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09-11 浏览次数:9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的各类杠杆中,使用时是费力杠杆的是(  )
    A . 钢丝钳 B . 筷子 C . 树枝剪 D . 开瓶器
  • 2. 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行驶的汽车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B . 乘车时乘客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乘客的惯性 C .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 D . 汽车紧急制车时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 3. 如图所示,用弹簧把物体A悬挂在天花板上,当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 物体A所受的重力和弹簧对物体A的拉力 B . 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物体A的拉力 C . 物体A所受的重力和物体A对弹簧的拉力 D . 弹簧对物体A的拉力和物体A对弹簧的拉力
  • 4. 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图甲所示托里拆利实验中,将竖直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B . 图乙所示排水管U形“反水弯”是一个连通器 C . 图丙所示在 B管吹气,A管中水而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 . 图丁所示把这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上升
  • 5. 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的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 , 做功功率P1 , 在BC段重力做功W2 , 做功功率P2 ,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W1<W2 , P1<P2 B . W1=W2 , P1<P2 C . W1=W2 , P1=P2 D . W1>W2 , P1>P2
  • 6. 利用四个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同样的时间把质量相等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相等 B . 甲、乙两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相等 C . 使用甲滑轮组做的有用功多 D . 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
  • 7. 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都装有水的相同容器,现把两个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实心小球分别缓慢放入两容器中,两小球静止时水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这时(  )

    A . 两小球排开水的质量相等 B . 放入乙容器中的小球密度较大 C . 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等 D . 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二、填空题
  • 8. 2021年4月29日搭载着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火箭点火后向下喷射燃气获得推力加速升空,说明力的作用是的,此过程中火箭受到(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力作用,搭载的天和核心舱在加速升空过程中的机械能(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9. 家里的豆浆机底部有几个小吸盘,其目的是利用使豆浆机在餐桌上不易移动;矿泉水瓶盖的侧表面刻有密集的条纹,其目的是为了;如图所示塑料袋套上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使用这种小提手袋的作用是为了(填写相关的物理知识)。

  • 10. 如图所示刻度均匀杠杆AC,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杠杆自身重力忽略不计.在B点挂一个重为6N的物体,为了用最小的力能使杠杆平衡,应在杠杆点施加一个方向的作用力,这个最小作用力的大小应为N。

  • 11. (2019·泸州) 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有三个小实验:甲为敞口烧瓶内装有保持95℃的热水来探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乙为用装满水的杯子和盖着的薄塑料片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丙是充有一定量空气的气球。当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请你推测:甲实验中的热水会;乙实验中薄塑料片会;丙实验中气球的体积会

  • 12. 某航母满载时排水量是67000t,吃水深度(海面到船底的距离)为10m,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 , 该航母在海上满载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N,此时航母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为Pa;如果航母上部分飞机起飞离开航母,航母受到的浮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

  • 13.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滑轮组,使重为 180N 的物体匀速直线运动了 2m,所用的拉力 F=40N,物体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 60N.则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了m、有用功是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14. 水平面上的一物块受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的速度与时间t的关系如丙所示,则在第6s时物块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N;0~4s推力F所做的功为J,功率为W。

三、作图题
  • 15.       
    1. (1) 如图所示,用手指顶住汤匙,使汤匙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此时汤匙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

    2. (2) 如图所示.一个乒乓球从A点上浮到C点后保持静止,请画出乒乓球在B点时受到的力(不计液体对球的阻力);

    3. (3) 如图所示是一根杠杆,O为支点,F1为动力,L2为阻力臂,诸根据所学知识画出:①F1的力臂L1;②L2对应的阻力F2

四、实验题
  • 16. 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甲、乙、丙所示:

    1. (1) 图甲、乙、丙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我们(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 (2) 通过比较图和图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3) 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p′;(填“>”“<”或“=”)。
    4. (4) 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为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17. 如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钢球 A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B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向右运动直至停止。

    1. (1) 小钢球在斜面滚下的过程中,它的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来反映的;
    2. (2) 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目的是探究钢球的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3. (3) 换用质量不同的小钢球,使它们从斜面的(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推动木块做功,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的关系;
    4. (4) 被撞的木块B 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木块B 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力的作用;
    5. (5) 本实验装置的水平面如果绝对光滑,还能得出这实验结论吗? 为什么?
  • 18. 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小强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得前3组数据,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测得第4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动滑轮G/N

