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1-11-15 浏览次数:1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回顾(21分)
  • 1. 照样子,加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例:宾-滨(海滨)

    荒-()    寺-()

  • 2.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 (1) 圆明园中,有jīn bì huī huáng()的diàn tng(),也有líng lóng()剔透的亭台楼阁。
    2. (2) 小白蛇把宝石给了海力布当作对他的chóu xiè(),并再三dīng zhǔ()海力布不能说出宝石的秘密.
  • 3. 老师组织了“班级成语大会”,我们一起来闯关吧!
    1. (1) 第一关:根据俗语写出相对应的成语。

      前怕狼后怕虎——()     吃水不忘挖井人——()

    2. (2) 第二关:根据例子特点,写成语。

      例:举世闻名——臭名远扬

      足智多谋——()    ()——得意忘形

    3. (3) 第三关:根据语境填成语。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成语来形容战争年代人们凄惨苦难的生活;还可以用“”这样的成语来形容现在和平美好的生活。

  • 4. 名句积累。
    1. (1) 暖风熏得游人醉,。(林升《题临安邸》)
    2. (2) ,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3. (3) 时间似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珍惜当下,就如陶渊明所说的那样:“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4. (4) 《己亥杂诗》中表现诗人希望社会变革的诗句:“。“
二、语言<b>·</b>运用(7分)
  • 5. 语言运用
    1. (1) 根据“温和”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

      ①(形容气候)

      ②(形容性格)

    2. (2) 照样子,任选一个成语,把它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例: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成语:奋不顾身    喋喋不休    同心协力    姹紫嫣红

三、综合运用(6分)
  • 6. 综合运用
    1. (1) 民间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知道他们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时候在鹊桥相会,人们把这个日子称为节,我还知道很多诗人借他们动人的故事创作了诗歌,比如《》, 他们的故事中,最令我感动的情节是 。
    2. (2) 五(1)班要开个“民间故事会”,除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你还知道哪些民间故事?请列举两个。
四、阅读感悟(33分)
  • 7. 阅读下列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示儿

    [宋]陆游

          

          

           

           

    [材料二]:

    和平宣言(节选)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1. (1) 默写《示儿》,注意每行诗句要居中,上下左右字要对齐,还要注意字的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
    2. (2) 从材料二中,我们知道南京大屠杀的开始日期是年12月日,南京大屠杀持续时间为周,在此期间受害人数大约是,为此国家设立每年这一天为“国家公祭日”,以此告诉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3. (3) 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 8.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致巴雷特大尉(节选)

    雨果

    建造这座圆明国足足用了两代人的劳动。它像一座城市那么大,由岁月造成。造给谁?造给人民。因为由岁月建筑的东西都属于人民,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不能不使人忆起帕特农神庙。从前对帕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qiè)。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选文有删改)

    1. (1) 我运用 (带着问题  借助关键词)的阅读技巧,知道了文中“两个强盗”是指
    2. (2) 作者把圆明园称作“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的原因是( )
      A . 圆明园里面的环境优美。 B . 圆明园里面的财宝数不胜数。 C . 圆明园不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3. (3) 短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9.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归途中的沉思

    1881年,詹天佑从美国留学回来。归途中,他满怀希望,准备为祖国效劳。在轮船的甲板上,他提着一只小皮箱,陷入了沉思。

    耶鲁大学的毕业晚会开始了,校园里到处是音乐、鲜花、美酒。可是詹天佑并没有去参加舞会,他来到老师的办公室,(líng) 老师的临别叮咛。老师说:“我衷心地祝贺你出色地完成了学业!”接着她拿起一只小皮箱,又说,“这箱子里装着修铁路的资料,是我多年来搜集的,现在就送给你吧。希望你能利用它,为自己的祖国作出贡献。”詹天佑紧握着老

    师的手,激动得连声道谢。

    想到这里,詹天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轻轻地抚摸着这只珍贵的小皮箱,深深地怀念老师的崇高友谊。突然,詹天佑怒目远望,屈辱的心事涌上心头。

    这是美国诺哈夫中学的一堂地理课,黑板上垂挂着屏幕,詹天佑正在听课。

    屏幕上出现了铁路、火车、满载的货物、肥沃的土地。老师开始讲解:这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最新式的火车。目前,美国和欧洲已把它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屏幕上出现了另一幅景象:贫瘠(jí)的土地、枯瘦的农民,老牛破车在缓缓地前进。老师说:“这样的车子,这样的速度,国家落后,人民贫穷……”

    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詹天佑痛心而惭愧地低下了头。

    下课以后,他仍然坐在那里默默不语。一个美国学生走过来,对詹天佑说:“那老牛破车是哪个国家的?”詹天佑不予理睬。那个学生说:“高才生,怎么连这个也回答不出来?”詹天佑站起来说:“是我们国家,但,那是暂时的!”“哈……”在一阵哄笑中,另一个学生说:“听说英国在中国修了一条铁路,可你们的皇帝却硬说那是怪物,把它拆了,扔到河里去了。”“哈……”又是一阵哄笑。詹天佑怒视着这一群傲慢的洋学生,强忍屈辱,毅然离开了教室。

    “呜”汽笛声打断了詹天佑的沉思。轮船靠岸了,他望着岸上同胞的亲切笑脸,兴奋地踏上祖国的土地。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聆听:

      ②贫瘠:

    2. (2) 请概括出短文中詹天佑回忆的两段往事。
    3. (3) 文章中多处描写了詹天佑的神态,从中谈谈詹天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 (4) 读读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习作(30分)
  • 10. 习作

    以“二十年后回母校”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先列好提纲,再分段叙述,要条理清楚,

    感情真挚。

    注意语言通顺、书面整洁,不少于4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