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

更新时间:2022-04-25 浏览次数:96 类型:期末考试
一、<strong>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strong>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掇(cuān)    晕(xuán)      急(tuān)    怒不可(è) B . (sǎnɡ)    雾(ǎi)        目(dǔ)      级而上(shí) C . 宿(xiù)     驰(chěnɡ)     脑(pàn)     纷至来(tà) D . (jìn)     卧(quán)      俯(kàn)     接而至(zhǒnɡ)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吟咏     缭绕       穹顶         目眩神迷 B . 旷野      喧哗       熏陶         风云变幻 C . 横溢      踊跃       苍劲         名付其实 D . 浮躁     磅礴       阑珊         震耳欲聋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表面装好人,背后说人坏话,挑拨离间 , 没人理他。 B . 快考试了,他还是若无其事的样子,父母真为他担忧。 C . 上课的铃声刚一响,同学们就络绎不绝地奔进了教室。 D . 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各种各样的汽车川流不息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观看世界女排联赛中国女排战胜了意大利女排这场比赛,使我受到很大鼓舞。 B . 2020年清明节,为避免人群不聚集,各社区、单位、学校纷纷自发开展多种形式的“文

    明祭扫”,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与对英烈的哀思。

    C . 习近平访俄时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这不仅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的时代潮流。 D . 在线学习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关键取决于学生的自律。
  • 5.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

    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B . “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严”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堂”

    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家母”是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C . 五月初五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 D . 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依次对应的节气为:立秋、

    处暑、寒露、秋分、大寒、霜降。

二、<strong>现代文阅读(Ⅰ)。</strong>
  • 6. 阅读下列文本,完成问题。

    材料一 “红色经典”是产生于二十世纪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以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为核心,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进程。“红色经典”肩负着历史叙述、时代精神建构和民族精神塑造的重任,在推动革命历史经典化、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整合民众思想、统一社会价值取向、塑造新生共和国威信、完善当前道德想象和建构当代人的历史认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红色经典”的复杂文化内涵和巨大影响力使其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语境中不断被解读和改编。

    (摘编自段蕴恒《浅论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与重塑》)

    材料二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90.8%的青少年学生认为自己对“红色经典”书籍有所了解,27. 3%的学生认为自己非常了解“红色经典”。

    青少年对“红色经典”书籍认同度及认知来源情况

    认同度

    能够激励自我克服困难

    83.3%

    有助于树立三观,确立理想

    73.9%

    能够忆苦思甜,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52.8%

    能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学习优良品质

    17.3%

    对自己毫无意义

    3.2%

    认知

    来源

    影视剧

    81.8%

    教科书

    72.4%

    学校活动

    58.3%

    网络媒体

    45.6%

    父母、老师、同学的推荐

    25.2%

    (摘编自《青少年“红色经典”书籍阅读调查及出版建议》)

    材料三  红色经典,通常以“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为代表,实际上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涌现出的一大批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土地革命等时代巨变的文学作品。这批红色经典最初走向海外,外文出版社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在全世界最大的读者网站Goodreads上,今天仍然能够看到世界各地的读者对于这批红色经典的评论。一位37岁的美国女图书管理员认为《林海雪原》内容有趣、十分吸引人,并为书中的人物精神所感动,该书让美国读者对故事发生的中国时代背景有了一定的理解。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罗福林教授今天仍然向该校研究生、本科生们推荐《林海雪原》一书,他认为《林海雪原》等红色经典是中国文学的代表,通俗易懂。来自美国、加拿大和印度等国的130位读者对《青春之歌》给予了高度评价,有位印度的读者在留言中表达了感激之情:“《青春之歌》这本书让我进入了共产主义文学的世界,它将我带入文学的大门,因此在我心中有特殊的地位。这本书我至少读了5遍,我之所以阅读中国文学,都是因为受它的影响。”

    (摘编自何明星《红色经典在世界的传播》,2017年11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 (1) 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 . 大多数青少年学生认为对红色经典书籍有所了解,52.8%的受访者认为“能够忆苦思甜、

      更珍惜现在生活”。

      B . 青少年学生普遍认同红色经典书籍的教育价值,认为阅读红色经典书籍“对自己毫无意

      义”的只是极少数人。

      C . 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红色经典”的认识和了解来自观看影视剧和读教科书。 D . 调查数据显示:三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父母、老师、同学的推荐”是自己认知红色

      经典书籍的来源。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色经典”是产生于二十世纪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它具有复杂文化内涵和巨大影响力,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 B . 外文出版社推动了红色经典走向海外,在全世界最大的读者网站Goodreads上,现在仍然能够看到世界各地读者的相关评论。 C . 从Goodreads上可知,红色经典传播到海外,也感动了美国读者,能够让美国读者充分理解中国当时的背景和现在的生活。 D . 至少读了5遍《青春之歌》的印度读者表达了感激之情:它让我进入了共产主义文学的世界,将我带入文学的大门。
    3. (3) 下列关于“红色经典”表述与材料一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红色经典”肩负着历史叙述、时代精神建构和民族精神塑造的重任。 B . “红色经典”有着巨大影响力。 C . “红色经典”以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为核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进程。 D . “红色经典”具有复杂的文化内涵,所以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改编和演绎。
    4. (4) 根据材料内容和自身认知,判断下列影视作品中不属于“红色经典”的一项是(  )
      A . 《地道战》 B . 《建国大业》 C . 《我和我的家乡》 D . 《智取威虎山》
    5. (5) 如果班上一同学要参加桂林市举行的2021年“红色文化润我心”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为建党100周年献礼,你不建议他选择的朗诵篇目是(   )
      A . 汪国真《热爱生命》 B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C . 艾青《我爱这土地》 D .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三、<strong>古诗文阅读(共15分)</strong><strong></strong>
  • 7. 文言文阅读。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 , 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学记》

