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专题练习:文言文之湖心亭看雪

更新时间:2021-11-19 浏览次数:74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定(gēng)      沆砀(hàng dàng) B . (jiè)    铺(zhān) C . (sōng)    饮(qiánɡ) D . 衣(cuì)    喃(nán)
  • 2. 下列句子中的“一”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惟长堤 B . 童子烧酒炉正沸 C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D . 余拏小舟
  • 3.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 独往湖心亭/看雪 B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 . 湖中人/鸟声俱绝 D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4. 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而”相同的是( )
    A . 濯清涟不妖 B . 启窗 C . 舟中人两三粒 D . 溯迎
  • 5. 下列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 有痴似相公者/湖中焉得有此人 B . 日更定矣/金陵人 C . 湖中人鸟声俱/哀转久 D . 拉余同/余强三大白而别
  • 6.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 是日(gèng)定矣,余(ná)一小舟,拥(cuì)衣炉火 B . (sōng)沆砀(kàng dàng) C . 惟长(tī)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jiè) D . 有两人铺(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fèi)
  • 7. 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雾淞沆砀:(湖面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B .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穿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C .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我)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一个叫金陵的人。 D .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 8. 选出朗读节奏处理不当的一项(   )
    A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B .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C .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D .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9. 下列对《湖心亭看雪》一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先写赏雪经过,然后叙述在湖心亭的奇遇——其实是“看雪”行动的延伸,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也给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 B .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而作者仍去西湖赏雪并与偶遇的金陵人痛饮,可见他痴迷山水,不拘小节,喜交朋友。 C . 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文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勾勒了一个空旷寂寥的雪世界。 D . 这篇小品文不足二百字,却熔写景、叙事、抒情于一炉,写景精准形象,叙事生动传神,而字里行间又融聚了作者的情趣品性。
  • 10. 下列称谓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相公
  • 11. 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

    A . “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做伏笔。 B . “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 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 . 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 .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 12. 下 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语虽出自二客,其实也表达了作者与之相同的心声。 B .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从听觉的角度写雪景,突出了冬雪的寒冷凄清。 C .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运用白描手法,凝练朴素地描绘出景物的形与神。  D . 本文表达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 13. 对课文《湖心亭看雪》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交代作者住西湖的特定时间与环境,暗含着对西湖雪景的痴情。 B . 第二段通过对天、山、云、水,上下浑然一白的白描手法和一痕长堤,一点湖心亭,一芥舟,两三粒舟中人的衬托,展示了雪中西湖的壮观。 C . 第二段可见作者痴 心观赏雪中西湖美景的独特感受。 D . 最后一段借舟子的话赞作者比客居者更痴情于西湖。
二、填空题
  • 14. 填空。
    1. (1) 本文作者(朝代)文学家,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等。
    2. (2) 本文文笔简练,用“余住西湖”“独往湖心亭看雪”“口口口”“口口口”就把作者看雪的行踪交代得非常清楚。(用原文句子填写)
  • 15. 写出含有与加点词意义相同的成语。
    1. (1) 湖中得更有此人
    2. (2) 湖中人鸟声
    3. (3) 一童子烧酒炉正
    4. (4) 舟中人两三粒而
    5. (5) 长堤一痕
  • 16. 用原文填空。
    1. (1) 由柳宗元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能想到课文中的语句:
    2. (2) 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 17.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沆砀


    对坐

    与余舟一

    一小舟


  • 18.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是日更

    一小舟

    往湖心亭看雪

    毳衣炉火

    ⑤雾凇沆砀

  • 19. 词语的特殊用法

    特殊用法

    词语

    原句

    分析

    通假字

    余挐一小舟

    一词多义

    是日更定矣

    焉得更有此人

    是日更定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余挐一小舟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

    见余,大喜


    余强饮三大白

    词类活用

    客此


    拥毳衣炉火


  • 20. 《湖心亭看雪》全文100多字,写湖、写、写、又交代游湖的始末,文字极其简练。特别是作者能抓住景物突出的特征:,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描绘出景物的形与神。无一语多设,无一字多下。
  • 21. 填空。

    ①《湖心亭看雪》选自《》,作者,字,号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②大雪三日,

    ③是日更正,,独往湖心亭看雪。

    ,上下一白。

    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 22. 根据课文《湖心亭看雪》的内容填空。

    ①看雪的时间:

    ②看雪的地点:

    ③看雪的人物:

    ④看雪的氛围:

    ⑤看雪的方式:

    ⑥看到的雪景:

三、默写
    1. (1) 海内存知己,
    2. (2) 报君黄金台上意,
    3. (3) ,蜡炬成灰泪始干。
    4. (4)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 (5) ,君子好逑。
    6. (6) 《行路难》中体现诗人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句子:
    7. (7)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尽显激昂慷慨的气概又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
    8. (8) 《水调歌头》中通过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句子:
  • 24. (2019九上·大连月考) 默写填空,
    1. (1) 不应有恨,,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 (2)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3. (3)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商山早行》)
    4. (4) ,独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
    5. (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惆怅的心情的诗句是:
    6. (6)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应当面对困难与挑战,始终怀揣着“”的果敢与勇气。(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句子填空)
  • 25. 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 (1) 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2. (2)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使人想起柳宗元《江雪》中的名句:
    3. (3) 描写西湖的诗句很多,例如:“”,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
  • 26. 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 (1) 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2. (2)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使人想起柳宗元《江雪》中的名句:
    3. (3) 描写西湖的诗句很多,例如:“”,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西湖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
四、语言表达
  • 27.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
    1. (1) 湖 中 人 鸟 声 俱 绝
    2. (2) 舟 中 人 两 三 粒  而 已
    3. (3) 余 强 饮 三 大 白 而 别
    4. (4) 莫 说 相 公 痴,更 有 痴 似 相 公 者
  • 28. 古往今来,咏雪的文章和诗句都很多,请你写出两句描写雪的诗句或两篇写雪的文章名称。

  • 29. 古人很讲究谴词用字的准确。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在量词使用上的不同,并作简单的评析。

    原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修改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 3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1)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 (2)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 (3)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 (4)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5. (5)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6. (6)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