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次月考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02 浏览次数:19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gù)       (sǒnɡ)恿      迷(máng) B . (huì)    (níng)视       羽(hé) C . (kuì)    屋(jí)            (shū)地 D . (zhù)立      (chēn)怪      干(biē)
  •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麻木不仁    拈轻怕重    见异思迁    漠不关心 B . 精益求精    不毛之地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C . 气喘吁吁    烘堂大笑    参差不齐    惊慌失挫 D .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郑振铎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 B . 梁实秋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C . 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等。 D . 蒲松龄是清朝著名的小说家,著有《聊斋志异》。鲁迅对他的评价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4. 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 .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 .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 . 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 5.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中描绘的景色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诗人虚构的? B . 石子入浅水,水花四溅,虚张声势;石子入深潭,悄无声息,不动声色。 C .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的身边需要有三,两个知心好友。 D . “你先坐下,”她说:“我们好好谈谈。”
  • 6.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②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

    ③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④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⑤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

    A . ①⑤③②④ B . ⑤④③①② C . ④①②⑤③               D . ①④③②⑤
  • 7. (2020七上·双清期末) 古诗文默写
    1. (1) 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2. (2) ,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3. (3) 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4)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5. (5) 东临碣石,。(曹操《观沧海》)
    6. (6)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 (7)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十二章)
    8. (8) 《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 8. 续写句子。要求:与前面句子的修辞、句式相同,并与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 9. 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茂密的树林凝结了8位老人无数的血汗

    材料二:有这样8位老人,他们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喀斯特山区,植树护林30余年,建成7400亩林场,累计承包荒山植树造林13.6万亩;又用20年时间守护着这片繁茂的森林。他们种下的13.6万亩树林已全部无偿捐献给当地政府。

        他们就是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8位年逾古稀的老者,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他们“陆良八老”。在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的“渣子山”“石头山”上,“八老”坚持了30余年。如今,当年的壮汉已全部白发苍苍。

    材料三:曲靖市委、市政府决定奖励“陆良八老”每人6万元,并决定授予“八老”带头人王小苗“当代愚公”荣誉称号。

        云南时任省委书记秦光荣专程看望慰问并重奖8位坚持造林护林30余年的老人,秦光荣代表云南省委向“陆良八老”每人颁发8万元现金奖励,并盛赞:陆良八老,当代愚公,高原情怀,大山品质。

    1. (1) 请从上面的图文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2. (2) 根据材料及上联,补全下联。

      上联:陆良八老,当代愚公,三十余载矢志坚守

      下联:高原情怀,大山品质,

    3. (3) 记者将去采访“陆良八老”,请你为记者设计一个采访问题。
二、诗歌鉴赏
  • 10.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习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 . 《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 . 两首诗歌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 . 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2. (2) 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三、阅读题
  • 11. (2017七上·鄞州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诫外甥书》)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非淡无以明志

      ②不免于下流

    2. (2) 翻译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

    3. (3) 谈谈你从(甲)(乙)两文中得到的启示。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藏起来的右手

    祝师基

        站在城北边的山上,不仅能感受满山苍翠,还能鸟瞰全城,这里自然成了摄影发烧友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好几次,我在这里练习摄影的时候,都发现一个姓杨的老头特别显眼:他不仅摄影时只用左手,干其他事时也是只用左手,右手老是揣在衣服口袋里。我有点纳闷,就好奇地问他:“摄影是个技术活,你为何只用左手?”

        对我的好奇,老杨只是笑笑。后来,问的人多了,他才回答说:“我要试着用一只手来生活。”我越发感到纳闷:两只手好好的,干吗只用一只手?

        时间久了,我知道了更多关于老杨的事。他原在一家公司工作,有一天,他突然只用一只手工作,用左手吃饭,用左手扫地,用左手写字……大家为此都很惊奇,领导说这样会影响工作,一气之下便解雇了他。

        后来,老杨开了一家杂货店,他仍然用一只手搬货、盘货,用一只手给顾客递货,甚至在家也用一只手做饭、洗衣服。时间久了,大家都以为他是残疾人。

        在打听到老杨的杂货店的位置后,我悄悄过去看了他。果然,他都是用一只手做所有的事,而且做得利落极了,丝毫看不出任何的不方便。望着老杨那用一只手挥洒自如忙碌的身影,我更加纳闷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只用一只手?

        日子像水一样慢慢流淌。我和老杨依旧经常见面,也越来越熟。一天,我们在山上拍照。结束之际,我提议:“找个地方去喝几杯,如何?”老杨一听,笑着说:“那还不如去我家,我那老婆子的厨艺不是我吹,绝对让你的大饱口福。”

        当我们来到老杨家时,一桌丰盛的酒菜已摆了上来。果然,色香味俱佳。不过,很快我就发现了异样情况:老杨儿子的右臂竟是空的!

        几杯酒下肚后,老杨给我讲了真相:两年前,儿子因一场事故意外致残,失去了右手。那时,儿子痛苦得要自杀,老杨每次抱着儿子都泪如泉涌。后来,为了唤起儿子生活的勇气,老杨决定与儿子一样,从此开始了藏起右手,只用左手生活的日子。

        说话间,只见老杨的儿子用左手端上来一道菜,放在桌子上,对老杨说:“爸,这是我今天学炒的菜,你尝尝。”望着儿子炒的菜,老杨显出很吃惊的样子,渐渐地眼里蓄满了泪水。尽管菜切得有些粗糙,可老杨拿起筷子毫不犹豫地大口大口吃起来,仿佛那是天底下最美味的佳肴。

        这时,儿子用左手又给父亲倒了一杯酒,并拭去父亲眼角的泪水,说:“爸,我能用一只手生活了。你能,我也能。”老杨再也忍不住了,他缓缓伸出藏了两年多的右手,与儿子紧紧相拥,哽咽着说:“孩子,一只手也能好好生活。”

        望着紧紧抱在一起的父子俩,我的眼窝子也湿润了。原来,老杨藏起右手,是为了给儿子活下去的希望啊!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 (1) “我”是文章中的线索人物,请抓住“我”的情感变化,仿照示例,在横线处依次填写相应的内容。

      纳闷好奇————更加纳闷——大吃一惊——

    2. (2) 从记叙顺序来看,第四,五段属于,作用是
    3. (3) 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4. (4) 文中的老杨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相关事例作答。
    5. (5)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藏起来的右手”的理解。
四、名著导读
  • 13. 《朝花夕拾》是鲁迅韵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其中有些作品记录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在这些作品中,鲁迅描写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从百革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又如《》中的
五、写作题
  • 14. (2021·北京)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袁隆平以及他的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将“做一粒                         的种子”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