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11 浏览次数:15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图片是了解历史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下列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到的历史是(   )

    来耜    猪纹陶钵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A . 人类的起源 B . 原始农业兴起 C . 华夏族形成 D . 早期国家产生
  • 2. 如下图,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

    A . 分设三省 B . 削弱相权 C . 设置通判 D . 组建禁军
  • 3. 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平津战役”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 电影《平津战役》 B . 参加平津战役老兵写的回忆录 C . 历史论著中对平津战役的描述 D . 平津战役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
  • 4. 一年一度的“两会”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制定和颁布了(   )
    A . 一国两制、1954年宪法 B . 《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 C . 《共同纲领》、1982年宪法 D . 一国两制、1982年宪法
  • 5.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习近平总书记这首词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 . 雷锋 B . 焦裕禄 C . 王进喜 D . 邱少云
  • 6. (2020·深圳)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需要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产生、丰富发展起来的理论是(    )
    A . 马克思主义 B . 毛泽东思想 C . 邓小平理论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7. 到2021年,香港回归祖国已经24周年了,这是香港繁荣稳定的24年。香港回归祖国(   )
    A . 标志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B . 海峡两岸关系彻底改善 C . 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D . 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 8.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动力。“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指(   )
    A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 .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 9. “昔有指南之针,今有北斗导航”。2020年7月31日,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50年前,宇宙中第一次出现中国制造的“星星”,它是(   )
    A . “东方红一号” B . “神舟五号” C . “嫦娥一号” D . “北斗一号”
  • 10. “在征服过程中,他建立了一系列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式城市……它们的建立,将希腊文化带到了从叙利亚直到中亚的广大地区。”材料中的“他”是(   )
    A . 亚历山大 B . 伯里克利 C . 汉谟拉比 D . 穆罕默德
  • 11. (2018·乐山) 下列宗教中,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
    A . 佛教 B . 基督教 C . 伊斯兰教 D . 道教
  • 12. (2020·淮安)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   )
    A . 庄园经济和现代工厂制的形成 B .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 C . 种植园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扩展 D .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 13. (2020·荆门)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19世纪初期颁布的一部民法被很多国家当做参照蓝本,这部法律文献的名称是(    )
    A .  《人权宣言》 B . 《权利法案》 C . 《独立宣言》 D . 《拿破仑法典》
  • 14. “这本书是向资本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弹,在理论方面给资产阶级一个使它永远翻不了身的打击……对于工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材料中“这本书”是指(   )
    A . 《宅地法》 B . 《共产党宣言》 C . 《九国公约》 D . 《和平法令》
  • 15.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罗斯福“新政”与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   )

    A . 都是为了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 B . 都有利于本国经济恢复和发展 C . 都巩固了本国资本主义制度 D . 都巩固了工农联盟的国家政权
  • 16.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
    A . 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 .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D . 1945年,日本投降
  • 17. 下图是某同学学完一节课后制作的思维导图。图中“?”处应是(   )

    A .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B .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C .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 .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 18. 2020年5月以来,非洲多国陆续在联合国等多个国际场合发声,力挺中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体现了中非的深厚友谊。这种友谊开始于(   )
    A . 《开罗宣言》发表 B . 雅尔塔会议召开 C . 万隆会议召开 D . 《波茨坦公告》发表
  • 19. (2020·随县) 全球经济演变的本质就是科技突破带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 .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C . 计算机网络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 D . 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相结合。
  • 20. 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约25亿;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2011年,世界人口达到70亿,世界人口过快增长(   )

    ①使犯罪率明显上升        ②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③使世界粮食问题凸显    ④给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随带来新的挑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1. (2019·扬州) “扬州”这一称呼最早记录在下列哪一部典籍中?(   )
    A . 《论语》 B . 《尚书》 C . 《诗经 D . 《史记》
  • 22. (2017·扬州) 扬州是一座古今文化交相辉应的城市。下列属于古代历史文化遗存的是(  )

