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1-09-21 浏览次数:1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积累(共40分)
  • 1. 我能将下面这句话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2. 我能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词语。

    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年阅兵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jiǎn yuè受阅部队。广场周围huì jí了无数群众队伍,不时地爆发出pái shān dǎo hǎi般的掌声,各阅兵方阵wēi fēng lǐn lǐn地通过广场,场面宏大,让人jīng tàn

  • 3. 在正确的字或音节下面画横线。

    (diào dào)    瘦(xiāo xuē)    晶(yín yíng)    (甜 恬)

    (wā qí)    古包(měng méng)    莱河(yīn yīng)    风(靡 糜)

  • 4. 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填空
    1.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A.铁    骨    

      B.汹涌    肉跳    自

    2. (2) 读了A组词语,我想到了英勇无畏、的狼牙山五壮士。在狼牙山顶峰,战士们在子弹打完的情况下,带头举起大石头砸向敌人的壮士是(填人名)。
    3. (3) 读了B组词语,我想到了俄国作家的小说《》,想到了故事的主人公
  • 5. 根据课文内容或积累填空。
    1. (1) 祖国万里河山美如画。江南的烟雨楼台给人空檬之美;黄河的波涛滚滚给人雄浑之美。《浪淘沙》一诗中这样描写黄河:
    2. (2)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我知道“五行”指,“五谷”指
    3. (3) 鲁迅原名,是我国伟大的。他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4. (4) 李磊被农庄生活所吸引,临走时,向主人说了一句孟浩然的诗:“。”表示今后还会来。
    5. (5) 《伯牙鼓琴》中,伯牙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如果志在;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二、口语交际
  • 6. 我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节约用水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节约用水的倡议,你认为我们可以努力做到什么?(至少2条)
  • 7. 下图是唐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其书法以书著称,在当时极负盛名,请用几句话写写你对他作品的看法。

三、阅读平台(24分)
  • 8. 课内阅读。

    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 (1) 下面对《月光曲》旋律变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舒缓→悠扬→激越 B . 抑郁→悠扬→激越 C . 舒缓→突变→激越 D . 舒缓→激越→突变
    2. (2) 下列描写中不属于联想的一项是(    )。
      A .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B .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酒满了银光 C . 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3. (3) 皮鞋匠听着月光曲,联想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当参加升旗仪式,听着雄壮的国歌,你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简单写一写。
  • 9. 课外阅读

    选择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一”他刚 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终于又挨到了星期天,他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

    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咦咽,感受如灯的父亲,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寝食难安:

      老泪纵横:

    2. (2) 从全文看,父亲的“选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选择的原因或理由是什么?
    3. (3) 写批注是一种很有意义的读书方法,有利于进行深人思考,品读文章第⑥、⑧段的画波浪线部分,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①“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的,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②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裏围。

    4. (4) 听到父亲打算捐献角膜给自己的话,他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试着写一写。
    5. (5) 生活中,我们总要面对选择,有的选择是快乐的,有的选择是痛苦的,请你把你选择的经历写出来。
四、习作练笔(30分)
  • 10. 时光如白驹过隙。在岁月的流转中,许多记忆也如墙上日益斑驳迷离的图画,在脑海里渐渐模糊。但是,也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如印刻一般,永远烙印在记忆深处。请以“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表达出真情实感,450字以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