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 /第一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2.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历社九上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二目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同步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22 浏览次数:8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1929年,斯大林喊出了一个口号:“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吧!”为此他( )
    A . 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C .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 制定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计划
  • 2. 我国过去以“五年计划”作为经济发展的短期规划是受哪个国家的影响( )
    A . 美国 B . 苏联 C . 德国 D . 英国
  • 3. 丘吉尔曾说:“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
    A .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 实行改革开放 D . 创建斯大林模式
  • 4. 斯大林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由此可以看出,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是( )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 优先发展轻工业 C . 优先发展农业 D . 优先发展商业
  • 5. 下表为1921-1929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增长表。苏俄(联)这一时期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国家

    苏联

    美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日本

    年经增长率

    24.3%

    17%

    9.4%

    7.15

    4.3%

    3%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新经济政策③斯大林体制④农奴制改革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6. 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兑:“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
    A . 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B . 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C . 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 D .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
  • 7. 一位美国记者在1936年来到苏联,他最有可能看到的场景有( )

    ①农民在集体农庄的田间用餐    ②农民在市场里自由贸易

    ③书店里有新出版发行的新宪法    ④苏联正在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8. 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粮食丰收了,他在缴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的规定,这些余粮( )
    A . 全部上缴国家 B . 只能由政府收购 C . 必须限量交易 D . 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 9. (2020九上·浙江月考) 苏联由原来的逐步实现农业集体化,转变为“农业全盘集体化”,这一变化造成了(    )
    A . 城市人口的增长 B . 粮食产量迅猛增加 C . 轻工业的缓慢发展 D . 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 10. (2020九上·杭州月考) 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这说明( )

    ①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②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③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④苏联继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1. 斯大林执政后在1928年提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到100年,如果我们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会失败。”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开始( )
    A . 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B . 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 . 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 D . 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 12. 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农民过于贫困,农业生产力低下 B . 农民强烈要求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 C . 农业不能满足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D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带来广阔的国际市场
二、材料分析题
  •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应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阶层对粮食的需求。所征集的粮食不应移走,而应留在原地。所有其余的粮食应立即无条件地送往粮食征集中。

    ——列宁签署的《关于收割队和征粮队的法令》

    材料二: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用来改善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规定各是什么经济政策?各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二者最主要的不同特征是什么?
    2. (2)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蛮化说明了什么?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应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阶层对粮食的需求。所征集的粮食不应移走,而应留在原地。所有其余的粮食应立即无条件地送往粮食征集中心。

    ——列宁签署的《关于收割队和征粮队的法令》

    材料二: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用来改善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

    ——《前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2.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指的是什么经济政策。并指出该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
    3. (3) 根据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说说它可以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哪些借鉴。
  •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表1

    表1: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

    年份

    项目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注:普特=16.8千克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材料二: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材料三:(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国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空想家的梦想,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21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2. (2) 概括1921—1925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的原因。
    3. (3)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理解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
    4. (4) 概括材料三作者对苏联实施“五年计划”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