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1-07-28 浏览次数:20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字词书写
  •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她奔腾不息,古如斯。她坚rèn如钢铁,筑起保卫中原大地的屏zhàng;她威严如刀戟,憎一切敢于觊觎中华大好河山的贼寇。

二、句子默写
  • 2. 古诗文默写,并补全作者。
    1. (1)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 (2) 独坐幽篁里,。(《竹里馆》)
    3. (3)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 (4) 故园东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
    5. (5) 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
    6. (6) 《木兰诗》中有两句诗包含一个成语,这一成语现在一般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这两句诗是:
三、选择题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出于保密的需要,邓稼先这个名字在很长时期里鲜为人知 B . 李白一生豪迈洒脱,气冲斗牛 , 却在晚年落个“寂寞身后事”的悲凉处境。 C . 小李沉迷于游戏,老师多次规劝,小李知道自己行为有过,但他不以为然 D . 这人说话喜欢拐弯抹角,听话的人需要认真揣摩他的言外之意
  • 4. 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反映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人民的关注与同情。 B . 《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是土混混出生的车厂老板,极端自私自利。 C . 《红岩》中,甫志高化名新闻记者高邦晋,潜入牢房,刺探地下党的机密。 D . 《创业史》中,农民梁三做了“一辈子生活的奴隶”,他的儿子梁生宝却取得成功。
四、基础知识综合
  • 5.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习题。

    ①韩山镇将依靠韩山独特优势,做强旅游休闲文章。②一是(A.恢复  B.复兴)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韩山古貌;③二是(A.采掘  B.挖掘)韩山的历史典故,修复望海楼、楚王庙、神仙洞等历史遗址;④三是以山为中心,建设、规划度假村等,以满足游客观光休闲度假需求;⑤四是以韩信文化为基础、国家级生态乡镇为依托,加快第三产业,努力把韩山打造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城市。

    1. (1)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第②句:

      第③句:

    2. (2) 这一段话中第④、⑤两句有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第④句,修改意见:

      第⑤句,修改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 6. 时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某校七(1)班拟开展主题为“天下国家”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一起来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句宣传标语。
    2. (2) 班级已拟定的活动项目有:讲百年英雄故事、唱红色革命歌曲等,请你再为活动增加两个项目。

      项目一:.....................................

      项目二:.....................................

    3. (3) 小林同学认为七年级学生年龄尚小,应以学业为重,不想参加,请你劝说他积极参与活动。
六、诗歌鉴赏
  • 7.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 , 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①[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1. (1) 从诗意来看,诗人是因什么而愁?
    2. (2) 诗人用什么方法来排解愁苦的?
七、对比阅读
  • 8.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司马光《孙权劝学》)

    (乙)

    怀素疏放,不拘细行,万缘皆缪,心自得之,于是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贫无纸可书尝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洒。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陆羽《僧怀素传》)

    1. (1)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贫无纸可书尝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洒。

    2. (2)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

      ①但当涉猎

      ②及鲁肃寻阳

      若孤

      于故里

    3. (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 (4) 某班学习了《孙权劝学》后,学生在班级学习交流群里留言,谈自己的感悟,摘录如下。请你也仿照示例,写一下你阅读这两篇短文的感悟。(分别写一条即可)

      带笑的海棠:吕蒙虽忙却学有所成,可见我们不能为没有时间学习找借口,只要努力,就有收获。

      柳如清风:鲁肃去拜见吕蒙的母亲,说明要尊重朋友的家人。

      《孙权劝学》:

      《僧怀素传》:

八、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红红的春联,红红的日子

    张朝林

    ①红红的春联,在腊月的风里哗啦啦飘动,映红了即将来临的年。

    ②过去,每到春节,乡亲们再省也会买几张红纸,写上一副红红的春联,然后贴在大门上,期盼着来年的日子红火起来。父亲那时候是民办教师,放了寒假,就开始为乡亲们义写春联。那时候全村最穷的要数顺子爷家。然而,顺子爷性格开朗,再苦的日子也是有说有笑。他识字不多,却爱说顺口溜,而且押韵,常常惹得大伙捧腹大笑。他家的春联都是他自己编的。

    ③一年春节,我家围在桌前吃团年饭的时候,顺子爷才把一张皱皱巴巴的红纸拿来。他说,等到卖红纸的剩下最后一张“下脚料”,他才拿红薯给换来的,有个红春联,年就红了。父亲放下碗筷,急忙给他裁纸、写春联。待字干了,顺子爷拿起春联,给父亲、母亲道了谢,匆匆地走了。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全村喜获大丰收,乡亲们乐坏了。又到春节,家家户户买了很多红纸,能贴春联的地方都贴上了春联,大门、小门、窗户,牛圈、猪圈、鸡圈,就连牛角、羊角也缠上红红的春联。顺子爷家的粮食收得最多,坛坛罐罐都装满了,喜得他逢人就说:“联产承包就是好,懒汉变得勤劳了。汗水洒进责任田,丰收粮食吃不完。”他买了十张红纸,早早来到我家,请父亲帮忙写春联。春联的内容是他自己拟好的。大门的春联是“党的政策就是好,责任田里揽金了”。父亲说,意思很好,但这不是对联。顺子爷说,就按这个写。父亲拗不过他,照他的意思给写了。顺子爷拿起写好的春联看着,脸上乐开了花儿。

