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09-02 浏览次数:7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鸟巢在水中形成“倒影” B .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 C . 放大镜把字“放大” D . 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 2. 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 B . 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 C . 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D . 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
  • 3. 图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 春天冰雪消融 B . 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 C . 秋天大雾弥漫 D . 夏天树叶上的露水
  • 4. (2021·天津) 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是(  )
    A . B . C . D .
  • 5. 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 B . 将热牛奶倒入杯子里,杯子的温度升高 C .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 D .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 6. 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
    A . 吸气冲程 B . 排气冲程 C . 做功冲程 D . 压缩冲程
  • 7.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A . 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 B . 柳絮漫天飞舞 C . 有阳光照射时,打扫房间看到空中灰尘飞舞 D . 风的形成
  • 8. 如图,分别用F1、F2、F3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身的重力及摩擦,则(   )

    A . F1=F2=F3 B . F1=F2>F3 C . F3> F1= F2 D . F2>F1>F3
  •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的气压增大而升高 B . 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C .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 . 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 10. 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4.2×103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沙石

    0.92×103

    0.39×103

    A .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 . 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 . 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D .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 11. (2020九上·马鞍山期末) 对同一滑轮组,下列各措施中不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 . 增加提升重物的重力 B . 改用质量小的动滑轮 C . 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 D . 在轮轴处加润滑油,减小摩擦
  • 12. 甲、乙两人分别提重为60牛、40牛的货物匀速登楼,他们同时从楼底出发,结果乙 比甲先到达三楼。那么(   )
    A . 甲对货物做功可能快 B . 乙对货物做功一定快 C . 乙对货物做功可能多 D . 甲、乙对货物做功一样多
二、双选题
  •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B . 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它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C .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 14. 如图所示的滚摆实验中,关于滚摆的能量转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滚摆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 滚摆下降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 . 滚摆运动过程中,滚摆的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D . 滚摆运动过程中,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滚摆的机械能
三、多选题
  • 15. 如图所示的四个热现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图乙: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C . 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 图丁:其它条件相同,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能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温度是否有关
四、填空题
  • 16. 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是光的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光组成的。
  • 17. 小王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甲、乙两图装置相同,分别是同一小球先后从A、B两处由静止滚下,钻入并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

    1. (1) 实验中用表示小球的动能大小。
    2. (2) 对比甲乙两图可知,小球的动能与有关。
  • 18. 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一根玻璃管一端敞口,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经过一定的操作后,把敞口端竖直插入液体槽中,在玻璃泡里封闭一定的质量气体,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如图所示。A处是第一天上午8点钟液面的位置,B处为第二天上午8点钟液面的位置。假设大气压不变,两次温度比较,温度计处时温度比较高。(选填“A”或“B”)

  • 19. 小李同学身高170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cm。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 20. 小军在探究海波和蜂蜡的熔化规律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蜂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1. (1)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且温度。(选填 “升高”、“不变”或“降低”)
    2. (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蜂蜡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21. 小刚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 22. 请阅读《塔式光热发电》。

