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9-27 浏览次数:7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在切断传播途径,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新冠病毒的外壳蛋白质是小分子 B . 医用酒精通过氧化灭活病毒 C . 医用口罩可以水洗重复使用 D . 抗病毒疫苗冷藏存放避免蛋白质受热变性
  • 2. 黑火药爆炸的主要反应为S+2KNO3+3C=K2S+3CO2↑+N2↑。下列表示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S2-的结构示意图: B .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C . N2分子的结构式:N—N D . 基态C原子2p能级电子轨道表示式:
  • 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钠钾合金的密度小,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B . Al2O3 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 C . Na2SiO3 溶液呈碱性,可用作木材的防火剂 D . FeCl3 溶液具有酸性,可用作铜制线路板的蚀刻剂
  • 4. 室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0.1 mol·L-1 KMnO4溶液:Na+、H+ 、Fe2+ B . 0.1 mol·L-1 盐酸溶液:Na+、 K+ C . 0.1 mol·L-1 Na2CO3溶液: 、K+ D . 28%的浓氨水:Cu(OH)2、 K+、Cl-
  • 5. 下列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吸收少量NO2

    分离硝基苯和苯

    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

    制备少量纯净的SO2

    A . A   B . B   C . C   D . D
  • 6. ECT电解污水(含Cl-)处理器处理的简化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极a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 . 电解时b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 C . 处理污水时,Cl-移向a极 D . 可将铂电极a、b均换成Fe电极
  • 7.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如图 , 铂电极a反应:O2+4e-+2H2O=4OH- B . 氯气溶于水:Cl2+H2O H++Cl-+HClO C . 醋酸溶解氢氧化钙水垢:Ca(OH)2+2H+=Ca2++2H2O D . 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lO-+CO2+H2O=HClO+HC
  • 8. 下列关于H、Mg、S、Br、I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H2O与D2O互为同位素 B . 原子半径:r(I)>r(Br)>r(S)>r(Mg) C . Br2得到电子的能力比I2的强 D .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I>HBr
  • 9. 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A . 饱和NaCl(aq) NaHCO3(s) Na2CO3(s) B . NaBr(aq) Br2(aq) HBr(aq) C . MgCl2(aq) Mg(OH)2(s) MgO(s) D . KI(aq) I2(aq) FeI3(aq)
  • 10. 实验发现,向H2O2溶液中加入I-可以加快其分解速率。有人提出反应机理可能有2步,第1步反应为H2O2+I-=H2O+IO-(慢),第2步反应为H2O2+IO-=H2O+O2↑+I-(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2O2、O2 均为非极性分子 B . IO-为反应的中间产物 C . 总反应速率由第2步反应决定 D . 若生成0.1 mol O2 , 第2步反应中转移0.4 mol 电子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图象

    表述

    A

    恒温恒容下,反应I2(g)+H2(g) 2HI(g)达到平衡后,加入HI(g)后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B

    反应CO2(g)+H2(g) CO(g)+H2O(g)中各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该反应高温下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ΔS>0

    C

    反应N2(g)+3H2(g) 2NH3(g)平衡时NH3体积分数随起始 变化的曲线,且H2的平衡转化率:αA(H2)=αB(H2)

    D

    室温下0.1 mol ·L-1盐酸滴加到40 mL 0.1 mol·L-1 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取室温下少量0.5 mol·L-1 CH3COONa溶液,加热至60 ℃,并测定溶液的pH,pH减小

    CH3COONa的水解是放热反应

    B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Fe(NO3)2样品溶于酸前已氧化变质

    C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NaF 溶液的pH约为8,NaNO2 溶液的pH约为9

    结合H+的能力比F-的强

    D

    将0.1 mol·L-1 MgSO4溶液滴入0.1 mol·L-1 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1CuSO4溶液白色沉淀逐渐变为蓝色沉淀

    Ksp[Cu(OH)2]<Ksp[Mg(OH)2]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多选题
  • 13. 室温下,向20 mL 0.10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0 mol·L-1的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H+浓度的负对数[-lgc(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 b点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H+) B . c、e两点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C . d点溶液中:c(Na+)+c(CH3COO-)+c(CH3COOH)=0.10 mol·L-1 D . f点溶液中:c(Na+)>c(CH3COO-)>c(OH-)>c(H+)
  • 14. 在催化剂存在下,CO2 和H2能同时发生两个平行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O2(g)+3H2(g) CH3OH(g)+H2O(g)   ΔH1=- 53.7 kJ/mol

    ②CO2(g)+H2(g) CO(g)+H2O(g)    ΔH2=+41.2 kJ/mol

    在恒压、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比n(CO2)∶n(H2)=1∶2.2条件下,相同反应时间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T(K)

    催化剂

    CO2转化率(%)

    甲醇产率(%)

    1

    543

    催化剂a

    12.3

    5.2

    2

    543

    催化剂b

    10.9

    7.9

    3

    553

    催化剂a

    15.3

    6.0

    4

    553

    催化剂b

    12.0

    8.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①中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增大 B . 相同温度下,选择催化剂b有利于CO2转化为CH3OH C . 反应①正反应的活化能:无催化剂>有催化剂b>有催化剂a D . 其他条件不变,当T=620 K时,测得不同压强下CO2的平衡转化率几乎相等,说明620 K时以反应②为主
三、综合题
  • 15. 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 , 少量FeS2和硫酸盐)为原料,制备聚合硫酸铁铝[AlFe(OH)6-2n(SO4)n]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 (1) 赤泥液中显碱性的主要物质为Na2CO3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显碱性的原因。赤泥液的pH与吸收后尾气中SO2含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每隔分钟需要更换赤泥液。

