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检测...

更新时间:2021-09-28 浏览次数:108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八上·福建期中)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行为与社会秩序对应错误的是(   )

    ①人们在机场排队进行安全检查——公共场所秩序

    ②机床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生产秩序

    ③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交通秩序

    ④人们在商场、车站保持安静——社会管理秩序

    A . 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④ D . ②③
  • 2. (2021·河南) 在公共场所活动,公民应当遵守一定的秩序。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十二条对公民维护公共秩序作出了具体规定。下列行为符合维护公共秩序的是(   )

    ①购买商品、等候服务时依次排队②文明就餐,使用公勺、公筷分餐

    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按秩序上下④劳动者依法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3. (2021九上·大竹开学考) 2019年8月15日,香港多份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来自香港市民的联署声明,并发起网上签名运动。联署声明强烈呼吁广大香港市民声援:“坚决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和警队严正执法,制止一切违法、欺凌、破坏及暴乱行为。”发起联署声明的市民希望通过该方式凝聚市民力量,反对暴力行为,齐心捍卫社会秩序。这是因为( )

    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是自由的保障

    ②社会秩序能消除混乱,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③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安居乐业的保障

    ④暴力行为破坏规则,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4. (2021八上·福建期中) 乘坐高铁,偶有霸座、占座的现象。《广东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旅客应当按照车票载明的座位乘车,不得强占他人座位。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违反规则的行为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③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要受到规则约束

    ④遵守规则只是遵守法律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④
  • 5. (2021·内江模拟) 据《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与友人外出,因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这个故事教育我们(    )
    A . 要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B . 不遵守规则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C . 遵守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D . 遵守规则需要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6. (2021·邹城模拟) 抗击疫情期间,某中学严格落实防控新冠疫情规定,如人与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要戴口罩,进入学校要测体温等。张凌字同学对此抵触情绪严重,最终因故意违反规定而受到老师批评。这是因为张凌宇没有认识到(   )
    A .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无需他律 B . 我们应增强规则意识,敬畏规则,自觉遵守规则 C . 本地没有新冠病例,学校的做法是画蛇添足 D .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中学生可适当超越规则
  • 7. (2021七下·岑溪期中) 老师发现沉默寡言的小余同学笛子吹得不错,就多次让他在学校活动中表演节目。在老师和同学的不断鼓励下,小余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自信。小余的变化告诉我们(    )

    ①相互尊重能促进社会进步        ②只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值得尊重

    ③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    ④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信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2021八下·江油开学考) 我国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出国旅游相当普遍。不少国家在旅游景点或商场等公共场所赫然贴着中文警示“请勿大声喧哗”“请不要随地吐痰”等。这告诉我们(    )

    ①公民要维护国家的安全

    ②公民要有国家主人翁意识,尊重人格国格

    ③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

    ④文明有礼体现了国家形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2021·合阳一模) 2021年9月15日至2021年9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将在陕西省举行。这是陕西的骄傲,也是每一位陕西市民的荣耀!下列做法与“办精彩‘十四运’、做文明陕西人”倡议相符的是(   )

    ①小孟与人交读时,总是面带微笑,彬彬有礼

    ②小宁在高铁站乘车时,耐心排队,按次序上车

    ③小明骑共享单车上学,把车子随意停在马路上

    ④小梁看到老人拄拐杖过马路时,主动上前搀扶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10. (2021九上·建瓯开学考) 下列对“微行为”的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骑行摩托车、电动车自觉佩戴头盔

    遵守规则,遵守法律

    不配合出示健康码,还强词夺理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聚餐时养成使用公筷的习惯

    以礼待人,文明用餐

    到处宣扬好朋友的病情

    诚实守信,关爱他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2021·临沂) 2021年2月5日,浙江丽水90岁的“诚信奶奶”陈金英还清了她10年借款里的最后一笔。30多年前,退休后的陈金英开始创业,由于经营不善,在2011年欠下2000多万元债务,有人劝她申请破产避免债务,但她还是坚持卖羽绒服还款,10年还了2077万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诚信奶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诚信”二字的真谛

    ②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人都具备

    ③讲诚信代价太大,对于高龄老人来说不必如此较真

    ④“诚信奶奶”直面挫折,勇于担当的精神令人钦佩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2. (2021八上·福建期中) 小闽准备制作“诚信美德万年长”的照片墙,他可以选择的新闻人物有(   )

    ①拾得一万元人民币,守在路边等失主,并婉拒金钱答谢的少年张娜

    ②怀揣“外交官”的梦想,希望能为人类和平发展作贡献的少年黄郁微

    ③万里高空,突遇玻璃脱落、仪表失灵,但仍能从容备降的英雄机长刘传健

    ④守住为乡亲们当一名放映员的约定,用45年的坚持书写人格的郭建华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2021九上·大竹开学考) 某披萨店女老板吴某感染新冠肺炎后,不遵守隔离管控规定,造成定点医学隔离10人、集中场所隔离87人、居家隔离76人的后果,不仅给当地造成严重影响,还引发居民恐慌,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判刑10个月。对于此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