    塔式光热发电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指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的工艺,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按太阳能采集方式不同,主要分为塔式、槽式、碟式、线性菲涅尔式四种。其中,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以其在规模化、光电转化效率以及投资成本等多方面具有槽式、蝶式以及线性菲涅耳式等难以媲美的综合优势,而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各国都越来越关注塔式光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塔式光热发电系统由聚光子系统,集热子系统,发电子系统,蓄热子系统,辅助能源子系统五个子系统组成。其中,聚光子系统与集热子系统为其组成核心技术。太阳能接收器是塔式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光热转换的关键部分。与另外三种光热发电方式相比,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可通过熔盐储热,且具有聚光比和工作温度高、热传递路程短、热损耗少、系统综合效率高等特点,可实现高精度、大容量、连续发电,是最为理想的发电方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已成为近年来新能源领域开发应用的热点。我国是继美国、西班牙、以色列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中科院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于2012年建成,如图,是我国、也是亚洲首个兆瓦级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站。实验电站包括一个高119米的集热塔,100面共1万平方米的定日镜。100面巨伞般的定日镜追着太阳转,把阳光反射到119米高的集热塔上,安装在塔顶的集热器吸收太阳能,再用这些热能加热水,通过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整个发电过程不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没有污染,绿色可持续。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在未来的研发和应用,将朝着“高参数、大容量、连续发电”这三个技术方面发展。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可以采用熔岩储热,可以实现随时取用的功能,并且随着电站规模的扩大,成本能够进一步降低,是大型太阳能发电中前景最好的发电形式。总的来说,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将会向着低成本、大规模的塔式光热发电方向快速发展,将在人类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四种太阳能光热发电方式中,最理想的发电方式是发电。
    2. (2)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定日镜采集太阳能利用了光的原理。
    3. (3) 太阳能热电站可把太阳能转化为能存储起来,实现随时取用。
    4. (4) 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列举出太阳能的一项应用
五、作图题
  • 23. 如图所示,弹簧秤的示数为2牛,在杠杆上的适当位置挂一个重为1牛的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用示意图画出所挂钩码的位置。(已知杠杆的刻度均匀,钩码可用“  ”表示)

六、综合题
  • 24.       

    1. (1)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2. (2) 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 (3) 根据如图所示光的传播路径,在方框中画出对应的透镜类型。
七、实验题
  • 25.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平行光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 (1) 由于凸透镜的焦距未知,于是他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再在光具座的左端0刻度处安装上平行光源,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照射凸透镜,移动光屏,当光屏移动到光具座60cm刻度线处时,看到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 (2) 取下平行光源,换上蜡烛,将蜡烛移到光具座图示的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 26. 小红设计了一个“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其部分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实验器材都相同。

    1. (1) 要完成该实验还需要补充实验器材有秒表和
    2. (2) 实验过程中,通过保证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大致相同。
  • 27.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桌上备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为平面镜),还有相同大小的红色和绿色中国象棋棋子若干个;直角三角板、刻度尺各一把。

    1. (1) 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
    2. (2) 所用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测量
    3. (3) 实验时小华进行下列操作:

      ①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A放在玻璃板前面的白纸上,在玻璃板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A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

      ②将三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B放在玻璃板前面的白纸上,保持物体B到玻璃板的距离与A到玻璃板的距离相同,在玻璃板后面改变三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三个绿棋子与物体B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

      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可知,小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的关系。

    4. (4) 在(3)中,若小华移去玻璃板后面的三个绿棋子,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物体B的像(填“能”或“不能”)。
  • 28. 探究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绕绳方式有关。小宇在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忽然想到:同一个滑轮组有两种不同的绕绳方式,不同的方式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不会不同呢?他做了初步的设想,同一个滑轮组,使用不同的绕绳方式,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测量机械效率。他已经将滑轮组绕好绳子,如图所示,实验室提供了刻度尺和已经调零的弹簧测力计。

    1. (1) 小宇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
    2. (2) 写出机械效率的测量方法;
    3. (3) 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八、简答题
  • 29. (2017·顺义模拟) 闷热的夏天,小明将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中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过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小明认为这是瓶内的水往外渗出后,附着在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
九、计算题
  • 30. 搬运砖头的独轮车,推车时人手在A点对独轮车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300N。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车轮的轴O是支点。

    1. (1) 在图中画出车箱和砖头所受重力G的力臂L;
    2. (2) 求出车箱和砖头所受重力G大小。
  • 31. 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平台上用滑轮组提升物体A。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下的拉力F为400N,物体A在10s内上升的高度h为1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为80%。求:

    1. (1) 拉力F做功的功率P;
    2. (2) 物体A所受的重力GA
    3. (3) 滑轮组提升物体A所做的额外功W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