    A . 扬州火车站 B . 润扬大桥 C . 瘦西湖 D . 扬州泰州机场
  • 23. (2019·扬州) 1948年6月,他对夫人说:“有件事要记住……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毛泽东后来说:“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里所说的“他”是(   )
    A . 朱自清 B . 江上青 C . 汪曾祺 D . 吴征镒
  • 24. “马可·波罗花世界”乐园坐落于名城扬州,以马可·波罗的传奇旅程为灵感,以“花卉+文化”为主题,再现盛世扬州“十里栽花当种田”的盛景,构建梦幻般的花之国度。马可·波罗停驻扬州发生于我国的(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元朝 D . 明朝
  • 25. 扬州素来是风物繁华之城,人文荟萃之地。下面属于近现代扬州历史名人的是(   )

    ①汪曾祺      ②崔致远       ③江上青      ④吴征镒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③ D . ③④
二、综合题
  • 26.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摘自部编七上历史教材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朝文学家皮日休

    材料三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载舟,水者覆舟。

    ──荀况《荀子·王制》

    材料四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最后完成。

    ——摘自部编七下历史教材

    1. (1)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改革”指什么?此改革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措施是什么?
    2. (2) 材料二所述与哪一工程有关?据材料分析这一工程的作用。
    3. (3) 在材料三的这种治国理念指导下,唐朝迎来的第一个盛世被称作什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上,材料三给你的最大启迪是什么?
    4. (4) 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 ”应填什么?
    5. (5)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2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常州大成纺织染公司创始人刘国钧先生生平摘要

    时间

    年龄

    生平

    1898年

    12岁

    贩卖酒酿、瓜果,代杂货店制纸锭,以补家用。

    1911年

    25岁

    奔牛镇上同业因惧兵灾,相继关闭逃逸,先生独自营业,获利丰厚。

    1919年

    33岁

    好友蒋盘发招股集资62万元,筹办大纶纱厂。

    1921年

    35岁

    大纶纱厂8月竣工,11月出纱。

    1931年

    45岁

    11月,在《武进商报》发表《土纱救国计划书》,向政府作抗战条陈。

    1953年

    67岁

    在全国工商联会员代表大会上发言,表示大成公司要积极争取公私合营。

    1978年

    92岁

    时卧病榻,心怀祖国,叮嘱亲人:要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3月8日谢世。

    1. (1)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刘国钧先生15岁时,清政府签订了一个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该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意图的内容是什么?
    2. (2) 刘国钧先生25岁、33岁、35岁时,我国发生的体现民主革命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 (3) 刘国钧先生45岁时,哪一事件成为中国抗战的起点?中国共产党为了“抗战”促成建立的“民族阵线”名称叫什么?
    4. (4) 刘国钧先生67岁时所作的发言与当时我国正在进行的哪一社会变革有关?92岁那年中国出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它以什么为标志?
  • 28. 学习历史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归纳整理法、简化记忆法、史料实证法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梳理归纳)

    材料一 某同学为复习“步入近代”专题,制作了如下思维导图。

    材料二   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摘自部编九下历史教材

    (识图明史)

    材料三 见下图

    图1 签署《凡尔赛条约》   华盛顿会议

    图2

    图3

    (关注热点)

    材料四 2021年5月14日,全球化智库(CCG)举办了以“世贸组织的改革前景与中国角色”为主题的研讨会,与会嘉宾围绕主题回顾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20年,探讨了WTO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未来及中国在其中发挥的角色。

    ——《央视网》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该同学完善思维导图中的内容: ①;②;③
    2. (2) (史料实证)

      材料二中两个事件有何共同的影响?

    3. (3) 观察材料三中的图片,图1反映的两次会议使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形成了什么体系?图2、图3分别反映了怎样的世界局势?
    4. (4) 材料四中“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5. (5) 综合上述问题的探索,你认为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哪些?(举出一例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