    (乙)

    君子曰:学不可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 ,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释】:①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②跪:蟹脚。③螯:蟹钳。

    1. (1) 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弗食,不知其也。(主旨) B . 然后能自也。(反思) C . 学不可以。(停止) D . 冰,水之。 (凝结)
    2. (2) 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而寒水                        骈死槽枥之间(《马说》) B . 有嘉肴                        乘奔御风(《三峡》) C . 蚓无爪牙利                 择其善者而从(《论语》) D . 蟹六跪二螯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爱莲说》)
    3. (3) 选出画波浪线句子停顿恰当的一项(     )
      A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B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 (5) 甲乙两篇文章都是有关“学习”的论述,甲文侧重“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乙文侧重学习的意义及学习应持的态度。试找出甲乙两文的中心论点。
  • 8. 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 (1) 请从炼字角度赏析句中加点的字。

      “八月秋高风号,我屋上三重茅”

    2. (2) 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四、<strong>诗文默写。(8分)</strong><strong></strong>
  • 9. 默写
    1. (1) 蒹葭萋萋,。(《诗经·蒹葭》)
    2. (2)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3. (3) 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
    4. (4) 坐观垂钓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 (5)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6. (6) 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
    7. (7)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 (8) 树梢树枝树根根,。(贺敬之《回延安》)
五、名著及课外阅读(10分)<strong></strong>
  • 10. 名著阅读
    1. (1) 你现在手头没有散文的书(指古文),《      》大可一读。日本人几百年来都把它当做枕中秘宝。我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

      我个人认为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一个人没有性灵,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选自《傅雷家书》)

      ①傅雷向儿子推荐的第一本书是《》。

      ②作者推荐这两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2. (2)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下面的阅读笔记。

      主题:苦难人生

      作家

      作品

      人物

      遭遇

      选择

      路遥

      《平凡的世界》

      因救人受伤、毁容。

      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执意回到煤矿。

      奥斯特洛夫

      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因中枢神经受损,双腿瘫痪, 双目失

      手术之后,决定通过文学创作重新参加战斗,写下了②

      (作品名)。

  • 11. 课外阅读。
    1. (1) 秦越人,即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与、张仲景、李时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医。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扁鹊见蔡桓公》,此文讲述了蔡桓公

      (填一成语),最后病入骨髓、体痛致死的故事。这个成语原指隐瞒病情,害怕就医。现也比喻掩饰缺点、错误,怕听批评意见。

    2. (2) 庄子笔下的“鹏”的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请你写出两个带“鹏”字的成语:
    3. (3) 桂林王城东门的城楼上有一块碑匾,上书“三元及第”四个大字。这位连中解元、会元、状元的人物便是
六、<strong>请用正楷字书写下列文字(5分)</strong><strong></strong>
  • 12. 现代文阅读(II)阅读课外选文,完成问题。

    老师,我出彩了吗

    潘银璋

    ①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束手无策。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要多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别班孩子的琅琅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脆、灵动;再看看我们班,沉闷,没有生气。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老师的散文诗集《心灵散章》。”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态度马上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散章》也在班级里处处唱响。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作业老是不认真,唯一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⑥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我正要找你,你却自己送上门来。”我正准备批评他。“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他的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什么东西?”我皱起眉头。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是这个,老师。”我一看,泡泡糖。我正准备告诉他,我不吃糖,他已经轻轻把糖纸撕开,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每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我听了很感动,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⑦我放下手中的红笔,拉起他的手。“孩子,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您不是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读分享吗?我是在书上看到的。”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为李东调皮、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⑧傍晚,我在环湖散步,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离破碎。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着……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六月,骄阳似火。教室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背地上课,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不耐烦地说。

    ⑩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全班同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⑪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九十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缭绕,慢慢向上,向上。水汽氤氲,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着李东的目光也不觉有了改变。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⑫一直看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容,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

    ⑬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散章》:“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 (1) 阅读全文后,请在表格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故事情节

      “我”的心理感受

      忧心

      李东给我送糖

          

      “我”从没让李东上台分享

           

      李东给“我”端来一杯热水

      赞赏

    2. (2) 请结合语境,赏析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

      六月,骄阳似火。教室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

    3. (3) 请结合相关情节,对李东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4. (4) 文章的标题能否改为“一片独特的叶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七、作文(50分)<strong></strong>
  • 13. 请以“我的     ▲      体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记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内容充实,感情真挚;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