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青海省海东市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2-01-26 浏览次数:74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gèn) 临(lì)   深恶痛疾    不由自主 B . 午(xiǎng) 修(qì) 行将就目    不能自已 C . 然(mò)     对(jiào)  奄奄一息     炉火纯青 D . 情(yì) 婷(pīng) 通宵达旦      融为一体
  • 2. (2020·荆门)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自去年春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同新冠肺炎病毒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将无数患者从死神手中解救出来。 B . 他上课时老是心不在焉 , 所以,老师讲了什么,他根本不知道。 C . 人生处处有烦恼,没有烦恼的人生只能是一个幻想,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D . 每次论争,他都发表一些“出格”的言论,这使得许多学术界朋友为之捏了一把汗,不时给他以善意的劝告,但是他却处之坦然,不以为然
  • 3. (2020·黄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 B .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情寄语当代青年, 明确提出了新时代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 C . 部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选文突出经典性,注重文质兼 美,兼顾时代性。 D .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 普遍欢迎。
  • 4. (2020·湘西州)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①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

    ②可以说,正是千千万万的英雄,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展现生机,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

    ③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④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A . ③①④② B . ②①③④ C . ①③②④ D . ④③②①
二、句子默写
  • 5. 请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 (1) 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2. (2) 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其一)
    3. (3) 苔痕上阶绿,。(刘禹锡《陋室铭》)
    4. (4)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5. (5)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 (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 (7) 一个“望”字,在杜甫笔下有截然不同的情怀。24岁的杜甫北游齐、赵,《望岳》中“”二句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45岁的杜甫经历“安史之乱”,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丛生,《春望》中“”面对这种情形,令诗人心生伤感。
    8. (8) “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崔颢登楼远眺,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波,低叹:“。”
三、填空题
  • 6. 下面是文学名著《水浒传》连环画中的一幅图片,请仔细观察,并按要求作答。

    郑屠挣扎不起来,鲁达抢前一步,踏着他胸脯,提起拳头;一面打一面骂。

    《水浒传》中鲁达的绰号,与上图内容相关的情节是

四、语言表达
  • 7. 请给下面的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5字)

    用碳素笔在白色衣服上画一笔,许多人应该都会心疼,假如那件衣服是学生校服,多少学生会为之皱一皱眉头?本报记者最近在昆明一些中学的调查采访中发现,中学生在校服上涂鸦的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学生拿校服当画纸,五花八门的漫画、签名、留言等跃然其间。为此,教育专家建议校服设计师多一点童心,学校也可考虑每个月设1天“自由着装日”。

  • 8. 下面是学校领导在“关于学生着装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最近,有些同学穿着有涂鸦的衣服或“乞丐服”来上学,这种做法是不妥的。作为一名中学生,着装应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首先,要讲求文明礼仪。服装是无声的语言。一个人的着装体现着他的态度、修养、品格和气质。其次,要展示良好的校风校貌。个人着装是校园文化的名片,是学校形象的展现,是学校精神的载体。最后,要注意身份和场合。学校是你们学习文化知识,丰富和成就自我的地方。着装文明得体更有助于大家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为参会代表,请你将讲话要点转述给你们班的同学。(要求:转述前须有开场白;完整,准确;要点突出。)

  • 9.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个含有“整洁”一词的句子,完成宣传语。(要求:根据已有的句式特点及句末用韵的特点来写。)

    自尊自爱重仪表,

    朴素自然是本色,端庄大方树风标。

    女子淑雅有修养,男儿飒爽展英豪。

    青春飞扬添活力,品格精神最重要。

五、综合性学习
  • 10.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表格,回答问题。

    对中学生着装取向认可度的调查统计表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

    学生

    老师

    对“整洁”取向的认可度

    39%

    96%

    对“朴素”取向的认可度

    13%

    85%

    对“个性”取向的认可度

    94%

    16%

    对“品牌”取向的认可度

    82%

    37%

    在对“中学生着装取向认可度”方面,学生与老师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六、诗歌鉴赏
  • 11. 阅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完成下面小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白居易称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将思想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将景、情、理结合。请任选角度对此进行赏析。
    2.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课内阅读
  • 1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林壑美()  ②之者谁(

