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1-09-24 浏览次数:1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党的十九大强调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 . 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B . 工业废液排入海洋 C . 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D .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 2. 用化学用语表示 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
    A . 的结构示意图: B .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 C . 氢氧化钠的电离方程式: D . 氧元素的三种同位素:16O217O218O2
  • 3.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Na2FeO4属于(   )
    A . B . C . D . 氧化物
  • 4.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 铜丝 B . 烧碱 C . 苏打 D . 蔗糖
  • 5. 下列日常生活中现象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
    A . 蜡炬成灰 B . 滴水成冰 C . 铁锅生锈 D . 动物呼吸
  • 6. 9世纪初,某科学家提出了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这个科学家是(   )
    A . 道尔顿 B . 汤姆生 C . 卢瑟福 D . 玻尔
  • 7.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1mol•L-1 NaOH溶液: B . 1mol•L-1FeCl2溶液: C . 1mol•L-1 溶液: D . 1mol•L-1 溶液:
  • 8. 表示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用赤铁矿炼铁:Fe2O3+3CO 2Fe+3CO2 B .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Cl=2FeCl3+3H2 C . 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 2NaOH+Cl2 D . 实验室制氧气:H2O2 H2↑+O2
  • 9. 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 B . 用明矾[KAl(SO4)2∙12H2O)]处理污水 C . 用盐酸去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xH2O) D . 用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杀灭细菌
  • 10. 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使用会发生反应NaClO+2HCl=NaCl+Cl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HCl是氧化剂 B . NaCl是还原产物 C . 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 . 每生成1molCl2 , 转移2mol电子
  • 11. 下列有关物质的工业制法正确的是(   )
    A . 制取氯化钠:氯气和金属钠反应 B . 制取氯化氢:氯气和氢气混合爆炸 C . 制取漂白粉: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 D . 制取波尔多液: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混合
  • 12.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 B . C . D .
  • 13. 科学家发现的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直径约6到9nm,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下列有关“碳纳米泡沫”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是一种新型的含碳化合物 B . 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 D . 构成“碳纳米泡沫”的碳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 14. 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实例

    分离方法

    A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

    过滤

    B

    用乙醚提取青蒿中的青蒿素

    萃取

    C

    分离乙酸(沸点为118摄氏)与乙醚(沸点为34摄氏度)

    蒸馏

    D

    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由 组成的混合液中,c( )=0.1 mol/L,c( )=0.2 mol/L,c( )=0.25 mol/L。则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 0.15 mol/L B . 0.20 mol/L C . 0.25 mol/L D . 0.40 mol/L
  • 16. (2020·江苏) 实验室以CaCO3为原料,制备CO2并获得CaCl2﹒6H2O晶体。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制备CO2 B . 收集CO2 C . 滤去CaCO3 D . 制得CaCl2﹒6H2O
  • 17.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结论

    A

    溶液X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X中含 不含

    B

    向固体Y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

    Y一定是碳酸盐

    C

    向固体Z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溶液,有白色沉淀

    Z一定含有

    D

    向固体W中加入浓 溶液,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W一定含有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下列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正确的是(   )
    A . agCl2中有b个氯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 B . 28gCO和22.4LCO2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一定相等 C . 5.6gFe在足量的氯气中燃烧,转移电子是0.2mol D . 现有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O,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
二、多选题
  • 19. 下图是某硫酸试剂瓶的标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 B . 配制100mL2.3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12.5mL C . 取100mL该硫酸与100mL水混合,H2SO4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 D . 取100mL该硫酸与100mL水混合,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 20. 碱式碳酸镁是橡胶制品的填充剂和补强剂,其化学式为xMg(OH)2∙yMgCO3∙zH2O。取4.66g碱式碳酸镁高温煅烧至恒重,得到固体2g和0.0400mol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g固体是Mg(OH)2 B . 4.66g碱式碳酸镁高温煅烧至恒重,生成水0.900g C . 该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Mg(OH)2∙4MgCO3∙4H2O D . 4.66g碱式碳酸镁加盐酸完全溶解,参加反应的HCl为0.0800mol
三、综合题
  • 21. 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且原子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X元素的单质是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Y和Z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均为电子层数的4倍,W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
    1. (1) X元素的一种核素原子核内只有1个中子,写出这种核素的符号
    2. (2) 1mol 所含电子的数目为
    3. (3) 由X、Y、Z三种元素构成的常见化合物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W的一种氧化物为常见空气污染物。写出该氧化物与过量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写出Z和R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22. 实验室配制500mL0.200mol∙L-1的NaCl标准溶液,并用来测定AgNO3溶液的浓度。
    1. (1) 准确称取NaCl固体g
    2. (2) 提供如下实验仪器,本实验不需用到的仪器有(填字母),还缺少的仪器有(填名称)。

      A.电子天平   B.药匙   C.烧杯  D.圆底烧瓶   E.锥形瓶    F.玻璃棒

    3. (3) 若其他操作正确,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填字母)。
      A . 容量瓶洗净未干燥 B .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 . 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液体洒到容量瓶外面 D . 定容摇匀并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4. (4) 准确量取25.00mL该标准溶液,稀释至250.00mL,取出25.00mL,滴加AgNO3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AgNO3溶液20.00mL。则该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3. 纯净干燥的 与熔融金属 反应可制备 与实验装置如下。

    已知:①金属 熔点为231℃,化学活泼性与铁相似,常见化合价有+2、+4② 的熔点为-33℃,沸点为114℃,易与水反应。

    1. (1) 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装置II中的试剂是,装置Ⅲ的作用为
    3. (3) 装置V的作用是
    4. (4) 装置VI应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填字母)。该装置的作用是。其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 亚氯酸钠( )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电解法生产 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 (1) 饱和 溶液由粗盐水精制而成,为除去粗盐水中的 ,需加入的试剂分别为
    2. (2) 写出“无隔膜电解”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在溶液中可生成 等微粒,其中 都具有漂白作用,但 是毒性很大的的气体。25℃时各组分物质的量浓度随pH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 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B . 25℃时,该溶液在pH=4时比pH=11时更适合漂白 C . pH=7时,溶液中含氯微粒浓度大小为:c( )>c( )>e( )>c( )
    4. (4) 可发生反应3 =2 + 而变质。 完全变质,理论上转移电子mol。
    5. (5) 通过下列实验可测定所得 产品的纯度,实验检测原理为:

      ①取1.000g样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后,加入略过量的 溶液;

      ②充分反应后,将反应液定容至200.00mL;

      ③取出20.00mL于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滴加两滴淀粉溶液,用0.2000mol∙L-1的溶液 与之反应,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 溶液22.00mL。

      计算该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