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育才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

更新时间:2021-11-16 浏览次数:8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支2B铅笔的长度约为50cm B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C . 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7℃ D . 中学生跑完800m所用的时间约为1min
  • 2. (2019八上·蚌埠月考) 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19八上·东莞期末) 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 . 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C .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D . 实验中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想法尽量使它减小
  • 4. (2017·河北) 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B . 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 . 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 D . 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 5. (2020八上·郑州期末) 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 . 0.1m/s B . 0.09m/s C . 0.08m/s D . 0.07m/s
  • 6.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7 cm,5.36 cm,5.36 cm,则木块长度应记作(     )

    A . 5.36 cm B . 5.363 cm C . 5.3633 cm D . 5.36333 cm
  • 7.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速度之比为(   )
    A . 4:9 B . 9:4 C . 1:1 D . 3:2
  • 8. (2016八上·抚顺期中)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 . 倒车雷达 C . 超声波清洗机 D . 真空罩中的闹钟
  • 9. (2020八上·滨州月考) 下列对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的情景相符的是(   )
    A .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 . 图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 . 是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是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 D .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 10. (2020八上·南山期末)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两种声音是(   )

    A . 丙丁 B . 乙丁 C . 甲丙 D . 甲乙
  • 11. (2020八上·汉中月考) 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A . 响度很小的超声 B . 响度很大的超声 C . 响度很小的次声 D . 响度很大的次声
  • 12. (2020八上·个旧月考) 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 . 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B . 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 . 工厂四周植树 D . 高速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 13. (2017八上·莆田期中) 为了保护听力,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控制噪声不超过(   )
    A . 10分贝 B . 40分贝 C . 90分贝 D . 120分贝
  • 14. 一只自制温度计有81根均匀刻线,若把它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下降到第11根刻线,当把它插入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升高到第61根刻线.现选用摄氏温标,这个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
    A . ﹣5℃~110℃ B . ﹣18℃~138℃ C . ﹣20℃~140℃ D . ﹣22℃~142℃
  • 15. 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如图所示,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

    A . B . C . D .
  • 16. (2020八上·江阴月考)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创造性地选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利用乙醚具有(   )
    A . 较小的质量 B . 较小的体积 C . 较低的熔点 D . 较低的沸点
  • 17. (2020八上·沭阳月考) 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适量水并用酒精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甲试管盛有水,乙试管盛有酒精,则甲乙两试管(水的沸点为100℃,酒精的沸点为78℃)(   )

    A . 都会沸腾 B . 都不会 C . 甲会沸腾,乙不会沸腾 D . 甲不会沸腾,乙会沸腾
  • 18. 如图所示,冬天用水壶烧水时,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 . 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 . 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 . 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 19. (2019八上·昌图期中) 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A . 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 . 两盆水温度一样高 C . 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 . 无法确定
  • 20. 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

    ⑴春天,冰雪融化;  ⑵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⑶秋天,太阳出来后雾消失了;  ⑷冬天,草地上出现的霜。

    A . (1)(4) B . (2)(3) C . (1)(3) D . (2)(4)
二、实验题
  • 21.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 (1) 实验原理:
    2. (2) 为了方便测量时间,斜面的坡度不宜过 (选填“大”或“小”);
    3. (3) 如图,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路程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
    4. (4) 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车通过全程在做 (“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 22.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小球被多次弹起,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 (2) 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他在桌面上撒了几颗小泡沫,这种实验方法是:(填写方法的名称);
    3. (3) 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
    4. (4) 如图丁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会发现 ,并由此推理可知:
  • 23. 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1.02

    C

    100

    0.76

    D

    尼龙

    100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 (1) 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填写两个编号)的琴弦进行实验;
    2. (2) 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填写两个编号)的琴弦进行实验;
    3. (3) 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表中应该填上所缺的数据是;实验中选用不同的琴弦,改变了琴弦振动的,从而改变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
    4. (4) 此实验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填写方法的名称)
  • 24. 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1. (1) 海波的熔化过程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段,此过程中海波 (吸/放热),温度
    2. (2) 由此可知,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 (3) 海波在第10min时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在G点时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
    4. (4) 在甲图温度时,海波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小杨发现在46℃时,加入大量盐之后,海波是液态;说明加入盐之后,海波的熔点变 了。
  • 25.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1. (1) 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温度示数为
    2. (2)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 (3) 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乙a、b所示;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这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大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4. (4) 由实验数据绘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中的图线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①仅增加水的质量②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③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 (选填图中“a”、“b”、“c”或“d”)。
三、填空题
  • 26. 如表列出了几种常见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

    物质

    水银

    酒精

    煤油

    熔点/℃

    ﹣39

    ﹣117

    ﹣30

    80.5

    沸点/℃

    357

    78

    180

    218

    ﹣40℃时,水银是态,酒精是态,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作测温物质(制作温度计的材料)。

四、计算题
  • 27. 小明一家利用国庆假日到运城市游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请你根据标志牌回答以下问题:

    1. (1) 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到运城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2. (2) 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
  • 28. (2020八上·合肥月考) 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距前面山崖440m处鸣笛,经过2.5s后听到回声,已知空气中的传声速度为340m/s,求:

    1. (1) 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2. (2) 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 (3) 汽车的行驶速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