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1-10-27 浏览次数:9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中国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B . 位于北温带,没有热带和寒带 C . 与俄罗斯、蒙古、日本陆上相邻 D . 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 (2) 与日本、蒙古、俄罗斯相比,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多优越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与日本相比,我国东面临海,气候受海洋影响更显著 B . 与俄罗斯相比,我国纬度更低,气候更寒冷 C . 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D . 中国是四个国家中唯一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 2. 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下图为中国疆域简图,①②③④分别对应我国疆域四至——我国领土的最西、最南、最东、最北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序号与疆域四至匹配相符的是 (   )
      A . ①—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B . ②—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C . 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 D . ④—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2. (2) 图中对话反映了中国气温的哪一特征 (   )
      A .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B . 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C .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D . 冬季南北普遍寒冷
  • 3. 你能准确描述我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吗?下面是“地理吧”四位同学的发言,可信的是 (   )
    A . 西藏位于祖国最西端 B . 湖北与河南、贵州相邻 C . 甘肃位于沿海 D . 云南位于四川以南
  • 4. (2019·泰安) 下图是2007一2016年中国人口增长率与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变动情况统计图。图中显示,中国(   )

    A . 人口增长速度逐年加快 B . 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增长 C . 2014-2015年我国人口总量减少 D .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变
  • 5. 由于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人们的风俗习惯也就不同,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习惯,观察图中几组少数民族的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以上四幅图中,反映朝鲜族体育活动的是 (   )
      A . B . C . D .
    2. (2) 图②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
      A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 内蒙古自治区 C . 云南 D . 贵州
  • 6. “山东—湖北—陕西—新疆”的排序依据最有可能是 (   )
    A . 人口密度由大到小 B . 面积由大到小 C . 纬度由低到高 D . 年降水量由多到少
  • 7. 山脉往往是国界线或者是省区的界线。下列各图中山脉与其两侧地理事物标注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 8. (2020八上·九台期末)    318国道指从上海到西藏樟木的公路。读318国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318国道①路段比②路段沿线地区(   )
      A . 平均海拔高 B . 年均温高 C . 年降水量多 D . 聚落规模大
    2. (2) 在成都以西路段,沿途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A . 高山族 B . 藏族 C . 蒙古族 D . 傣族
  • 9. 读图(我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大型水电站在图示地区集中分布的原因是(   )

    A . 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B . 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C . 经济发达,用电量大 D . 地形平坦,利于水电站建设
  • 10.

    读下面我国四省区轮廓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省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B . ②省区东部地形为盆地 C . 竹楼是③省区少数民族傣族的传统民居 D . ④省区的简称是晋
  • 11. (2018·随州) 穿衣指数是指为了使人的体温度保持恒定或使人体保持舒适状态所需的衣服的厚度,是振天气的阴晴,冷热,风力等情况来提醒人们适当着装,下图是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读图,这一天,下列地区适合穿大衣的是(    )

    A . 四川盆地 B . 云贵高原 C . 华北平原 D . 珠江三角洲
  • 12. (2019八上·中山期中) 下图为全国降雨区预报图,读下图,回答 下列各题。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济南天气为晴转多云,18--28 摄氏度   

      ②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出现大暴雨

      ③受暴雨影响,珠江和长江水位会暴涨   

      ④暴雨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城市,哈尔滨的白天时间最长 B . 图示时间,塔里木河断流现象严重 C . 图示时间,黄河结冰封冻现象严重 D . 图示时间,淮河正值春汛水位上升
  • 13. 甘肃祁连山区的农每年夏季种植胡萝卜、娃娃菜、荷兰豆等喜温凉的“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被大量运到2000千米以外的杭州、上海等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①地属于( )
      A . 湿润地区 B . 半湿润地区 C . 干旱地区 D . 半干旱地区
    2. (2) 与杭州、上海相比,祁连山区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条件是( )
      A . 夏季温凉 B . 地势低平 C . 热量充足 D . 降水充沛
  • 14. 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受地势的影响,我国的外流河全部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B . 北方的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C . 内流河多分布在非季风区,河水流量没有季节变化 D . 南方的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 15. (2019·苏州)    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对长江流域进行考察,提出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发展新理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武汉相比,三峡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 . 河流水量大 B .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 . 河流流速慢 D . 河流含沙量小
    2. (2) 以下措施符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是(     )

