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1-07-30 浏览次数:15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八下·武邑月考)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B . 两个力大小相同,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C .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D . 一个物体不能同时与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 2. 摩擦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 . 刹车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 B . 车把转动时转轴受到的摩擦 C . 脚踏板与鞋子间的摩擦 D . 刹车皮与钢圈之间的摩擦
  • 3. (2019·绥化) 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 滑雪板面积较大 B . 骆驼宽大的脚掌 C . 铁轨下铺设枕木 D . 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状
  • 4. 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 . 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B . 密度计 C . 马德堡半球实验 D . 用吸管吸饮料
  • 5. 关于惯性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受到惯性的作用 B . 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这是利用被子的惯性 C . 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 . 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说明箭有惯性
  • 6. (2020·河南) 在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瓶盖起子 B . 食品夹 C . 起钉锤 D . 核桃夹
  • 7. 将同一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放置在水中,如图所示,物块悬浮在水中,它所受到的(  )

    A . 向上、向下压强差不等,向上、向下压力差相等 B . 向上、向下压强差不等,向上、向下压力差不等 C . 向上、向下压强差相等,向上、向下压力差不等 D . 向上、向下压强差相等,向上、向下压力差相等
  • 8. (2016八下·东湖期末) 如图所示,用细线系住一个物体,手持细线另一端在空中转动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物体在空中匀速转动,则物体不受重力 B . 若物体在空中匀速转动,则物体一定受非平衡力作用 C . 物体对细线的拉力和手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若物体匀速转动过程中细线突然断裂,则物体将一直匀速运动下去
  • 9. (2019·连云港) 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 F1;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 P1、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F1=F2     P1>P2 B . F1=F2 P1<P2 C . F1> F2 P1>P2 D . F1<F2 P1>P2
二、多选题
  • 10. 如图所示,一木块从斜面上匀速滑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木块只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 . 下滑过程中,木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 下滑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减小 D . 下滑过程中,木块的动能不变
  • 11. 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放入容器中,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B . 甲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乙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C . 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 D .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 12. 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木块没有受到小车对它的摩擦力 B . 小车运动速度越大,其动能也越大 C . 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当小车受到阻力而停下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粗糙,木块将向左倾倒
三、填空题
  • 13. 如图所示,跳高运动员对撑杆施力的同时,撑杆也对运动员施了力,这说明物体间,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使撑杆发生了;后者改变了运动员的

  • 14. 仿照实例,请将运用的主要物理知识填写在右侧的横线上:

    例:铅锤线的应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 (1) 三峡大坝船闸的使用——
    2. (2) 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
    3. (3) 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 15. 如图所示,有两个实心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面上,两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甲乙的密度关系为 ρρ;甲乙的重力关系为GG(均选填“<”“或“>”)。

  • 16. 如图所示,在斜面上将一个重600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400N,拉动的距离s=4.5m,提升高度h=1.8m,则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

  • 17. 同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向海里时(ρ海水),船受到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身会(选填“上浮”“下沉”)一些。此轮船在靠岸装载货物的过程中,所受的浮力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8. 在火神山建设工地上,一推土机推着一块石头移动,如图甲所示,推力F方向不变,其F-t和v-t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0~3s内,推力对物体做功J; 9~12s 内,推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W。

四、综合题
  • 19. 如图所示,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天问一号的降落过程历时约9分钟,从2万千米时速降为0,大致分为气动减速段、降落伞减速段和动力减速段,在距离火星表面100米时,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避障和缓速下降后,抵达火星表面。

    1. (1)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在减速下落过程中动能,机械能。(均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2. (2)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在“悬停阶段”处于(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 20. 如图所示,一轻杆AB悬于O点,其左端挂一重物,右端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F,此时轻杆水平平衡。

    1. (1) 若重物质量m=3kg,BO=3AO,g取10N/kg。则力F的大小为N;
    2. (2) 在图中画出F的力臂L1
五、实验题
  • 21.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1. (1) 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这是利用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中能转化为动能来实现的;
    2. (2) 实验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通过改变体现的;
    3. (3)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改变得越(选填“快”或“慢”);
    4. (4) 推理: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运动。可见,力是的原因。
  • 22. (2020八下·古冶期末)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1) 小明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若杠杆左端下沉,可调节左端的平衡螺母向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 (2) 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右侧B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侧A处挂个相同的钩码。
    3. (3) 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
    4. (4) 探究过程中,如图丙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 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多次测量的F、L数据,画出F和 的图线如图丁,由图丁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与L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重力G的力臂是m。
  • 23.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合金块、烧杯和水进行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g取10N/kg)

    1. (1) 根据乙、丙、丁可得出的结论
    2. (2) 合金块的重力是,合金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合金块的密度是
    3. (3) 实验时应先测物体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浮力,改变操作先后顺序会使浮力的测量结果偏(选填“大”或“小”);
    4. (4)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是

六、计算题
  • 24. 汽车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将物体从10 m深的井底匀速拉至井口用了40 s。已知物重为2.8×103 N,其底面积为400cm2 , 汽车重2×104 N,若绳重以及绳和滑轮间的摩擦不计,汽车与地面间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且不变,匀速提升物体时汽车对绳子的拉力为1.6×103 N。求:

    1. (1) 提升物体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2) 提升物体过程中汽车的牵引力。
    3. (3) 当汽车对绳子的拉力为800N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