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

更新时间:2021-10-29 浏览次数:206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 1. 阅读文段,读拼音把词语工整地写在横线上。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从一名yòu zhì 淘气的小孩,长大成和别人说话能做到xīn píng qì hé ,遇事有lǐ zhì 有zé rèn担当的人。大家都夸我懂事了。

  • 2.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断(jiàn)  下(yān) B . (liǎn)  汤(chí) C . 山(yān)  憎(è) D . 息(xī)  新衣(jiá)
  • 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恐惧  燃放  辟静  节然不同 B . 洪亮  徘徊  远眺  焉知非福 C . 则量  辩论  含糊  声泪具下 D . 教受  惟恐  惆怅  潇潇暮雨
  • 4. 下面古诗词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天街小雨润如酥(京城街道) B . 孰为汝多乎?(智慧) C . 今我来 , 雨雪霏罪。(思考) D . 终日不成(花纹)
  • 5. 下面的诗句没有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一项是( )。
    A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B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6.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在不久的将来,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外出旅行将是司空见惯的事儿。 B .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C . 他的视力真不错,很小的东西都看得清,能够见微知著。 D . 这款机器人能在指定的房间里翻箱倒柜,把目标物找出来。
  • 7. 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表示“人多”的四字词语。

    假期,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八达岭城(),天坛(),天安门广场()。

  • 8. 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
    1. (1) “不以为”中的“然”在文言文中有的意思,我推想整个词语的意思是
    2. (2) “能歌善舞”中的“善”在文言文中有的意思,我推想整个词语的意思是
  • 9. 根据要求写句子。
    1. (1) 读例句,注意加点部分的特点,从下面的词语中选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喜欢  讨厌  安静  喧闹

    2. (2) 采用寓情于景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班长的心情好极了,他走在回家的路上,

  • 10. 按要求,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语句。
    1. (1) 孝敬父母一定要及时,不要等到“”,那时后悔就晚了。
    2. (2) 学习了《为人民服务》,我知道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
    3. (3) 《学弈》中“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这一句话写出了两人学习成效不一样的原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11. 言为心声。

    毕业在即,请给老师或同学写几句赠言,表达你的依依惜别之情。

二、阅读实践。(共40分)
  • 12.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而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 ”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1. (1)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 (2) 父亲在法庭 上的表现,你想起了哪些形容英雄人物品质的成语?请写出四个。
    3. (3) 节选中画横线的句子是描写,“平静”一词说明李大钊;“慈祥”一词充分体现了李大钊
    4. (4)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里“一种伟大的力量”是指:
    5. (5) 父亲脸上的表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 13. 阅读回答问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城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文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农中提取的紫色没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年制成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1. (1) “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2. (2)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的基本观点是。节选中列举的事例是
    3. (3) 请你简要地用一个事例说明“有志者事竞成”这个观点。
  • 14. 默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那盏灯,就这样沉默着,一日日听我们的跺脚声,砰砰砰地响了又响。但谁都没有想起买一个灯泡上来换掉。

        ②父亲过来,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便下了楼,买了一个灯泡上来安装好,轻轻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担过身来,正对着我:“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我笑着说:“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父亲没吱声。

    ④几日后,我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暂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⑤父亲拿过我的账本,将还款日期一栏勾掉,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⑥我依然心里憋闷:“可是我觉得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⑦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

        ⑧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 (1) 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 (2) 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
    3. (3) 第②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是对人物的描写,体现了父亲 。
    4. (4) 联系上下文选择正确的答案,只填序号。

      第②自然段中“光明使者”是指();第③自然段中“光明使者”是指()

      A.每一个路过的人

      B.文中的父亲和“我”

      C.文中的父亲

      D.文中的“我”

    5. (5)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那盏灯,就这样沉默着,一日日听我们的跺脚声,砰砰砰地响了又响。

    6. (6) 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说说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写下来。
    7. (7) 读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你认同文中父亲的说法吗?请把你的看法写下来。
    8. (8)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这句话的理解。
三、习作天地。(30分)
  • 15. 以“心愿”为话题,写一封信,向你远方的亲朋好友或未来的自己述说你的心愿。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具体,语言流畅,表达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④注意写信的格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