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

更新时间:2021-10-29 浏览次数:10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对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  )

    A . 搜集神话故事 B . 发挥想象能力 C . 研究远古化石 D . 依靠民间传说
  • 2. 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山顶洞人遗址 D . 半坡遗址
  • 3. (2016七上·晋江期中)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这说明北京人(  )

    A . 会建造房屋 B . 会使用天然火 C . 会制造彩陶 D . 会种植水稻
  • 4. 促使远古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    )
    A . 适应了自然环境 B . 习惯了群居生活 C . 学会了建造房屋 D . 掌握了原始农耕技能
  • 5. 俗话说“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磨制工具 ④聚落 ⑤城市的出现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⑤
  • 6. 假如你是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B . C . D . D
  • 7. (2016七上·北海期末) 若要实地考察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遗址,应到(    )

    A . 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B . 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C . 陕西省半坡遗址 D .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 8. “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下列居民中种植栗的是(   )
    A . 北京人 B . 半坡人 C . 元谋人 D . 河姆渡人
  • 9. (2016七上·海南期中)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居民    ④河姆渡居民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0. 农耕经济的兴起和积累,是文明发生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以下成就属于中国原始农耕经济的有(  )

    ①河姆渡遗址普遍发现稻谷遗存

    ②半坡居民会制作彩陶和建造房屋

    ③北京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④商周时期青铜工具广泛用于社会生活中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主要氏族部落有(    )

    ①黄帝    ②炎帝    ③蚩尤    ④三苗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2. 下面是炎帝、黄帝与蚩尤三个部落的发展演变历程,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 13. 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下列关于黄帝时期的发明正确的一组是(  )

    A . 仓颉——缫丝 B . 隶首——文字 C . 嫘祖——算盘 D . 伶伦——音律
  • 14.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私有制 D . 等级制
  • 15.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手中的如意金箍棒,据说是上古时期的一位大仙治水时所用的定神针。这位大仙就是传说中治水有功的部落联盟首领(    )
    A . B . C . D . 炎帝
  • 16. 下面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远古传说完全不可信 B . 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远古传说 C . 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D . 远古传说有夸张,但不少传说含有极高价值的内容
  • 17. 《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周。礼义以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秦朝
  • 18.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产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业、大夫五鼎。元十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手工业中青铜冶炼十分落后 B .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 西周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 19. 甲骨文是我国古老的一种文字,它使用象形、指事、会意等多种造字方法,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了象形文字。这表明中国文化(    )
    A . 源远流长持续稳定 B . 博大精深领先世界 C . 一脉相承亘古不变 D . 兼收并蓄中西合璧
  • 20. 如图是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对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周王的统治 B . 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 C . 分封制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D . 分封的都是同姓家族成员,外人不能被分封
二、非选择题(21题14分;22题18分;23题14分;24题14分;共60分)
  • 21. 仔细观察两幅图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请回答:

    1. (1) 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北京人使用了哪些生产工具?
    2. (2) 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
    3. (3) 看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下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4. (4) 说一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5. (5)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橡、盖顶……

    ——《七千年前的奇迹》

    材料三:彩陶精美,花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制来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
    3. (3) 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说出你判断的依据。“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种植的是什么农作物?
    4. (4) 从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 2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 (1) 请在材料一中的①、②处填写出相应的制度和人物。
    2. (2) 材料二的图示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实行的一种什么制度?写出该制度的主要内容。
    3. (3) 材料一中①和材料二所体现出来的两种制度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禹,通常被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禹父即治水无功的鲧,于帝尧的时代被起用,帝舜时被放逐,禹于舜时为司空,治理水土,其主要工作是治水,继续其父未竞的事业。禹受命治水,他发奋治好水忠。禹这个人聪慧机敏,勤恳踏实,言行一致,又能身为表率。他走遍天下,“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攆(撵是一种登山用具,置于盾下,上山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前齿长,后齿短)”,踏勘水情地势,规划治水大计。禹治洪水采用的方法,大约是接受其父失败的教训,以疏导为主。如孟子所说,“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不是用人力去与大自然对抗,而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给洪水找出路。

    请回答:

    1. (1) 禹生活在什么时期?
    2. (2) 通过材料的介绍,请你说一说他是用什么办法治水成功的。
    3. (3) 通过材料,你总结一下他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 (4) 通过他治水成功,给你哪些启示?(可从治水成功的原因,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两个角度去思考)
    5. (5) 直至今天,水旱灾害仍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作为青少年,应如何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