    钩码上升高度h/m

    动力F/N

    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m

    滑轮组机械效率

    1

    1

    0.5

    0.1

    0.7

    0.3

    47.6

    2

    2

    0.5

    0.1

    1.1

    0.3

    60.6

    3

    4

    0.5

    0.1

    2

    0.3

    4

    4

    1

    0.1

    /

    0.5

    50.0

    1. (1) 根据表中前3次实验数据,画出甲图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 (2) 在实验中,测量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 (3) 由表中第组(次)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
    4. (4) 由表中第3、4组(次)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有关,请计算出第3组(次)实验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J。
  • 19.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的四个步骤

    甲:测出实心金属块所受的重力

    乙:把金属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出金属块所受的浮力,并用小桶收集金属块排开的水

    丙:测出小桶和排出的水的总重力

    丁∶测出空小桶的重力

    1. (1) 实验的过程中步骤合理的顺序应该是
    2. (2) 图乙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N,金属块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可由两个步骤测出;
    3. (3) 通过实验可初步得到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
    4. (4) 以下情况会影响实验结论的是______;
      A . 图甲:金属块在浸入在水中前,溢水杯内未盛满水 B . 图乙:金属块没有全部浸没在水中 C . 图丁:小桶内有少量水
    5. (5) 利用图中的测量数据,可测出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g取10N/kg;ρ=1.0×103kg/m3
    6. (6) 利用图中实验的器材,以及用密度小于水的蜡块代替金属块,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选填“甲”、“乙”、“丙”、“丁”)步骤不需要弹簧测力计。
  • 20. 如图是某型号马桶的水箱进水控制装置的示意图,浮子是有上底无下底的圆柱形容器,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浮子与细杆AB相连,杆的B端与细杆BC相连,C端装有塞子,BC可绕O点旋转,BO∶CO=5∶4,当水箱的进水孔进水时,水面接触到浮子下端后,浮子内的空气开始被封闭压缩,浮子通过AB带动BC旋转到水平位置,当水位继续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塞子压住进水孔,停止进水,不计浮子、细杆的质量和摩擦。

    1. (1) 若把作用在C端的力作为动力,则杠杆BOC为(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 (2) 当水面接触到浮子下端,水位继续上升时,浮子内封闭的空气的体积,压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停止进水时,若C端的塞子受到进水管内水的压力为10N,则浮子对BC杆的拉力为N;
    4. (4) 当进水管内的水压变小时,冲水后重新进水,最终浮子所受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5) 当进水管内的水压稍大时,水会从水箱溢出,从装置的结构方面优化。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可以是(只填一种)。
五、计算题
  • 21.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中央放着一个重为20N的平底鱼缸,其容积为6×103m3 , 底面积为250cm2 , 鱼缸内装有0.2m深的水,水的质量为5.5kg。已知水的密度ρ=1×103kg/m3 , g取10N/kg,求:

    1. (1) 鱼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是多少?
    2. (2) 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和压强是多少?
  • 22. 在拓展课上,小泉同学模拟某建筑工地上拉动工件的情景,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他用该滑轮组在4秒内将一个重为100牛的物体,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2米。人的拉力为18牛,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倍,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求:

    1. (1) 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2. (2) 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3. (3) 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六、综合题
  • 2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过山车

    当你在游乐场乘过山车奔驰之际,你是否会想到:过山车为什么不需要引擎来推动就能“翻山越岭”呢?

    过山车在开始旅行时,是靠一个机械装置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起,就再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从这时起,带动它沿轨道行驶的唯一“发动机”就是重力势能,过山车的重力势能在处于最高点时达到最大值,当它开始下行时,它的重力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大,由于摩擦,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所以随后的“小山丘”设计的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如图所示),像所有列车一样,过山车也安装了机械制动装置,使它在结束行程或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准确地停下来。

    1. (1) 过山车要通过A点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后面的“小山丘”设计的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是由于过山车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在过山车旅行的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准确地停下来,是由于
    4. (4) 过山车第一次下行后,是利用能作为“发动机”的动力;
    5. (5) 小明坐在高速运行的过山车上,感到“天旋地转”,这时他是选择作为参照物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