      ①沿岸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②多在长江干流上修建水电站

      ③退耕还林、还湿、还湖,植树造林   ④迁走长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厂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6. 下列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
    A . 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 . 某化工厂爆炸导致河流污染 C . 2015年尼泊尔地震 D . 某县天然气泄漏
  • 17. 2019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6181起,造成211人死亡、13人失踪、7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7亿元,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有25起,关于中国地质灾害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B . 我国地震灾害分布范围广,但发生频率较低 C . 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多,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D . 同一地区,不会有多种地质灾害同时发生
  • 18. 下图中,比较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解答题
  • 19. 读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A为海,与之相邻的四省(直辖市)中同时又濒临了黄海的省级行政区域有、鲁(写简称)。
    2. (2) B为岛,它隔我国的内海海峡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相望。
    3. (3) 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是(填字母)。
    4. (4) 分析地图可知,我国的人口分布(填“均匀”或“不均匀”),以F线为分界线,此线以东人口(填“多”或“少”),以西人口((填“多”或“少”)。
    5. (5) E省的行政中心是
    6. (6) 来到G省级行政区域可以欣赏到的民族风情是

      ①那达慕大会  ②泼水节  ③赛龙舟  ④手鼓舞

  • 20. 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甲地位于山脉,乙地位于高原。该地区河流的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
    2. (2)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交错杂居”。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多,风俗各异,从地形角度看,原因是
    3. (3)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多元,风情独特,有利于发展业。为促进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加强对外交流,首先需要改善
  • 21.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读图可知,我国的地势特点,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并向倾斜。
    2. (2) 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A、B;二、三阶梯分界线:① 、②、巫山、③
    3. (3) 沿我国36°N地形剖面图,甲高原;乙高原;丙平原。
    4. (4) 读示意图中所示的盛行风向时,我国最可能处于季节。
    5. (5) 简要说出我国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与河流的有利影响(至少两点)
  • 22. 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和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图中C为我国第二大岛
    2. (2)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山脉A为大兴安岭,B为。非季风区内,填“夏”或“冬”)季风难以到达。
    3. (3) 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集中在季。从四城市年降水总量的变化来看,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呈现的特点。
    4. (4) 图中甲、乙两河流量较大的是河。它们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但是原因不同:
  • 23. 某学校开展了“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及其利用价值的发掘”研究性学习,读图文材料完成活动报告。

    材料一: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变化。

    流域水土流失面积

    森林覆盖率

    主要湖泊蓄水容积

    湖泊面积

    50

    年代

    36.38万平方千米(1957年)

    22%(1957年)

    洞庭湖293亿立方米

    洞庭湖4300平方千米

    90

    年代

    79.94万平方千米(1986年)

    10%

    洞庭湖174亿立方米

    洞庭湖2600平方千米

    1. (1) (观察发现)图中从黄河水中采水样,其浑浊程度不同,较浑浊的水样取自黄河(“上”或“中”)游河段,反映了水中泥沙含量
    2. (2) (观察发现)阅读材料二,近年来长江上游森林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___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 . 植物种类增加 B . 土壤肥力下降 C . 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 . 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 . 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3. (3) (观察发现)黄河和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主要集中在(“上”“中”或“下”)游,原因是。图中A、B处为我国两个大型水利枢纽,其中A为水利枢纽;长江支流众多,C支流名称是
    4. (4)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象出现的地区是江淮地区,此区域降水丰沛,由于(人为原因),导致河道阻塞,易发生灾害。
    5. (5) (观察反思)有同学找到了这两条河流的下游的图片,但没有标明,你能根据图片判断出河流吗?请判断河流名称,并说明理由。

      甲河是,理由

      乙河是,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