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昌吉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1-08-17 浏览次数:7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地冬季漫长 B . 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 . 丙地降水集中在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 . 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2. (2) 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 . 丁地发展乳畜业、蔬菜种植业 C . 乙地大面积开发宜农荒地 D . 丙地开辟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 2.     野外活动经常会遇到河流阻断去路,涉水过河是野外徒步穿越的基本技能。掌握好基本技巧有助于安全迅速地通过河道,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下图为“某山间小溪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经验的户外运动者最有可能选择的安全涉水路线是(   )
      A . B . C . D .
    2. (2) 有经验的户外运动者在涉水之前往往会用登山杖插入水中判断是否适合涉水。以下情况最适合安全涉水的是(   )
      A . 登山杖伸入河中试探,难以握住登山杖 B . 登山杖伸入水底,可以轻松插入松软的河床 C . 登山杖几乎全部没入水中仍无法探到河底 D . 登山杖约1/3没入水中且感知到坚硬的河床
  • 3.     菲氏叶猴是植食性动物,周身毛色较黑,在我国仅生活在云南境内怒江以西海拔500-1000米的险峻山地。云南芒市轩岗乡生活着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种群最大的菲氏叶猴群体,人们监测发现,当地的菲氏叶猴群在冬、夏季有垂直迁移现象。野生菲氏叶猴的研究和拍摄都很少,经观察发现,菲氏叶猴群远不如其他类猴群内部争斗多,整体相处较为和睦。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针对野生菲氏叶猴的拍摄记录少的原因(   )

      ①菲氏叶猴毛色便于隐藏    ②菲氏叶猴分布地单一

      ③栖息地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④人们关注野生动物的意识不强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2. (2) 野生菲氏叶猴冬季垂直迁移的原因(   )
      A . 冬季原栖息地山腰食物充足 B . 水源充足,热量丰富 C . 地形平坦,利于迁徙 D . 冬季河谷气温较高
    3. (3) 菲氏叶猴不同群体内部之间可以和睦相处的原因(   )
      A . 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生长茂盛 B . 山地垂直落差小,食物来源稳定 C . 领域意识不强,内部领地竞争少 D . 菲氏叶猴生性温和、不好斗
  • 4.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2020年2月11日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
    1. (1) 目前所知,我国新型冠状病毒可能首现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周边,然后疫情快速在湖北省乃至全国传播,原因可能有(   )

      ①海鲜市场人员密集,人流量大,与多个交通站点相连

      ②武汉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便利,人员流动大

      ③恰逢春节,人口流动特别频繁

      ④对病毒的了解不深,危险性估计不足,没有及时出台相关对策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④
    2. (2) 疫情之初我国多地一度出现"一罩难求"的现象,出现短期"口罩荒"的原因有(   )

      ①前期储备不足②疫情发生时正值春节期间,工厂停工,工人不足

      ③物流运力不足④原材料短缺,工厂生产能力低

      ⑤部分商家屯积,想借疫情抬价出售,大赚一笔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3. (3) 疫情之下西藏成为"一方净土”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 远离湖北主疫区,且有山脉阻隔,交通不便,铁路、公路、空运运力有限 B . 当地人外出务工较少,春节前返程人数不多——藏历新年比春节晚接近一个月,减少了返回西藏的藏民人数 C . 冬季为旅游淡季,出行西藏的外地游客较少 D . 西藏地势高,气温低不利于病毒传播扩散
  • 5.     下图是某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分别是(   )
      A . 甘肃、四川、黑龙江、河北 B . 四川、河北、黑龙江、甘肃 C . 四川、黑龙江、甘肃、河北 D . 甘肃、河北、黑龙江、四川
    2. (2) 对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 . 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 . 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 . 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3. (3) 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A . 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 . 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 . 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 . 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 6. 读我国锋面雨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根据雨带推移的规律,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Ⅰ的时间大致是(   )
      A . 4~5月 B . 6~7月 C . 6~8月 D . 7~8月
    2. (2) Ⅰ、Ⅱ、Ⅲ表示雨带推移的多年平均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雨带位于Ⅲ位置时,该地沙尘暴严重 B . 当雨带位于Ⅱ位置时,长江中下游等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C . 当雨带位于Ⅲ位置时,东北平原地区出现春旱现象 D . 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多属台风雨
    3. (3) 如果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东北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灾害状况是(   )
      A . 南涝北旱 B . 南北皆旱 C . 南北皆涝 D . 南旱北涝
  • 7.     古代军事建筑:阿拉沟烽燧,位于托克逊县以西67公里的阿拉沟东口,烽燧呈方形,周长约130米,墙基厚3米,高6米。东西开门,门宽约2米,门外有宽约200平方米的空间,往前即为河谷峭壁。烽燧西北角为一高达15米的石垒,内有房屋五六间,断垣清晰,建筑方法是砾石加河浆,插木棍以加固,经历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蚀,烽燧还基本完好……1962年7月11日,古堡被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阿拉沟烽燧在古代军事中最主要的功能是(   )
      A . 哨卡 B . 屯兵 C . 示警 D . 阻敌
    2. (2) 经历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蚀,烽燧还基本完好的一个特殊原因是(   )
      A . 人烟稀少,空气干燥 B . 建筑所用石块坚硬 C . 墙体厚实 D . 使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
    3. (3) 阿拉沟烽燧不同于一般烽燧,它选址最可能在以下什么地方(   )
      A . 河谷 B . 山脊 C . 平地 D . 鞍部
  • 8.     读沿108°E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为江南丘陵 B . ②为四川盆地 C . ③为渭河平原 D . ④为汉江谷地
    2. (2) 符合⑤地地形特征的是(   )
      A . 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B . 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C . 海拔较高,世界屋脊 D .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 (3) 下列关于④地地形区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 . 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 . 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 . 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 9.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戒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下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在图示区域中,以下四地中种植柑橘减产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
      A . E B . F C . G D . H
    2. (2) 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建的因素主要是(   )
      A . 大气环流、地形 B .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 . 纬度位置、地形 D . 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 10.    网上流行的一张帖子这样写道:北京人说他风沙多,甲地人就笑了;甲地人说他面积大,乙地人就笑了;乙地人说他民族多,丙省人就笑了;丙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帖子中丙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资源贫乏,经济发达 B . 河流补给以高山冰川融水为主 C . 旅游资源丰富 D . 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2. (2) 关于帖子中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地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B . 乙地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 C . 丙省的交通条件好,外向型经济突出 D . 西藏海拔高,太阳能丰富,城市大多分布在地势高的高原面上
  • 11. (2021高二下·大庆期中) 赛里木湖被称作“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艾比湖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湖泊补给系数是湖泊流域面积与湖水面积之比,赛里木湖和艾比湖的补给系数分别为3.1和97.0。下图为天山山脉部分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由图可知(   )
      A . 赛里木湖位于山间盆地中 B . 高峻山地有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 C . 艾比湖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较低处 D . 赛里木湖和艾比湖均为外流湖
    2. (2) 相比艾比湖,赛里木湖盐度较低的原因是(   )

