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

更新时间:2021-08-23 浏览次数:8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6九上·武义月考) 近代史上我国政府第一次向列强说“不”的历史事件是(   )
    A . 废除“二十一”条 B .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C . 签定了《南京条约》 D . 打到列强,除军阀
  • 2.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巨大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
    A .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 .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3. (2017·嘉兴)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 . 反对儒家学说 B . 主张白话写作 C . 宣传民主科学 D . 提倡平等自由
  • 4. (2020九上·金华月考) 下列历史事件与人物没有直接联系的一项是(  )
    A . 北伐战争—蒋介石 B . 武昌起义──孙中山 C . 黄埔军校──周恩来 D .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陈独秀
  • 5. 某校举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 周年主题活动,设计了“战争转折,改变局势”的板块内容。下列事件可以用于该板块的有(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0·温岭模拟) 毛泽东曾说:“严格来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已经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②五四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③五四运动让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

    ④五四运动促进了革命理论和工人运动相结合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下图是 1927 年到 1937 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图。下列对图中 A,B两时期党员人数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A时期黄埔军校的创办为我党输送了众多优秀的军事人才

    ②B时期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我党带来重大人员伤亡

    ③A时期党员人数激增主要得益于找到了一条特色革命道路

    ④B时期党员人数骤减主要是因“围剿”和长征带来的损耗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中国共产党曾想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在大城市发动起义,建立政权,但接连遭到失败。在攻打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有别于俄国的革命道路。由此我们可以发现(    )

    ①俄国十月革命走城市中心的道路

    ②俄国十月革命后实施新经济政策

    ③当时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④中俄革命道路各具特色,体现了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以下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段解读正确的有(    )

    ①国共第一次合作,打列强除军阀     ②工农武装割据,寻求新的道路

    ③北洋军阀统治,政局动荡不安       ④结束百年屈辱,人民当家作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0. (2019九上·义乌期中) 下列能为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撑的有(    ) 

    ①美苏等国协同作战   ②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③华人华所归国参战   ④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毛泽东:1928年《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二:“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这一个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后……国民党政府开始了它的政策上的变化,将其重点由抗日逐渐转移到反共反人民。”

    ——摘自 1945年4月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推进了自己的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胜利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摘自 1947 年 12 月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 (1) 毛泽东选择将“红旗子”插在井冈山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为保证“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措施?
    2. (2) 请用一个史实说明材料中“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
    3. (3) 拉开这一“历史转折点”序幕的是哪一事件?
    4. (4)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够“走向胜利道路”的原因。
  • 12. 【以尺理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

    【以图说史】

    1. (1) 在字母 A 处填上合适的词,并指出“取得胜利”的标志。
    2. (2) 举一例说明 1943 年反法西斯力量是如何联合的。
    3. (3)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展现了大国应有的担当。请结合上面图片谈谈你的理解。
    4. (4) 基于上述两问的思考,你认为这段历史留给我们最深的启迪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