,甲的平均速度为4m/s D . 在2.5s时刻,乙的纵坐标x=5.1m
  • 6. 如果某人雾天开车在公路上行驶,能见度仅为30m,该人的反应时间为0.5s,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 , 为了安全行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
    A . 10m/s B . 15m/s C . 17.3m/s D . 20m/s
  • 7. 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内的位移是 , 关于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点加速度是 B . 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C . 1秒末的即时速度是 D . 第5秒内位移大小为25m
  • 8. (2019高一下·云南月考) 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  )
    A . 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0 m/s B . 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 C . 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是5 m/s 2 D . 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50m
  • 9. 汽车A和汽车B(均可视为质点)在平直的公路上沿两平行车道同向行驶,B在前A车在后 如图甲所示 。以某时刻作为计时起点,此时两车相距 。汽车A运动的 图象如图乙所示,汽车B运动的 图象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两车相距最远,且最远距离为16m B . B车在 内的位移为23m C . 时,两车相遇 D . 时,A车紧急制动 视为匀变速 要使A车追不上B车,则A车的加速度大小应大于
  • 10. 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 值, 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 值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的波长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 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小球又落回原处的时间为 ,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 ,测得 和H,可求得 等于(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 11. (2019高一上·大庆月考) 一个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 .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 . 第5s内的加速度方向与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 .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 12. 对于各种速率和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 . 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 B . 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大小 C . 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 .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 13. 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来记录小车的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有关操作和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它后关闭电源 B . 开始释放小车前,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C . 测量时应舍去纸带上的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 D . 必须每5个打印点设一个计数点
  • 14. 一汽车自O点以 的初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P、Q两根电线杆,已知汽车从P到Q所用的时间为 P、Q两电线杆相距 车经过Q时的速度大小为15m/s。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汽车从O点运动到P点的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为 B . 汽车经过P、Q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C . O点到P点的距离为 D . 汽车行驶的加速度大小为
  • 15. 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足够长),加速度恒定.前4 s内位移是1.6 m,随后4 s内位移是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6 m/s B .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6 m/s2 C . 物体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1.8 m D . 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总共需时12 s
  • 16. 一长为L的金属管从地面以 的速率竖直上抛,管口正上方高 处有一小球同时自由下落,金属管落地前小球从管中穿过。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该运动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穿过管所用时间为 B . 若小球在管上升阶段穿过管,则 C . 若小球在管下降阶段穿过管,则 D . 小球不可能在管上升阶段穿过管
三、实验题
  • 17.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图乙是 填“电磁”或“电火花 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频率为50赫兹的 填“交流 、“交流220V”、“四节干电池
    2. (2)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其中:s1=1.9mm,s2=5.7mm,s3=9.7mm,s4=13.6mm,s5=17.6mm,s6=21.4mm,则打第3点的速度是v=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a=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 18. 汽车以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减速行驶,刹车后经3s速度变为 ,求:
    1. (1) 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 (2) 刹车后前进32m所用的时间;
    3. (3) 刹车后6s内前进的距离。
  • 19. 将巨型娱乐舞城内升隆机送到离地而100m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离地面20m高时,制动系统开始启动,使座舱均匀减速,到达地面时刚好停下。(不计空气阻力,g=10m/s2)试求:

    1. (1) 此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 (2) 离舱减谏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3. (3) 整个过程下落的总时间是多少?
  • 20. 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如图所示,已知斜塔第一层离地面的高度h1=6.8m,为了测量塔的总高度,在塔顶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球,小球经过第一层到达地面的时间t1=0.2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

    1. (1) 求斜塔离地面的总高度h;
    2. (2) 求小球从塔顶落到地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 (3) 若在斜塔上某一高度处在t2时刻静止释放一根长度为5米的竖直A杆,同时在地面上竖直上抛一根长度也为5米的竖直B杆,经过1s两直杆开始相遇,再经过0.2s两直杆分离,求t2时刻两杆子上端的高度差。(不计空气阻力,两杆在相邻的两条竖直线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