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生物与环境关系及相关探究实验)

更新时间:2021-09-17 浏览次数:133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二、判断题
  • 29. (2017·平和模拟) 难忘童年,难忘那朗朗上口的儿歌:“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葡萄成熟还早得很哪,现在上来干什么,阿黄阿黄你呀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请根据材料判断以下描述

    1. (1) 葡萄树发芽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等分不开.(判断对错)
    2. (2) “重重的壳”是蜗牛的外骨骼.(判断对错)
    3. (3) 歌词里提到的生物中,具有“系统”的是蜗牛和黄鹂鸟.(判断对错)
    4. (4) “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这说明生物会影响和改变环境.(判断对错)
三、实验探究题
  • 30. (2021·福建) 空心菜具有较强的污水净化能力。为研究空心菜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小组在年最高温度39℃的某地进行了系列探究。

    实验一:探究“温度对空心菜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甲。

    实验二:探究“空心菜对池塘水体中含氮总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乙。

     

    1. (1) 分析图甲结果,可得出:

      ①四组实验中,空心菜的植株增长随温度升高而

      ②四组实验中,空心菜植株在℃条件下增长最快。

    2. (2) 为进一步探究空心菜植株增长的最适温度,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该温度范围

    3. (3) 实验二设置“不种植空心菜组”的目的是
    4. (4) 根据图乙,可知空心菜能够池塘水体中含氮总量。
    5. (5) 综合以上实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四、综合题
  • 31. (2020·洛江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1 我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例如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秸秆、畜禽粪便和垃圾等“农村三废”;改造水塘或洼地,利用生态组合净化污水,生态组合中有绿藻、浮萍等植物,浮游动物,以及细菌、真菌等生物。

    资料2 仙公山山上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如植物有杜鹃、观音竹、红豆杉、银杏、凤尾竹等,在山脚下的仰恩湖有一种鱼,研究发现其肠腔内有新月藻、水绵、草履虫、水蚤、轮虫等。

    1. (1) 细菌、真菌能分解秸秆、粪便和垃圾中的,从而加快物质循环,在处理“农村三废”中发挥作用。
    2. (2) 污水中的氮、磷能为植物生活需要的;浮游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有利于水塘中的物质循环。
    3. (3) 仙公山上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如植物有杜鹃、观音竹、红豆杉、银杏、凤尾竹等体现了的多样性 ,在仰恩湖的鱼,其肠腔内有新月藻、水绵、草履虫、水蚤、轮虫等,据此可知该鱼和水蚤的关系是
  • 32. (2019·泉州模拟) 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一)阅读思考

    2014年5月25日,湖南省浏阳河市再次爆发福寿螺灾害,很多禾苗一夜之间被啃食,再请相比5年前可能更为严重.福寿螺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水温在25﹣30℃时活动最为频繁、感觉灵敏;接水温达到33.5℃时行动迟缓,甚至藏于水底;水温低于12℃时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水温在5℃以上可以越冬.福寿螺怕强光,多在夜晚浮出水面摄食.福寿螺食性比较杂,偏食植物性饲料,如浮萍、禾苗等,尤其喜食含糖量较高的瓜果类,如甜瓜、西瓜等.一只成熟的雌螺经交配后每隔5﹣10天产一次卵块,卵块为粉红色,气温恒定中28℃以上,约一个星期后便孵化出幼螺.浏阳市曾经在河流中投放青鱼苗来控制福寿螺的数量.

    (二)解决问题

    1. (1) 福寿螺在生物分类上是     
      A . 线形动物 B . 软体动物 C . 环节动物 D . 节肢动物
    2. (2) 福寿螺的贝壳的形成与下列哪个结构有关     
      A . 荚膜 B . 细胞膜 C . 表膜 D . 外套膜
    3. (3) 推测青鱼与福寿螺的关系为.
    4. (4) 福寿螺引发的灾害是不经论证盲目从外面引进物种的结果,它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这种现象称为.
    5. (5) 这种用青鱼对付福寿螺的方法,属于.
  • 33. (2019·福州模拟) 为探究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是否会产生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在一个小铁盘中均匀地铺满潮湿的土壤,在铁盘中央划一道线,均匀分成两个区域,在中线上放上数只大小相似,活泼程度相同的鼠妇,并将铁盘的一侧用不透明黑色纸板盖上,另一侧用透明玻璃板盖上,开始统计,认真记录数据,并且重复试验数次.认真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两种环境.该实验装置中的变量是.实验开始时,在中间放上数只鼠妇,你认为放(填“5只”或“20只”)比较合适.
    2. (2) 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3. (3) 一段时间后揭开纸板和玻璃板,发现鼠妇都在纸板下的土壤中,兴趣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为.
  • 34. (2017·晋江模拟)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除虫菊原产欧洲,中国上世纪2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它是蚜虫、蚊蝇、菜青虫、棉铃虫等害虫的死敌,研究发现一亩果林套栽除虫菊200株,可有效的抑制害虫进入果园.除虫菊对人畜家禽无毒害,因此采用除虫菊除虫,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1. (1) 除虫菊能在我国“定居”,说明生物能够环境.

    2. (2) 蚜虫、棉铃虫的食物相近,两者存在着关系(填“竞争”或“共生”).

    3. (3) 被蚜虫侵害的果园,若无人工除虫,一段时间后蚜虫的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4. (4) 用除虫菊治虫属于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比,它的优点是:

  • 35. (2017·南平模拟) 莲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绿色开花植物.藕生长在几乎不含氧气的淤泥中,它是怎样解决通气问题的呢?小江猜想它体内有适应水中环境的特殊结构.于是小江同学制作叶片、叶柄和莲藕结构的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1. (1) 在植物的分类上,莲属于被子植物中的植物.“藕断丝连”的“丝”来自莲的组织.

    2. (2)

      如图为小江制作临时装片时某步骤的操作示意图,为了防止装片上出现气泡,小江应用镊子夹起,使其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

    3. (3) 若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40×,则观察到的物镜放大了倍.观察时,微调,直至物像最清晰.

    4. (4) 研究发现叶片、叶柄和莲藕中均有气腔孔,且这些气腔孔彼此贯通,使叶片气孔吸收的氧气可以向下运输到莲的地下部分,供其作用的需要.

    5. (5) 莲的形态结构与水生生活相适应是的结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