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0_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03-01 浏览次数:85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 1. 生于逢时,我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已迈人小康社会。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生活在乡村,人们的生活都越来越好。在总书记习近平的带领下,全国人民正在努力建设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如果请你为你所居住的小区或村庄重新命名,且具有中国特色,你将如何命名?请说说理由。
  • 2. 康熙帝是清朝第四个皇帝,他在位61年,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有学者称其为千古一帝,其年号为康熙。“康”字的本义有①健康②富足,丰盛③姓④糠的本字,谷皮、米糠。“熙”字的本义有①光明②欢喜、和乐③兴旺,“康熙”的含义应该是,理由是
  •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宫灯,还没见过;总该有翠羽流苏的     饰吧。( )是暖融融的春     , 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 , 意味,应是深长的。虽然,“……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作伴,( )那时人的处境可悯,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

    1. (1) 结合下面释义,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音

      mài像血管那样分布的东西。

      mò脉~,形容用眼

      qiāo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

      qiǎo寂静无声

      ①mài   qiāo   ②mò   qiāo   ③mài   qiǎo   ④mò   qiǎo

    2. (2) 请为文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汉字。

      饰(装、妆)

      ②春(霄、宵)

    3. (3) 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如果  只   ②即使  可   ③假定  但   ④只要  而

    4. (4) 将句子“意味应是深长的”缩写为一个成语,并写出一个同义或近义的四字词语
  • 4. 古诗文默写填空

    ,君子好迷。(《诗经·关睢》

    ②蒹葭采采, 。(《诗经·蒹葭》)

    ③微君之躬,。(《诗经·邶风》)

    ,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⑥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表达梅花虽落精神犹在的诗句是

二、阅读(44分)
  • 5.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各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絡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日奉壹。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水清冽()   ②蒙络摇()   ③往来忽()   ④以其境过()

    2. (2)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项是()

      ①本文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写了作者发现小石潭、进人小石潭的全部过程;用侧面描写的方法,突出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②本文是作者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名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文章细致的描写了小石潭的整体风貌,展现了小石潭幽静深邃的景色特征。

      ③文章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抓住小石潭的具体形态对小石潭进行描写。第四自然段,主要从小石潭的意境进行描写。恰到好处的体现了景中有情,情随景至,进而达到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④作者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获罪被贬永州,因此常常探山访水,流连于自然胜境排解内心抑郁。这次对小石潭的探访,打开了作者的心结,使作者的情绪由悲转喜。

    3. (3) “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是作者游览小石潭时的真实心境,你怎样理解作者这种矛盾的心情?
    4. (4) 如果你是作者的朋友,你将如何劝慰他?
  • 6. 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完成各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 (1)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项是()

      ①本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后,体现作者当时的惶恐与孤寂。

      ②词的上阙描写了所见之景,渲染了清冷凄清的氛围。

      ③下阙运用象征手法,看似写孤鸿,实际是写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

      ④总体而言,本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狂放不羁的后悔,以及孤单独居的无奈。

    2. (2)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带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客观物象,是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用王国维先生的一句话叫“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即着我的主观感情色彩的客观物象是为意象。本词中体现作者情感的意象有哪些?请结合一处简要分析。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破译植物的语言

    ①不要以为植物会会“说话”是一个古怪可笑的问题。法国物理学家施特斯海欺说:“20年前也没有人相信鲸鱼会唱歌。而现在鲸鱼的歌唱已经被破译”目前,也有一些科学家在从事破译植物语言的研究,德国德勒斯顿的生物物理学家赫伯特·魏泽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②为了探索植物语言是否真实存在,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后来他们发现:当植物的叶子被昆虫咀嚼时,植物身上所发生的反应与动物抑制疼痛和创伤的神经激素的反应几乎一样。在虫咬叶子时,叶子便释放出一种激素,类似于动物受到伤害时释放的啡呔。在动物身上,这些激素帮助把一种叫做花生四烯酸的化学物质转化为前列腺素。而在植物组织里,这种激素有助于亚麻酸(相当于动物身上花生四烯酸的物质)转化为茉莉酮酸,这是一种性质和前列腺素相近的化学物质。它们对待伤痛的化学反应如此相似。在植物组织表面喷洒阿司匹林或布洛芬后,就会像在动物身上喷洒此类物质一样,都能消除伤痛反应。对此,纽约州立大学植物生理学家伊恩。鲍德温说:“这就是植物喊‘哎吆’的方式。”

    ③植物能与邻居联络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某些植物突然感到虫咬刺痛,它会马上招呼旁边的伙伴,提防虫子。许多植物在受到伤害时,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的茉莉酮酸,这是一种“体味”信号。甚至在附近的植物被虫咬之前,这种信号就开始启动附近植物的防御系统了。

    ④槐树会产生有毒的苦味物质。一旦槐树的树叶被羚羊或长颈鹿吃掉,这时,不仅仅被吃掉的槐树的树叶会产生这种物质,周围所有的槐树像是接到预报似的也都争先恐后的释放出毒素。

