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1-10-22 浏览次数:9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电现象的是(   )
    A . 水结冰 B . 磁铁吸引铁钉 C . 闪电 D . 太空船在太空飞行
  • 2. 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 质量 B . 体积 C . 形状 D . 密度
  • 3. 为了减少高速行驶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影响,高速公路两侧会架设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防治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 回声 B . 隔声 C . 吸声 D . 消声
  • 4. 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初春,冰雪消融 B . 盛夏,露珠凝结 C . 深秋,绿叶凝霜 D . 严冬,大雪纷飞
  • 5. 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B . 医生用B超来检测人体的内部器官是否正常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C . 声音在真空中和空气中都以340m/s的速度传播 D . 在机器旁,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 6. 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 .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 . 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D . 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
  • 7. 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B .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放热 C .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凝固现象 D .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中吸热
  • 8. 小铭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将蜡烛立于距凸透镜30cm处的主光轴上,则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   )
    A .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 正立、缩小的虚像
  • 9. 关于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有的半导体对光比较敏感,可以用来制造光敏电阻 B . 超导材料在低于临界温度时电阻为零,将来可用于远距离输电 C . 铜的导电性比较好,可以用来制造电阻丝 D . 金刚石的硬度比较大,可以用来做钻头
二、填空题
  • 10. 某成市过江隧道口,交通标志牌上包括以下几个安全提示信息,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1. (1) 限高4.5
    2. (2) 限速80
    3. (3) 隧道禁止20以上货车通行。
  • 11. 钢水浇铸成工件是现象,冬天早晨地面霜的形成是现象;箱子中的卫生球经过一段时间变小,甚至没有了,是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12. 复读机的扬声器发声时,它的纸盆在,朗读声被我们听到,(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经介质传播;不改变音量大小,当复读机快放时,发出声音的响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3. 深井里水的温度基本是恒定的,冬天和夏天差不多,可是当我们用手去感觉井水时,冬天觉得,夏天觉得,说明仅凭感觉判断物体温度的高低是的;
  • 14. 野外求生节目介绍,按如图所示方法可获取少量淡水。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选填“吸热”或“放热”),加快,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塑料膜上形成小水滴;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作用滑到最低处滴入水桶,可得到淡水。

  • 15. 晚上肇庆阅江桥上的灯光亮起,岸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3m,则该彩灯“倒影”距水面m;若河水再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m,彩灯在江水中“倒影”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6. 今年12月,超强寒流来袭,不少地方饮用水供水管在深夜会发生破裂,影响人们正常生活,这是因为:深夜水基本停止流动,当环境温度低于℃时,供水管中的水会结冰,而冰的密度比水小,供水管中的水结成冰后质量,体积(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把水管胀裂。
  • 17. 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眼球的折光系统如图甲所示,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图乙为远视眼(老花眼)、近视眼成因原理图,其本质是物体所成的像无法落在上,配戴“眼镜”就是纠正这个问题,近视眼应配戴透镜。

  • 18. 一瓶煤油的质量为2kg,密度为0.8×103kg/m3 , 这瓶煤油用去一半,剩余煤油的质量是kg,密度是kg/m3 , 体积是m3
  • 19. 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砝码与游码的情况如图所示,则物体质量是g;小球直径为cm;量筒内水的体积是mL。


三、作图题
  • 20.       

    1. (1)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折射光线如图甲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
    2. (2) 请完成图乙中的光路图;
    3. (3) 如图丙所示,利用不同的光学元件同样可以改变入射光线OA的传播方向,请在图中画出一种合适的光学元件(只要求画出光学元件图示的大致位置,但须与光学规律相符)。
四、实验题
  • 21.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在A试管中放入非晶体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晶体冰,如图甲所示将两个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水浴加热,已知蜂蜡沸点高于水沸点。

