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1-10-19 浏览次数:7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而又非常实用的科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探索原子、分子的特征和行为,从而控制原子、分子之间的反应 B . 分析自然界物质构成,以便在工厂中实现规模生产 C .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其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D . CCl4和钠在700℃时反应生成纳米级金刚石和另一种化合物,其可能是NaCl
  • 2. 顺铂是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它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关于1 mol顺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4g B . 含铂原子的数目约为6.02×1024 C . 含氯元素的质量为35.5g D . 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6 mol
  • 3. 下列有关钠、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KI-淀粉溶液可检验中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 B . Na2CO3可用于制作膨松剂 C . 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 将Na放入CuSO4溶液中不会生成红色金属
  • 4. (2019高一上·衡阳期末) 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 mol Cl2 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 2NA B . 常温常压下 22.4 L HCl气体含有的分子数是NA C . 0.1 mol • L-1 CuCl2 溶液中 Cl-数目是 0.2 NA D . 32 gO2 中含有的原子数是NA
  • 5.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
    A . 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 B . 同素异形体:石墨、C60、金刚石 C . 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 D . 混合物: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
  • 6. 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是由直径为纳米量级(1到10 nm之间)的磁性固体颗粒、基载液以及界面活性剂三者混合而成的分散系,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下列关于纳米Fe3O4磁流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纳米Fe3O4属于胶体 B . 纳米Fe3O4磁流体可以通过半透膜得到提纯 C . 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该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D . 纳米Fe3O4磁流体比较稳定
  • 7. (2020高一上·祥云期末) 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B

    检验钠与H2O的反应产物NaOH

    将绿豆粒大小的钠投入盛有适量水的培养皿中,加入稀盐酸

    C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向溶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

    D

    检验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

    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CaCO3

    A . A   B . B   C . C   D . D
  • 8. 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有关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H+H2O=NaOH+H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NaH中H的化合价为+1 B . H2O是氧化剂,其中的氧元素被还原 C . NaH是还原剂,失去电子 D . 转移1mol电子时生成11.2L(标况)H2
  • 9. (2020高一上·祥云期末)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NO2气体,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
    A . 密度之比为32∶23 B . 物质的量之比为23∶16 C . 氧原子数之比为1∶1 D . 体积之比为1∶1
  • 10. 某同学在一pH试纸上滴几滴新制的氯水,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说明Cl2分子具有漂白性 B . 该实验说明H+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 C . 实验中pH试纸呈浅红色说明HClO为弱酸 D . 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会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
  • 11. 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过氧化钠在呼吸面具里作供氧剂 B . 高炉炼铁 C .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D . 电解氧化铝制备金属铝
  • 12. (2020·天津)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病毒期间,使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
    A . NaOH B . NaCl C . NaClO D . Na2CO3
  • 13. 在含有大量Fe3、H、SO42—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 . Ba2 B . OH C . HCO D . NO
  • 1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 +2H=H2O+CO2 B . CuO与稀盐酸反应:CuO+2H=Cu2+H2O C .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 +H+OH=BaSO4↓+H2O D . 铁粉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 15. 在0.2L由NaCl、MgCl2 、CaCl2组成的混合液中,部分离子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混合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1.0mol B . 将混合液加水稀释至1L,稀释后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C . 混合液中CaCl2的物质的量0.5mol D . 混合液中MgCl2的质量为4.75g
  • 16. 某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K2Cr2O7、KCl、CrCl3、Cl2、HCl、H2O,已知氧化性:K2Cr2O7>Cl2 ,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Cl2是该反应的氧化产物 B .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4 C . 当转移0.2 mol电子时,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D . 由该反应可知还原性:HCl>CrCl3
  • 17. (2020高一上·辽宁期中) 常温下20滴水为1mL,水的密度为1g/mL,每滴水含有a个水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A . a B . 2a C . 18a D . 360a
  • 18. 某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K2SO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KCl,先 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试剂Ⅰ是Ba(NO3)2溶液,试剂Ⅲ是HCl溶液 B . ①②③的操作均为过滤 C . 步骤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除去Ba2+ D . Y和Z中都含有BaSO4
  • 19. 实验室配制500 mL0.2 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称量时,若将Na2CO3固体置于托盘天平右盘,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B . 将Na2CO3固体置于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 C . 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 . 将配制好的Na2CO3溶液转移至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 20. (2019高一上·集宁期末) 列关于氯气的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①可用于氯气的收集  ②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  ③可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④可用于实验室中氯气的尾气吸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二、填空题
  • 21. 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 (1) 在标准状况下,1.7 g氨气与同条件下mol H2S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2. (2) 有8种物质①二氧化碳  ②氯气  ③碳酸氢钠  ④氯化氢  ⑤氨气  ⑥硫酸氢钠  ⑦稀硫酸  ⑧水。其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填序号),写出物质⑥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3. (3) 过氧化钠可用作制氧剂,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N2+3C=2AlN+3CO,请用双线桥法在化学方程式上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2.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Cl2和NaOH固体制取84消毒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制取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制取时需要0.4 mol·L-1的NaOH溶液450mL,配制时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配制过程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3. (3) 该消毒液也可用于漂白,为增强漂白性向消毒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4. (4) 该消毒液在空气中久置后,NaClO会转化为HClO,HClO分解失效,某同学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出现现象,证明消毒液已失效。
三、综合题
  • 23.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模拟侯德榜制碱法制取纯碱,流程如图:

     

    已知:几种盐的溶解度

    物质

    NaCl

    NH4HCO3

    NaHCO3

    NH4Cl

    溶解度

    36.0

    21.7

    9.6

    37.2

    1. (1) ①写出装置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操作①的名称是

    2. (2) 写出装置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4. (4) 用该纯碱配制的溶液中可能含有Cl- , 请设计实验检验含有Cl-
  • 24. 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KClO3和浓盐酸可以制备氯气。为此该同学和小组其他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在实验室制取Cl2并探究其有关性质:

    1. (1) 装置A中存在一处不正确,改正这处不正确:
    2. (2) 配平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ClO3+HCl(浓) =KCl+Cl2↑+H2O。
    3. (3) 为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需要在装置A、B之间添加装置E,其中加入。(填试剂名称),为了探究有色布条褪色的原理,需再添加装置E,其中加入浓硫酸,在整套装置中的添加位置为(填序号)。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之后

    4. (4) 将氯气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即可制得以(填化学式)为有效成分的漂白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有同学认为,上述装置还有另外一处的缺陷,并给出了改进措施。该改进措施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