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

更新时间:2021-10-09 浏览次数:11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 B . 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20s C . 就餐所用的餐桌的高度约为80cm D . 洗热水澡的正常水温约为65℃
  • 2. 如图所示,是北京首条磁悬浮轨道交通S1线运营的画面.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说坐在驾驶位上的司机是运动的,那么此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车站的站台 B . 车厢 C . 坐在车内的乘客 D . 司机的座椅
  • 3. 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青铜编钟按钟体大小依次悬挂,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编钟正在发声,但不一定在振动 B . 编钟钟体越小,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 . 编钟钟体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 . 编钟可以奏出美妙的音乐,但不会产生噪声
  • 4.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关于其物态变化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水壶口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 . 冰箱中的霜是水蒸气凝固而成 C . 草叶上的露水是空气液化而成 D . 干冰的颗粒变小是升华现象
  • 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教学中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 B . 如果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 C . 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 D . 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
二、多选题
  • 6.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阳光在定日镜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 . 太阳光在定日镜面上发生的是折射 C . 太阳光经过定日镜后仍沿直线传播 D . 太阳光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变大
  • 7. 下列各图所反映的物理原理与该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对应正确的(   )
    A . 体验骨传导和助听器 B .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和声呐系统 C . 手影和潜望镜 D . 光的色散和验钞机
  • 8. 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行驶,如图所示是反映了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0~4s内,甲车静止,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在t=4s时,乙车运动的速度为20m/s C . A点表示甲、乙两车的路程相同 D . 在2~4s内,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
  • 9. 水平桌面上有一平面镜与桌面垂直放置,有四个完全相同的跳棋分别放在镜前甲、乙、丙、丁的四个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在甲处看镜中乙、丙的像时,丙的像会完全遮挡乙的像 B . 在乙处的跳棋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C . 在丙处的跳棋所成的像与乙处的跳棋所成的像大小不等 D . 在丁处的跳棋所成的像离平面镜最近
三、填空题
  • 10. (2019八上·广州期中) 如图所示,索道全长约1200m,某次单程运行时间为240s,则索道在该次运行的平均速度为m/s。驶离站台后,车厢里的游客以对面的建筑为参照物,判断自己是(填“运动”或“静止”)的。

  • 11. 如图甲所示,在筷子上拥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就会改变。如图乙所示是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减弱噪声,人们确认是鸣笛声是根据笛声的来识别的。

  • 12. 在1666年,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这说明白光是由混合而成的。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三极管”的三位发明者。在此前,红色、色发光二极管已经面世,直到发明了色发光二极管后,利用发光二极管才能产生白色光源。
  • 13. 如图甲,小虎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锤加热,发现碘锤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虎认为碘从固态变成气态,是 现象,需要 热。他查阅资料发现,碘的熔点为13.60℃,沸点为184.25℃,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500℃。于是小虎设计了另外一个实验如图乙,将碘锤放在沸水中进行加热,观察碘的变化情。小虎这样设计的理由是

  • 14. 如图,这是某款淘宝神器——“小屏变大屏”装置,把手机放在其后置支架上,手机到“神器”的距离为15cm,从屏幕前方看去,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手机画面的像,小明查阅资料后发现,该神器的成像原理类似于凸透镜成像,则该成像与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应用情境是一样的,且像为 (选填“实”或“虚”)像,并由此可推断,该神器的焦距f 15cm(选填“<”、“>”或“=”).

       

  • 15. 如图,投影仪上的透镜B是一个螺纹透镜,它的作用是。在图中所示的投影仪原理图中,物距是指投影片到(填出具体名称)的距离,图中的平面镜的作用是

  • 16. 小明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风,而右手感觉吹的是风。(以上两空均填“凉”或“暖”)

  • 17. 小虎将盛有盐水的玻璃杯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1min,小虎就观察盐水状态并测出温度,绘制了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 (1)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分钟。
    2. (2) 盐水的凝固点为℃。冬天,人们采取在雪上撒盐的方法,目的是(选填“提高”或“降低”)雪的熔点。
    3. (3) 从图像可知,盐水全部凝固之后降温的速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
  • 18. 刚考下驾照的小李开着新买的中华轿车从沈阳到鞍山探亲,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小李根据手表和里程表的示数得到下表所示的一组数据:

    里程表示数/km

    10

    30

    50

    70

    90

    110

    观察时间

    7:20

    7:35

    8:00

    8:20

    8:40

    9:00

    1. (1) 这辆轿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为什么?
    2. (2) 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轿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

      该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甲所示,监测点A、B相距18km,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3. (3) 途中该车与迎面驶来的一同款轿车相遇,如图乙,若轿车车长为4.88m,两车均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求两车从车头相距200m到车尾刚好错开所需时间?

  • 19. 沈阳南北快速干道是沈阳市南北重要交通干线,其中的道部分全长约6km,设计速度60km/h。计算:
    1. (1) 一辆小汽车以设计速度匀速通过道需要的时间大约是多少?
    2. (2) 某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的反应时间开始刹车,又经过2s滑行10m后车停止。则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五、实验题
  • 20. 如图甲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处山静止开始滑到B处所用时间为1s,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滑到C处所用时间为1.5s。

    1. (1) 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做的目的是
    2. (2) 小车从B到C的平均速度v=m/s。
    3. (3) 若小车松开之后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
    4. (4) 图乙中能够准确反映小车从A到B运动情况的是。(填字母)
  • 21.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烧杯和试管中均装有适量的水,烧杯中的水的质量大于试管中的水的质量。

    1. (1) 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是℃。
    2. (2) 小明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烧杯中的水沸腾了,而试管中的水并未沸腾,原因是试管中的水
    3. (3) 小明将试管取出,分别给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水加热,使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则(填“a”或“b”)图象代表试管中的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4. (4) 由图可知,实验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填“低于”或“高于”)标准大气压。
  • 22.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各种长度的蜡烛若干、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如图甲所示)。

    1. (1) 平面M所选的器材是(填“平面镜”或“玻璃板”)。小明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再把其他各支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某支蜡烛放在后面时,从前面看后面那支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一样。此时、后面的那支蜡烛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关系是。小明测量两侧蜡烛到平面M的距离,再让蜡烛A远离M,则后面的蜡烛要(填“远离”或“靠近”)M才能再次看上去像被点燃了一样。
    2. (2) 如图乙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_____(填图中字母代号)。
      A . 硬币成像在a处 B . 硬币成像在b处 C . 硬币成像在c处 D . 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3. (3) 小明将蜡烛A与其对应像的位置连成一条直线,发现这条直线与玻璃板垂直,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讨论,下列哪个现象利用了这个特点?(填图丁中字母)。
  • 23. 如图是小虎“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1. (1) 在如图位置,凸透镜可以成像(像未画出)。为了演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只要将凸透镜移动到cm刻度处即可。
    2. (2) 在如图的情况下,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得与物大小相等,正确的操作是,在此过程中发现蜡烛和光屏之间距离。(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像的位置会偏高,为使像仍在光屏的中央,应向(选填“上”或“下”)调节透镜。
六、作图题
七、综合题
  • 25. 暑假,小明自从学习了物理以后对家里面所发生的事情都十分感兴趣,都要从物理学的角度探究一下。
    1. (1) 小明的爸爸十分喜爱喝茶,他从网上了解到,新鲜的茶叶采摘下来以后要经过“杀青”的制作过程,如图甲所示。这种方法是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

    2. (2) 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将沸水倒入茶杯中后,如图乙所示。透过水杯看到的是茶叶正立、放大的 (填“实像”或“虚像”)。
    3. (3) 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罐放了很长时间的易拉罐饮料,不一会发现易拉罐的外表面有许多水珠出现,如图丙所示。马上用干毛巾擦,能擦干吗? 为什么?
    4. (4) 小明在家中找出一个空碗。将一枚5角硬币放在碗底部中央,适当移动自己的视线直到看不到碗中的硬币,如图1所示。保持眼睛的位置和角度不变,慢慢往碗中注水到满,就会发现碗中原来的硬币出现了,如图2所示。请在图2中画出看到硬币右边缘的光路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