    ①吴某咎由自取,最终受到了行政处罚

    ②吴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④吴某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14. (2021八下·灌阳期末) 公民违反法律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 . 张某骑电瓶车不戴头盔,被处以罚款50元——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 B . 李某借朋友1万元久拖不还,被告上法庭——违反民事法律,承担民事责任 C . 王某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120万——违反刑事法律,承担刑事责任 D . 孙某因与同学发生口角,殴打对方致重伤——违反民事法律,承担民事责任
  • 15. (2021·成都) 仇某在微博上使用“辣笔小球”注册账号发布信息,贬低、嘲讽卫国戍边的英雄烈士,相关信息在网络平台扩散后,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当地检察机关依法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犯罪嫌疑人仇某批准逮捕。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

    ①网络空间非法外之地                ②违法必然会走向犯罪

    ③要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④违法犯罪必然受惩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2021八下·蚌埠期末) 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高空抛物罪作为独立罪名施行的首日,常州溧阳法院就审理了全国首例高空抛物案。被告人徐某某犯高空抛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这警示我们(    )

    ①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制裁    ②不违法是我们行为的底线

    ③行政违法行为都要接受民事处罚    ④法律禁止做的,坚持不做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②③
  • 17. 青少年遇到非正义的事情,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 . 记住不法分子的面部特征,了解其去向  B . 挺身而出,坚决与不法分子拼到底  C . 虚张声势,与不法分子机智巧妙的周旋   D . 及时拨打110电话或寻求成人帮助
  • 18.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做出调整,12至14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行为要负刑事责任。预防未成年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对此,你的看法是(   )

    ①青少年要认真学法,增强法治观念,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②青少年要从小事做起,依法自律,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③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④预防犯罪,我管好我自己就好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9. 受疫情的影响,直播带货成为新时尚,同时也带来虚假宣传、质量低劣等隐患。若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你会(   )

    ①通过法治方式,表达合理诉求

    ②依法惩治主播,谋求公平正义

    ③提高道德水平,无需与人计较

    ④自觉维护权利,保护合法权益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0. (2021八下·潜山期末) 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    )
    A . 民事诉讼 B . 刑事仲裁 C . 行政诉讼 D . 刑事自诉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遵守社会规则

    【明晰规则】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下面是小秦同学整理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规则,请你阅读。

    规则一:购物、买票等要排队依次进行;人与人之间要讲文明、有礼貌;在家里要孝敬父母,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

    规则二:中学生要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观点评析】我国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誉。随着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日益增多,在交往中,每位公民也代表并展示着国家的形象,我们要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对此,有同学认为,只要做到仪表大方得体,就能成为一个彬彬有礼的文明人。

    【践行诚信】针对诚信,国家有关部门曾专门发布《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全面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将青年的诚信状况应用到青年教育、就业、创业等方面。现如今,诚信校园也在各地掀起建设热潮,诚信已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 (1) 上述规则与我们息息相关,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规则?
    2. (2)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做到遵守规则?(写出两点)
    3. (3) 你认同该同学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
    4. (4) 请你大到国家、小到学校,为什么都要引导青少年注重诚信?(写出两点)
  • 22. (2021·昆明) (合理利用网络遵守社会规则)

    近年来,网络直播打赏乱象频发,对未成年人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这一问题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问题一部分网络直播平台责任意识缺失,虽然上线了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但大多形同虚设;有的为了年利,甚至向未成年人提供含有暴力,色情、低俗内容的动漫产品,引诱其打赏。

    问题二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监管缺位,多因忙于生计而疏于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问题三  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健全,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盲目攀比,极易被诱骗打赏。

    法律链接

    第七十条  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学校明令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但依然屡禁不止。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议论纷纷。

    观点1:带手机进校园是件小事儿,不必小题大做。

    观点.2:带手机进校因不对,但大家都在带,我也就跟着带。

    观点3:老师管得紧就不带,老师管得松就可以带。

    1. (1) 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为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火墙”建言献策。(从四个不同角度作答)
    2. (2) 结合“法律链接”和同学们的观点,就“自觉遵守规则”发表你的看法。
  • 23. (2021·常德)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 (1)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某同学在学习完八上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的内容之后,自己建立了如下的知识结构图。

      请你填写结构图中相应序号的内容,使之更加完善。

            ②      ③      ④

    2. (2) 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那么,作为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犯罪?
  • 24. (2021·邵阳) 敬畏法律  建设法治社会

    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对法治社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

    材料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该法第七十条规定: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小倩是个手机控,她觉得法律这样规定是对未成年人学生使用手机自由的限制,并不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材料二:针对社会上少数人恶搞英烈的行为,刑法修正案(十一)将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的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

    新中国的成立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必须尊重英雄烈士。“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活着。”为此,在2021年清明节期间,退役军人事务部启动“为烈士寻亲”活动。

    为衢州保卫战中牺牲的邵阳籍烈士宋汉武寻亲,引起衢州和邵阳两市各界人士广泛关注。2021年4月4日、英烈后裔从衢州取回一抔牺牲地的黄土,安放在邵东县宋汉武烈士纪念墓前,让烈士魂归故里

    1. (1)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并分析小倩的观点。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回答:什么是犯罪?中学生应怎样正确对待英雄烈士?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