      ①降水较少 ②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③补给系数低,水源补给区面积大

      ④河流注入较少,周边汇入的可溶性盐类物质少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2.     读图a和图b,完成下列小题。

    1. (1) 关于甲乙两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岛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 . 乙岛南北跨度大约55千米 C . 乙岛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D . 甲岛河流呈向心状水系
    2. (2) 图示信息表明(   )
      A . 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南方向 B . 图a的比例尺比图b小 C . 城市均分布在河口三角洲 D . 公路走向多受河流影响
二、综合题
  • 13. 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填写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①
    2. (2) 若③④两地图上距离为5.5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米。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用数字表示)。
    3. (3) 图中⑥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米,陡崖崖顶高度范围为米。
    4. (4) 在小河旁有A、B两个取水口(AC和BC两条线)把水引到C处,应选择的方案是线,理由是
    5. (5) 若在甲、丙二处中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处最好。原因是
    6. (6) 若要在图中修建水库,最合适的选址为处,理由是
  • 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苹果是喜低温干燥的温带水果。苹果喜光,对降水要求不高(年降水量450毫米即可),要求土层较厚、通气性好、排水良好。

    材料二新疆阿克苏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如图所示),盆地边缘至较高海拔地区均适合苹果种植。我国华北等地的苹果,常常在近采摘期(9月份)因温度过高而引发采前落果,而阿克苏苹果的采摘期则大约从10月中旬一直延续到11月15日前后,在保证产量的同时也保证了苹果的品质。

    材料三2014年开始,阿克苏人依靠发达的交通和物流系统,将大批礼盒包装的阿克苏苹果运到了4000公里之外的浙江,于春节前后获得了巨大的销售市场。然而,这并未给阿克苏人带来相应的利润,这一问题值得思考。

    1. (1) 与我国华北等地相比,说明阿克苏苹果品质优良的气候条件。
    2. (2) 阿克苏苹果主要种植在盆地边缘较高海拔地区,试解释其原因。
    3. (3) 简述阿克苏苹果采摘时间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之后的主要原因。
    4. (4) 指出2014年阿克苏苹果热销浙江,但利润并不高的原因。
    5. (5) 请为阿克苏地区的苹果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易地搬迁扶贫剧《山海情》火了,何为“山海情”?“山”是宁夏永宁的闽宁镇,“海”为沿海的福建,“情”是相距2000多公里对口帮扶情。

    《山海情》中讲述的移民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宁夏西海固吊庄移民是宁夏经过多年实践的一种生态移民模式,将居住在“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西吉、海原、固原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地区的贫困人口成批地搬迁到黄河灌区(闽宁镇),重建新家园,实现脱贫致富。从大山走向平川,西海固的移民们,在政府的带领下,在福建专家的帮助下,从无到有地建设着他们的新家园,最终走向富裕摘掉贫穷的帽子。下图为宁夏自治区简图。

    1. (1) 西海固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向北部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包括六盘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分析西海固地区“苦瘠甲天下”的原因。
    2. (2) 分析闽宁镇作为“生态移民”的迁入地的原因。
    3. (3)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哪里?“吊庄移民”对原西海固地区的有利影响。
    4. (4) 从产业结构角度,说明宁夏、福建在合作中如何实现“双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