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七上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检...

更新时间:2021-09-07 浏览次数:84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黔东南) 北京是旅游胜地,在这里可以看到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 . 河姆渡人遗址 D . 半坡人遗址
  • 2. (2021·菏泽) 遗址能为已经消逝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北京人遗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见证是,北京人已经(  )
    A . 定居生活 B . 学会用火 C . 饲养家畜 D . 种植粮食
  • 3. (2021·常德) 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号称“中国第一城”的城址是(    )
    A . 北京人遗址 B . 山顶洞人遗址 C . 城头山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 4. (2021·烟台) 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为研究这一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一手史料(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半坡遗址 C . 北京人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 5. (2021·聊城)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
    A . 房屋结构样式 B . 农作物的种类 C . 使用火的水平 D . 石器制作技术
  • 6. (2021·安顺) 下图是考古学家根据某原始人类头盖骨化石复原的头像,经测定,其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据此判断,这一原始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丁村人 D . 半坡人
  • 7. (2021·福田模拟) 我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已发现的 1 万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存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由此可知,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特点是(   )
    A . 时间早 B . 多元化 C . 独特性 D . 一元化
  • 8. (2021·铁山一模) 在阳新县境内发现的遗留历史文物最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    )
    A . 岳家垄遗址 B . 和尚垴遗址 C . 观音垴遗址 D . 猪婆岭遗址
  • 9. (2021九下·宁津月考)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④
  • 10. (2021·毕节) 下图不同类型的工具,为距今的70~20万年的北京人所制作。这些工具的制作方法是(   )

    A . 打制 B . 磨制 C . 烧制 D . 炼制
  • 11. (2021·江西) 小唐同学在参观西安半坡博物馆时,能感受到(   )
    A . 干栏式建筑的巧妙 B . 彩陶纹饰的古朴美 C .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D .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 12. (2021·定西) 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遗址除发掘出大量房屋、圈栏、窖穴外,还发现了大量磨制石器以及石制研磨器。人们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   )
    A . 旧石器时代 B . 新石器时代   C . 远古传说时代 D . 金石并用时代
  • 13. (2021·南京) “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个过程,以农业产生为上限。”有助于印证和推测“上限”的是(    )
    A . 北京人的发现 B . 半坡遗址发掘 C . 青铜工艺成就 D . 铁制农具出现
  • 14. (2021·邵阳) 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下列选项中能够支撑该论点的论据是(   )

    ①云南元谋发掘的粗糙石器

    ②北京周口店发掘的打制石器

    ③半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粟粒

    ④河姆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稻谷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5. (2021·东营)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A .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B .  山顶洞人怖用的骨针 C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D . 三星堆青铜面具
  • 16. (2021·黄石) 下列各图中,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最有可能是(   )
    A . B . C . D .
  • 17. (2021·宝安模拟) 四川三星堆遗址(距今50-3000年)出土的玉琼,据考古学家判断,具有浙江省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玉琮风格的因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是(    )
    A . 良渚文化是三星堆文化源头 B . 古代中外经济交往历史悠久 C . 两者都处于旧石器时代时期 D . 早期中华文明存在一定联系
  • 18. (2020七上·揭西期末) 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由打制石器向磨制石器的变化,也意味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大转变,下列关于人类社会生活变化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
    A . 定居生活—群体生活—集体生活 B . 群体生活—定居生活—集体生活 C . 集体生活—定居生活—群体生活 D . 群体生活—集体生活—定居生活
  • 19. (2021七下·长丰期末) 《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治水期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人”。其治水成功(   )
    A .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B . 推动了“家天下”的出现 C . 奠定了我国华夏族的基础 D . 有利于青铜农具的推广
  • 20. (2021·盐城) 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禹因治水有功,又被舜推荐为继任者。这种做法称为(   )
    A . 禅让 B . 世袭 C . 分封 D . 专制
  • 21. (2021·常德) 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20年4月4日上午,近300名在陕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与在西安、台湾分别设立的视频连线点代表参加公祭典礼。此举是因为(    )
    A .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 . 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 C . 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的 D . 黄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 22. (2021·宜昌) 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
    A . 盘古和女娲 B . 后羿和夸父 C . 炎帝和黄帝 D . 尧舜禹
  • 23. 西周青铜礼器“遂公盈”上铸有铭文“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意思是天命禹治水,开山疏导河流。这说明大禹治水传说(    )
    A . 始于西周 B . 真实可信 C . 源于想象 D . 有迹可循
  • 24. (2021·封开二模) 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这段话表述的是(    )
    A . 汉族的形成 B . 华夏族的形成 C . 结成炎黄联盟 D . 国家的形成
  • 25. (2020七上·桐城期中) 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配对,错误的一组是(   )
    A . 炎帝——教民耕种 B . 嫘祖——养蚕缫丝 C . 黄帝——制作陶器 D . 仓颉——创造文字
二、材料分析题
  • 26. (2020七上·合山月考) 以下为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有关北京人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发现的动物化石: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出土的动物化石最多,有剑齿虎、棕熊、洞熊、中国鬣狗、狼、豺豹、猎豹等17 种。还有非食肉动物如猴子、肿骨鹿、葛氏斑鹿的化石,以及三门马、燕山犀、羊、河狸等动物化石。