    2. (2) “聚合”步骤的离子方程式为,若增加NaHCO3用量,会使聚合硫酸铁铝化学式中n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若在铝土矿中添加CaCO3脱硫,焙烧后矿粉中含硫量下降不明显,原因是
    4. (4) 请补充完整测定产品中 含量的实验方案:准确称取a g样品,,将沉淀置于坩埚中,灼烧至恒重,记录数据。(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1 mol·L-1盐酸、AgNO3溶液、BaCl2溶液)
  • 16. 氮、磷属于同一主族元素,是组成生命体的重要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
    1. (1) 有机铁肥中Fe的化合价为+3,Fe3+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 (2) (CH3)3N极易溶于H2O,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
    3. (3) 如图所示的盐可用于处理黑磷纳米材料,从而保护和控制其性质。

      ①该盐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②1 mol 该盐的阳离子含有σ键的数目为

    4. (4)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磷化硼晶体晶胞的示意图是图1,图2是晶胞沿着体对角线方向的投影图。

      ①图1中,原子1的分数坐标是 ,则原子2的分数坐标为

      ②图2中“N”球表示原子(填元素符号)。

  • 17.           
    1. (1) MnSO4有多种制备方法。

      ①方法1:将锌精矿(主要成分为ZnS)和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混合后用硫酸溶液浸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S+MnO2+4H+=Zn2++Mn2++S+2H2O。溶液中加入Fe3+可以促进反应的发生,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 (填 “A”或“B”)表示Fe3+

      ②方法2:在硫酸溶液中用铁屑还原MnO2 , 铁屑被氧化为Fe3+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为除去MnSO4溶液中的Cd2+ , 向溶液中通入H2S气体至饱和(H2S饱和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 , H2S的电离常数Ka1=1.5×10-7Ka2=6×10-15),c(H+)=0.3 mol·L-1时,溶液中c(Cd2+)=mol·L-1。[Ksp(CdS)=8×10-27]

    2. (2) MnSO4和(NH4)2SO4可制取硫酸铵锰晶体[(NH4)aMnb(SO4)c·xH2O],为测定该晶体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一定质量的硫酸铵锰晶体,在空气中加热至脱去全部结晶水,质量减少30.8%;②将残留固体配成250 mL溶液A,取出25.00 mL,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加热,生成22.40 mL(标准状况)NH3;③另取25.00 mL溶液A,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0.233g BaSO4。通过计算确定该晶体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 18. 合理利用或转化NO2、NO、CO等污染性气体是人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1. (1) 实验证明汽车尾气中的NO与CO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而除去。

      已知:i.N2(g)和O2(g)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

      ii.NO2(g)+CO(g) CO2(g)+NO(g) ΔH=-234 kJ·mol-1

      iii.1 mol NO(g)被O2(g)氧化时放出的热量为56.15 kJ

      ①反应2NO(g)+2CO(g) 2CO2(g)+N2(g) ΔH=kJ·mol-1

      ②工业上常用醋酸亚铜氨溶液来吸收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H3COOCu(NH3)2(aq)+CO(g) CH3COOCu(NH3)2·CO(aq) ΔH<0。吸收CO后的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以重新生成醋酸亚铜氨,可采取的处理措施有 (选填序号)。

      a. 适当升高温度       b. 适当降低温度

      c. 适当增大压强       d. 适当减小压强

    2. (2)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一般采用 NH3或尿素[CO(NH2)2]作还原剂,基本流程如图所示:

      ①SCR脱硝技术中用NH3作还原剂还原NO的主要反应为4NH3(g)+4NO(g)+O2(g) 4N2(g)+6H2O(g) ΔH<0,1 mol O2能氧化NH3的物质的量是。若用CO(NH2)2作还原剂,还原NO2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其他条件不变,在相同时间内,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反应温度在50℃~150℃范围内,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迅速上升,原因有

    3. (3) 用P—g-C3N4光催化氧化法脱除NO的过程如图所示。在酸性水溶液中,光催化脱除原理和电化学反应原理类似,此时g-C3N4端的反应为

  • 19. 资料显示: 在酸性溶液中能氧化I- , 反应为 +5I-+6H+=3I2+3H2O。为探究Na2SO3溶液和KIO3溶液的反应,甲同学向过量的KIO3酸性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并加入两滴淀粉溶液:开始时无明显现象,t秒后溶液突然变为蓝色。
    1. (1) 甲同学对这一现象做出如下假设:t秒前生成了I2 , 但由于存在Na2SO3 , I2被消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的还原性I-(填“>”“=”或“<”)。
    2. (2) 为验证他的猜想,甲同学向反应后的蓝色溶液中加入,蓝色迅速消失,随后再次变蓝。
    3. (3) 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一步研究Na2SO3溶液和KIO3溶液反应的过程。

      ①甲同学在b电极附近的溶液中检测出了

      ②刚开始放电时,a电极附近溶液未变蓝;取出a电极附近溶液于试管中,溶液变蓝。 在a极放电的产物是

      ③放电一段时间后,a电极附近溶液短暂出现蓝色,随即消失,重复多次后,蓝色不再褪去。电流表显示电路中时而出现电流,时而归零,最终电流消失。电流表短暂归零的原因是

      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电极附近蓝色不再褪去时, 尚未完全氧化

      b. a电极附近短暂出现蓝色,随即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因为I2 还原

      c. 电流消失后,向b电极附近加入过量Na2SO3溶液,重新产生电流,a电极附近蓝色褪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