    1. (1) 实验中,某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2. (2) 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通过图象可知,晶体熔化的特点是:熔化时持续吸热,温度;观察发现,冰熔化后的升温比熔化前的升温慢,这是因为
    3. (3) 如实验是在1标准大气压环境下进行,第22分钟B试管中的水(选填“能”或“不能”)沸腾,从第12分到第16分,蜂蜡的内能(选填“增加”或“不变”)。
五、计算题
  • 22. 小铭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4.5m3 , 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稻谷的质量为10.8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9kg,求:
    1. (1) 桶的容积是多少?
    2. (2) 稻谷的密度是多少?
    3. (3) 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六、综合题
  • 23.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雪的形成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它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在水蒸气弥漫的云层里,雪最先以肉眼看不到的一颗微尘粒子形状存在,叫做晶核,通常会在低于零下10℃的环境下形成,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分子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能够克服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水蒸气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状的差异。

    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三是云层下面气温低于0℃,接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低于4℃.当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2020年12月超强寒流来袭,我国很多地区迎来大降雪.为了应对下雪可能对交通的影响,交警和路政部门提前布局,做好了向路面撒盐除雪,并出动铲雪车进行铲雪作业的准备预案。

    1. (1) 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该过程中水蒸气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2. (2) 下列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________(可多选)
      A . 云层水气充足 B . 云层下气温较高 C . 云层中气温较低 D . 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3. (3) 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盐水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选填“低”或“高”)。
  • 24.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会“拐弯”的声音

    声音不但会“爬行”,而且会“拐弯”。

    1923年,荷兰的一个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据调查,在100千米的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在100千米到160千米的地区内,人们却什么没有听到,令人奇怪的是,在1300千米的地方的人们却又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

    这真是件有趣而又奇怪的事!声音怎么会拐弯绕过中间地带呢?

    原来声音有个“怪脾气”:它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是笔直地走的;一旦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尽挑温度低的地方走,于是声音就拐弯了。如果某个地区接近地面的温度变化得厉害,这儿高那儿低,那么声音拐到高空后又会往下,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奇怪的现象。

    1. (1) 烈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上,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拐弯;
    2. (2)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若枫桥到寒山寺的距离为1020m,客船里的乘客听到钟声至少是s前僧人撞击钟面而传来的;
    3. (3) 自从广宁高铁通行后,每天不同时刻都有火车经过离我们家或学校不太远的地方,你注意过吗,夜晚和早晨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很清楚,一到白天就不太清楚了,有时甚至听不见,请根据上面的知识你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5.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气凝胶

    如图所示,把花朵隔着一层气凝胶放在3000℃的火焰上,几分钟后依然芬芳如故,保护它的神奇材料就是气凝胶。

    气凝胶—它身轻如烟,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之一,有一种“全碳气凝胶”密度仅为0.16mg/cm3 , 比氦气还要轻。如图所示为8cm3的全碳气凝胶压在花蕊上,花蕊几乎没有变形的情景。气凝胶还是很好的吸音材料,它可以在100Hz~6300Hz频段内高效吸音,大多数人能够听到频率为20Hz~20000Hz的声音,因此它是很好的降噪材料。科学家们研制出的一种称为“飞行石墨”气凝胶,是由多孔的碳管在纳米尺度下交织在一起三维的网状结构,它虽然极轻,但弹性却非常好,它可以在数千次被压缩至原体积的20%之后迅速复原。气凝胶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但气凝胶能吸收其自身质量250倍左右的液体,最高的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因此气凝胶的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

    1. (1) “全碳气凝胶”密度比氦气密度(选填“大”或“小”);
    2. (2) “全碳气凝胶”的吸音频段为Hz;
    3. (3) 10g气凝胶最高可以吸附g海上泄漏原油;
    4. (4) “全碳气凝胶”可以在数千次被压缩至原体积的20%之后迅速复原,由此可判断,“全碳气凝胶”可被利用的突出优点之一是
    5. (5) 下列“全碳气凝胶”实际应用中,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_
      A . 形成厨房清洁用品 B . 做打桩机的重锤 C . 吸除冰箱内的异味 D . 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