    材料二:发现的石器:北京人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石器种类多,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等。考古系统研究出北京猿人制作石器的主要方法是:锤击法(最常用)、砸击法、碰砧法。

    材料三:发现的用火遗迹: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四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和其他用火遗迹。灰烬最厚的达6米。灰烬成堆成层分布,含有烧过的朴树籽、木炭、石头、兽骨。

    1. (1) 材料一出土的动物化石说明了什么?从而我们可以判断北京人是群居还是独居?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2. (2) 材料二中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属于什么类型的石器?反映了他们生活在什么时代?
    3. (3) 从材料三中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请列举出两种北京人可能吃的食物。
    4. (4) 从以上材料归纳北京人遗址的地位?
    5. (5)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研究北京人的主要证据来源是什么?
  • 27. (2020七上·临西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材料二:北京人考古发现及其对应的推论

    发现(史实)

    推论

    6个头盖骨、大量牙齿和肢骨碎块,分属于40多个北京人个体

    大量有明显人工加工痕迹的石头

    北京人会制造石器

    原地烧结土、烧石、烧骨等古人类用火遗物、遗迹的密集出现

    发现大量动物化石

    材料三:在北京人发现之前,虽然德国的尼安德特人、爪哇的直立人等人骨化石相继被发现,但尚未得到学术界的公认……自从北京人头盖骨以及大量石器和用火遗迹发现以后,直立人的存在才得以确认,从而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北京人的发现地,并写出北京人距今的时间。
    2. (2) 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二表格中的补充内容写在下面。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北京人发现的历史意义。
  • 28. (2020七上·安徽月考) 某中学七年级(1)班的同学在学习了“原始农耕生活”的知识后,举行探讨“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的课外活动,请你参与。

    【实地参观】

    具有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装饰,鱼池中树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遗址大

    厅正面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趾”(郭沫若先生当年题写的是“趾”而非“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都为西安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平添了一种风趣,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 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

    1. (1) 下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西安半坡博物馆看到的文物。这些文物距今约多少年?请你依据这些文物推断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情况。
    2. (2) 【板报展览】开篇序语:河姆渡,中国远古文明的摇篮之一,距今约年,一个昭示人类古老之最的地方;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3. (3) 图片展示:。(请列举河姆渡遗址中的三个文物的名称)
    4. (4) 【拓展探究】“人类的祖先发现一些谷类可以在土地上栽种,捕获的小动物可以在家饲养。年深日久,终于进入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农业时代。这样,人类自己生产粮食,在农闲时改进工具,逐渐跨入文明的大门。所以,农业是文明之母。”根据上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 29. (2020七上·高州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轩辕”指哪位历史人物?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 (2) 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乱”的战役是什么?这一战役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 (3) 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4. (4) 上述材料中的“轩辕”、“尧”和“舜”的共同点有哪些?
  • 30. (2020七上·通河期中) 传说舜年老时,召集部落联盟会议,禹因为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继承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后来,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 (1) 联系所学知识,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 (2) 联系所学知识,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主要有哪几位?
    3. (3) 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哪些借鉴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