    ⑤破译植物的语言是一项开拓性工作,因此引起了不少科学家的浓厚兴趣。经过多年的研究后,他们对于植物的语言已经有了多种解释。魏泽教授认为,树木是通过声音来互相沟通和了解的。但由于这种声音频率很高,人耳往往听不到。据他讲,迄今他已零碎破译了一些树木的语言。

    ⑥而波恩大学的科学家弗兰克·朱利曼则不仅证实了植物语言的存在,而且还研制出了能够探听植物语言的激光驱动麦克风。当植物的叶子或根茎被切开时,植物就会发出痛苦的声音信号:在整个切面释放出气体乙烯。弗兰克·朱利曼一直在用钟形玻璃容器收集这种气体。用这种气体的分子轰击标准激光束,会产生振动,形成麦克风能够探听到的声波。朱利曼说:“植物受到的压力越大,麦克风收到的声音信号就越强。”

    ⑦还有科学家认为,植物是通过一种能量进行交流的。这种能量是微弱的光,它可以被测量出来,人们甚至可以通过“剩余能量放大器”使这种光转变成可以看得见的光。不管是通过高频声音还是通过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最终一定会破译植物的语言之谜。正如施特恩海默说的那样:“我们将在不久的将来使树木的联络声音变得容易听起来。”

    ⑧毫无疑问,破译植物的语言,不仅对于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在实践生产中也将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科研人员相信,破译植物的语言必将对农业生产产生重要作用。例如运用波恩大学的研究成果,给农民配备合适的窃听装置,农民就能区分健康与疾病的蔬菜或其他农作物。同时,通过探测植物的声音可以形成预警机制,随时探查植物病虫害的情况。另外,了解水果和蔬菜的语言还有助于它们的储藏和运输。声学研完证据表明,苹果释放出的乙烯气体比其他植物高,能够引起周围植物枯姿。因此,科学家敦促果农要单单独存放苹果。

    ⑨科学家们预言,植物语言的破译,对于植物病虫害的抑制,作物生长发育最适环境的调控,农业耕作的安排,乃至植物各种药用成分的分离提取等都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 (1) 第③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分析。
    2. (2) 根据文意,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什么是植物的语言?
    3. (3) 对于农民而言,破译植物的语言,对他们有着怎样的实际意义?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灞上过年的声音

    陈忠实

    交上农历腊月,在冰雪和凛冽的西风中紧缩了一个冬天的心,就开始不安生地蹦跳了。腊月初五吃“五豆”,整个村子家家户户都吃用红豆绿豆黄豆豉豆黑豆和包谷或小米熬烧的稀饭。腊月初八吃“腊八”,在用大米熬烧的稀饭里煮上手擀的一指宽的面条,名日“腊八面”,不仅一家大小吃得热气腾腾,而且要给果树吃。我便端着半碗腊八面,先给屋院过道里的柿子树吃,即用筷子把面条挑起来挂在树上,口里诵唱着“柿树柿树吃腊八,明年结得疙瘩瘩。”随之下了门前的塄坎到果园里,给每一棵沙果树、桃树和木瓜树的树杆或树枝上都挂上面条。到腊月二十三晚上,是祭灶神爷的日子,民间传说这天晚上灶神爷要回天上汇报人间温饱,家家都烙制一种五香味的小圆饼子,给灶神爷带,上走漫漫的上天之路作干粮,巴结他“上天言好事,入地降吉祥。”

    乡村里真正为过年忙活是从腊月二十开始的,淘麦子,磨白面,村子里两户人家置备的石磨,便一天一天都被预订下来,从早到晚都响着有节奏的欢快的摇摆锣柜的咣当声。轮到我家磨面的时候,父亲扛着装麦子的口袋,母亲拿着自家的木斗和分装白面和下茬面的布袋,我牵着自家槽头的黄牛,一起走进石磨主人家,从心里到脸上都抑制不住那一份欢悦。

    到春节前的三两天,家家开始蒸包子和馍,按当地风俗,正月十五之前是不能再蒸馍的,年前这几天要蒸够一家人半个多月所吃的馍和包子,还有走亲戚要送出去的礼包。包子一般分三种,有肉作馅的肉包和用剁碎的蔬菜作馅的菜包,还有用红小豆作馅的豆包。新年临近的三两天里,村子从早到晚都弥漫着一种诱人的馍的香味儿,自然是从这家那家刚刚揭开锅盖的蒸熟的包子和馍上散发出来的。小孩子把白生生的包子拿到村巷里来吃,往往还要比一比谁家的包子白谁家的包子黑,无论包子黑一成或白一成,都是欢乐的。

    大年三十的后晌是最令人激情欢快的日子,一帮会敲锣鼓家伙的男人,把陈姓为主的村子公有的乐器从楼上搬下来,在村子中间的广场上摆开阵势,敲得整个村庄都震颤起来。女人说话的腔调提高到一种亮堂的程度,男人也高声朗气起来,一年里的忧愁和烦恼都在震天撼地的锣鼓声中抖落了。