      ③饮少醉()  ④已而夕阳在山(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至于负者歌途  行者休 B . 西南诸峰  真无马邪 C . 醒能述文者  策之不其道 D . 临溪渔  不知人之乐
    3. (3)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 . 名/之者谁 C . 而/年又最高 D . 朝而/往
    4. (4)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横线上。
    5. (5) 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
    6. (6) 从选文看,醉翁“醉”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回答)
八、现代文阅读
  • 13. 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完成下面小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 (1) 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脊梁:

      ②不足为据:

    2. (2) 作者所要批驳的观点是什么?所要证明的观点又是什么?
    3. (3) 文中画线句子提到的几类人,具体分别指哪些人?试举例说明。
    4. (4) 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从中可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5) 本文语言尖锐泼辣,富有讽刺意味,试任选一例进行分析。
  • 1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森林大火为何扑灭难度这么高

    魏齐

    ①据“西昌发布”公众号2020年4月1日下午报道,截至当天13时25分,泸山正面明火全部扑灭,四川凉山西昌森林火灾灭火取得阶段性成果。不过人们不会忘记,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西昌突发森林大火造成打火队员19人牺牲。联想到去年几乎烧遍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人们可能会问,森林火灾为何如此凶险;又为何如此难以扑灭?

    ②森林大火较难扑灭,首先是因为往往火势很大,点多面广,森林火灾往往发生在气候干旱、气温较高的季节,加之一些林木富含油脂,积累了不少林下可燃物,再加上火借风势,往往会很快扩大、扩散。以此次西昌地区发生的火灾为例,据西昌市人民政府3月31日下午召开发布会介绍的情况,起火后由于风向多变,火情扩散迅速,并伴多处飞火,造成多处多线速燃态势。截至3月31日16时,火灾过火面积1000余公顷,毁坏面积80余公顷。

    ③其次,不少森林火灾发生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为灭火增加了难度。以凉山地区为例,该地区仅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的高峰就超过20座,山区地形极大地限制了人员活动,大型灭火器材很难快速抵达现场。在山区,林火可能发生爆燃,特别是在陡坡,山脊、草塘沟等特殊险境地形中,这就会极大的增加灭火危险性。

    ④此外,山区的气候气象条件也比较复杂,特别是山谷之间的风向变化比较快,对火势发展影响尤其大。在干旱季节,山区容易形成明显上升气流,加之各种涡流、越山气流影响,往往风向突然发生变化。

    ⑤专家认为,随着科技进步,适当引入更多高科技装备协助灭火是一大趋势。首先要做到预警早,在火灾萌芽阶段就尽早发现火情,例如通过携带红外传感器的卫星或长航时无人机及时预警,然后“打早,打小”,进而“打灭”。灭火时,可适当派出消防直升机、灭火飞机等大型装备,此外,国内一些企业也研制出“灭火榴弹炮”“灭火导弹”等一些适合森林灭火的新型“武器”,尽管其有效性需要进一步论证,但完全可以尝试。

    1. (1) 选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2. (2) 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往往”不能删掉。为什么?:

      “森林火灾往往发生在气候干旱、气温较高的季节……”

    3. (3)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认真阅读选文,概括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
    5. (5) 请你拟写一句保护森林资源的公益宣传标语。
九、作文
  • 15. 同学给我的丝丝情谊,我不曾忘记;师长给我的缕缕关爱,我不曾忘记;书本给我的点点启迪,我不曾忘记;生活给我的滴滴印记,我不曾忘记……现在,让我将它们一一拾起。

    请以“拾起的   ▲    点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 16. 梦,是睡眠时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影像活动,人们常常做各种各样的梦……花季少年爱做“梦”,梦也可以是一种理想或追求,还可以是对生活的思考与希望……

    请以“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自身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名、校名和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