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09-26 浏览次数:10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6高一上·汉中期中) 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在盛放NaOH的包装标签上应选用的标志是(   )

    A . B . C . D .
  • 2. 苦卤(盐卤)的主要成分是MgCl2•6H2O。其主要成分属于( )
    A . B . C . D . 氧化物
  • 3. 下列变化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 B . 氯气溶于水 C . 从海水中获取食盐 D . 用过滤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
  • 4.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 C B .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 . 次氯酸钾的化学式:KClO3 D . Ca(OH)2的电离方程式:Ca(OH)2=Ca2++(OH-)2
  • 5. 可用Na2CO3+CO2+H2O=2NaHCO3的反应除去碳酸氢钠中的杂质碳酸钠,该反应属于( )
    A . 化合反应 B . 氧化还原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 6. 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
    A . 胆矾—CuSO4 B . 小苏打—Na2CO3 C . 熟石灰—Ca(OH)2 D . 纯碱—NaOH
  • 7.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 . 转移溶液 B . 制蒸馏水 C . 收集HCl气体 D . 分离苯与水
  • 8. 在含有大量的Na+、CO 、OH-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 . H+ B . Ca2+ C . SO D . NH
  • 9.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钠的熔点低,可用于制作高压钠灯 B . 溴化银见光易分解,可用作感光材料 C . 氧化镁质量轻,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 . 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可用于杀菌消毒
  • 10.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 Al H2 B . CuO Cu(OH)2 C . Cl2 FeCl2 D . NaCl溶液 单质Na
  • 11. 在如图点滴板上进行四个小实验,其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a反应:2Fe+6H+=2Fe3++3H2 B . b反应:OH-+H+=H2O C . c反应:CH3COOH+OH-=H2O+CH3COO- D . d反应:Na+2H2O=Na++2OH-+H2
  • 12. Na2CO3和NaHCO3是常见的两种盐,它们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3>Na2CO3 B . 分别加热两种样品,没有残留物质的是NaHCO3 C . 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D . 等质量的NaHCO3、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前者产生CO2
二、多选题
  • 13. 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和性质的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的有关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 向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看到其先变红后褪色,推测氯水中含有Cl2分子 B .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推测氯水中含有Cl- C . 向氯水中加入碳酸钠粉末,有气泡产生,推测氯水中含有H+ D . 新制氯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氯气
  • 14. 依据下列操作、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

    B

    某KNO3溶液从80℃冷却到20℃,有固体析出

    80℃时,该KNO3溶液为饱和溶液

    C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 , 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

    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D

    将银白色的金属锰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锰的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活泼性:锰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①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

    ②2NaIO3+5NaHSO3=Na2SO4+3NaHSO4+H2O+I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反应中硫元素均被氧化 B . 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氧化,在反应②中被还原 C . 反应①中H2SO4用作氧化剂 D . 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
三、填空题
  • 16. 现有下列物质:①NaOH、②氨水、③蔗糖、④氯化铁、⑤氯气、⑥SO2、⑦硫酸铜溶液、⑧氢氧化铝胶体。
    1. (1)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2. (2) 区分⑦与⑧的实验方法是(填方法名称)。
    3. (3) 写出氯化铁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4. (4) 写出①的溶液与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 钠及其化合物的生产、应用是化工生产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 下列各项中属于保存金属钠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
      A . 放在棕色瓶中 B . 放在细沙中 C . 放在水中 D . 放在煤油中
    2. (2) 钠是很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Na2O2 , Na2O的制取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在密闭设备中完成:6Na+2NaNO2 4Na2O+N2↑,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不用钠在空气中氧化生成Na2O的原因是

      ②在上述反应中,N2的作用是

      ③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④在上述方程式中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四、综合题
  • 18. 为了将混有CaCl2、MgCl2、Na2SO4和难溶性杂质的粗盐进行提纯,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操作①为
    2. (2) 操作②~④加入的试剂依次是
    3. (3) 写出过滤操作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外,还需要
    4. (4) 简述判断SO 已除尽的方法
    5. (5) 工业上用电解精制的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方程式为,理论上每产生标准状况下5.6LCl2 ,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19. 某种胃药的有效成分为碳酸钙,测定其中碳酸钙含量的操作如下(设该药片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或氢氧化钠反应):

    ①配制0.50mol•L-1稀盐酸和0.50mol•L-1NaOH溶液;

    ②向一粒研碎后的药片(0.50g)中加入20.00mL蒸馏水;

    ③用0.50mol•L-1NaOH溶液中和过量的稀盐酸,记录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

    ④加入25.00mL0.50mol•L-1稀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2. (2) 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该测定实验共进行了4次。4次测定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

      测定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V[NaOH(aq)]/mL

      13.00

      12.98

      13.00

      13.02

      ①按所需用量配制上述NaOH溶液时,需要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选取的容量瓶。(填字母)

      a.50mL b.100mL c.250mL

      ②写出下列操作对所配制的溶液浓度造成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b.未洗涤烧杯及玻璃棒:

    4. (4) 根据这个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这种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20. 某实验小组制取“84消毒液”(主要成分)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①常温下:16HCl(浓)+2KMnO4=2MnCl2+8H2O+2KCl+5Cl2↑;

    ②氯、溴、碘的单质均易溶于有机溶剂。

    1. (1) 制取NaClO的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

      ②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上述装置存在一个缺陷,会导致“84消毒液”的产率降低,改进的方法是

    2. (2) 探究“84消毒液”的性质

      资料卡:主要成分是NaClO,使用时要和消毒的物品浸泡10分钟效果更好。勿与其他化学品混合使用。通过观察“84消毒液”的液体呈浅黄绿色。

      ①为验证84消毒液的某些性质,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试管1中溶液不褪色;试管2中溶液变蓝,短时间内无明显现象;试管3中溶液先变蓝,通入CO2后,快速褪色。

      Ⅰ.试管1的作用是。由试管2、3的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

      Ⅱ.试管3中如将通入的CO2换成盐酸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且速度更快,但有可能产生Cl2而带来不良的实验后果,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Cl2的原因

      ②通过观察“84消毒液”的液体呈浅黄绿色。猜想可能溶有氯气。

      设计实验验证其中溶有氯气。可供选择的实验仪器、药品:试管、苯、酒精、84消毒液,简述实验操作方案:

      (结论)猜想不正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