    对于幼年的我来说,吃是第一位的。再一个兴奋的高潮是放炮。那时候整个村子也没有一只钟表,人们不时下炕走到院子里观看星斗在天的位置,据此判断,旧年和新年交接的那一刻。我的父亲尽管手头紧巴,炮买得不多,却是个争放新年早炮的人。我便坐在热烧下等着,竟没了胶睡,在父亲到院子里观测过三四次天象以后,终于说该放炮了,我便跳下点来,和他走到冷气沁骨的大门外,看父亲用火纸点燃雷子炮,一抡胳膊把冒着火星的地甩到空中,发出一声爆响,接连着这种动作和大同小异的响声,我有一种陶醉的欢乐。

    真正令我感到陶醉的炮声,是上世纪刚刚交上80年代的头一两年。1981 或1982年,大年三十的后晌,村子里就时断时续着炮声,一会儿是震人的雷子炮,一会几儿是激烈的粗地的连续性响声。父亲已经谢世,我有了一只座钟,不需像父亲那样三番五次到院子里去观测星斗转移,时钟即将指向12,我和孩子早已拎着鞭炮和雷子炮站在大门外了。我不知出于何种意向,纯粹是一种感觉,先放鞭炮,连续热烈的爆炸,完全融合在整个村庄的鞭炮的此起彼伏的声浪中,我的女儿和儿子捂着耳朵在大门口蹦着跳着,比当年我在父亲放炮的时候欢势多了。我在自家门口放着炮的时候,却感知到一种排山倒海的爆炸的声浪由灞河对岸传过来,隐隐可以看到空中时现时隐的爆炸的火光。我把孩子送回屋里,便走到场塄边上欣赏远处的炮声,依旧连续着排山倒海的威势,时而奇峰突起,时而群峰挤拥。我的面前是夜幕下的灞河,河那边是属于蓝田县辖的一个挨一个或大或小的村庄,在开阔的天地间,那起伏着的炮声洋溢着浓厚深沉的诗意。这是我平生所听到的家乡最热烈的新年炮声,确实是前所未有。我突然明白过来,农民吃饱了!一年获得缸溢囤满的丰收!从年头到年尾天天都在过年。这炮声是在中国灞河两岸此起彼伏经久不息地爆响着,是不再为吃饭发愁的农民发自心底的欢呼。我在那一刻竟然发生心颤,这是家乡农民集体自发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最可靠的,也是“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述,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可以类比的如同排山倒海的心声表述了。

    还有一个纯属个人情感的难忘的春节,那是农历1991年的大年三十。腊月二十五日下午写完《白鹿原》的最后一句,离春节只剩下四五天了,两三个月前一家人都搬进西安,只留我还坚守在这祖传的屋院里。大年三十,入夜以后,我把屋子里的所有电灯都拉亮,一个人响了鞭炮,再把一个一个点燃的雷子炮抛向天空。河对岸的排山倒海的炮声已经响起,我又一次站在寒风凛冽的场塄上,听对岸的炮声涌进我的耳膜,激荡我的胸腔。

    这种热烈的炮声,一直延续到现在,年年农历三十夜半时分都是排山倒海的炮声,年年的这个时刻,我都要在自家门前放过鞭炮和雷子炮之后,站在门前的场塄上,接受灞河对岸传来的排山倒海的炮声的洗礼,接纳一种激扬的心声合奏,以强壮自己。我在同样接纳的时刻不由转过身来,面对星光下白鹿原北坡粗浑的轮廓,又一次心颤,你能接纳我的体验的表述吗?这是我最后一次聆听和接纳家乡年夜排山倒海的炮声。

    1. (1) “过年”是我们中国人隆重且温馨的节日,从农历腊月开始,我们要为过年做那些准备?
    2. (2) “在冰雪和凛冽的西风中紧缩了一个冬天的心,就开始不安生地蹦跳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 (3) 在回忆过年“放炮”的故事时,作者一共7次运用到“排山倒海”这个词,你如何理解作者这样的用词方式?
    4. (4) 本文作者以诚挚朴素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家乡的风貌,结合文章,谈谈作者表达了对家乡怎样的情感?
  • 9. 名著阅读

    ⑴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造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朱赫来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⑵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

    “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 (1) 上面选文出自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
    2. (2) 选文中人物“A”是
    3. (3)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再写出一件能体现他精神品质的事情,概括回答。
三、综合实践(8分)
  • 10. 9月2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孔子的诞辰纪念日。世界各地举行了空前的“全球联合祭孔”活动。我们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一直感受着这位圣人不朽的思想和伟大的人格。请根据你的了解,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请你从课内所学《论语》中,选出你最为喜欢的圣人的一个语句。并简单阐释喜欢的理由。
    2. (2) 学校现举行祭孔活动,请你为活动拟定一个宣传标语。
    3. (3) 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你将如何向全校师生介绍本次活动的意义?
四、作文(50分)
  • 11. 下列文题任选其一

    作文1:党啊,我想对你说

    作文2:这个春天,我们认识了他们。他们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留在了喀喇昆仑高原,筑起巍峨界碑。他们就是: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这五位英雄中的四位,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我们知道,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值此之际,为表达我们对烈士的敬意和哀思,学校拟举办一场歌颂英烈的演讲会。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来,撰写一篇演讲稿,题目自拟。

    作文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