    ⑤一晃,如今顺子爷已经八十多岁了。身子硬朗的他走到哪儿,歌颂新民风的话就说到哪儿。只是我父亲去世后,他家的春联变成了找当地义写春联的书法家写。

    ⑥一天,广场上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求写春联的乡亲们。卖大红灯笼的也来赶热闹,红彤彤的大灯笼挂满广场,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摇出春的风姿。空中的红灯笼、地上的红春联,到处都是红红的一片,乍一看,好像人群在红云里穿梭。

    ⑦顺子爷好不容易挤进桌前,他拿出备好的笔墨和裁好的纸,铺在桌上。然后笑嘻嘻地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对子。顺子爷指着这一句说,这是一楼大门的,又指着那一句说,这是二楼大门的。他接着解释道:“咱识字不多,都是照自己的心声编的,请您照着纸上的写。”书法家点了点头,蘸饱金粉水写就:“河水清清绕村流,背依绿山白云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准扶贫富裕千家万户。”

    ⑧放眼望去,到处是红红的春联、红红的灯笼,它们映照着红红的日子,红红的年。

    (选自2021年02月0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文章③④两段都写了顺子爷爷拿的红纸,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2. (2) 顺子爷爷自编的对子,并不是对联,“我”父亲和书法家为什么还是照写了?
    3. (3)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顺子爷爷的形象。
  • 10.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迎春花开

    陈爱民

    ①立春一过,春天就像一面已擂响的大鼓,鼓声一阵急,一阵缓。沉寂已久的天地,顿时欢腾起来,热闹起来。在这样的季节里,万事万物包括心灵在内,无不感动和激奋着。

    ②惊蛰一来,春雷阵阵,草木纷纷萌动。其实,雨水节气刚落地,柳树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绽出了新芽。开始是小米粒模样,然后握成小小拳头,再接着舒展为一瓣瓣嫩黄,一个个村舍就笼着青青的烟雾了。小草呢,“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昨日的印象,今天再去瞧瞧,已经是“浅草才能没马蹄”了。远山在冬天时是苍翠的,有些深沉,春天来到后不久,就是满眼的葱茏了。如果阳光再眷顾一段时间,那将变成满山的斑斓,叫人好生向往。

    ③没有百花的深情款款,春天肯定是不能叫做春天的。所有的花儿仿佛攒足了劲,互不相让,争先吐艳,一步步提升着春天的颜值。迎春花从严寒中而来,有骨气,又使巧力,早早把一片金黄“哗”的一下呈现在人们眼前。桃花的登场也不晚,一树一树地连成片,即使路边只有一两棵桃树开着花儿,也能晃亮人们的眼睛。梨花开得相对安静一些,那素色的白尤其雅致。映山红是最烂漫的,它们齐心协力,把整座山染成了一片红色。

    ④鸟儿们早早地忙活起来了。八哥长得虽不灵秀,一副黑黑的外表,却什么地方都去串一串门,很是打眼。灰喜鹊和花喜鹊们,从清早到傍晚一直叽叽喳喳。麻雀们叫声细亮,一群群地飞起、落下,像一阵阵掠过的风。黄莺婉转地歌唱着,在枝头上兀自闪亮。当然,在篱笆和柴草丛中,还有无数的鸟儿在穿梭,它们轻巧敏捷,连打闹的声音也是圆润的。燕子刚一回来,就喜滋滋地四处造访起来,它们轻盈地飞翔着,成为一道迷人的景致。

    ⑤“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行春风,难得秋雨”“人勤春早,一早百早”,这些谚语,人们说得很朴实,也很直接。四季伊始,全年是个啥光景,春天给定下基调。春天忙得越热乎,秋天就会收获得越欢实。确实,这个季节,在乡下,人们除了闹元宵、祭祖、婚丧大事外,其他的活动就全是农事了。

    ⑥“作田不让时,船家不让风。”田里的工夫更是要抢的。下雨了,家家户户就赶快给田蓄水,让水把田土泡发,这样,犁田就犁得深一些,田泥巴就容易碎一些。“犁得深,耙得烂,一碗泥巴一碗饭”,作田的经验就是这样简单明了。水蓄好了,阳光不受遮拦倾泻到田里,从山顶上望去,那么多田,一丘丘摇晃着晶莹的亮光,又层层叠叠拾级而上,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接着就是犁田。田野里到处是吆喝牛的声音;水鸭子不停地把嘴伸进水里找螺蛳;杜鹃鸟叫唤着“布谷布谷”不歇气;小河哼着小调朝下游跑远;一只白鹤降落,梳着羽毛,款款走动……这一切,构成了生机勃勃的“春耕图”。再接着,就是插田了。要不了几天,水田就涂上了嫩嫩的绿,清新喜人。插田时要唱歌,赛着唱,这边起,那边接,有独唱,也有合唱。歌声在山谷间荡来荡去,回声不断。歌词内容丰富,比如“日头渐渐向西边,插了一田赶二田。十指插得天边绿,双肩挑来丰收年”,充满快乐和自豪。

    (选自2021年03月2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文章写了春天哪些景象?请简要概括。
    2. (2) 按照括号中的要求品析语言。

      ①迎春花从严寒中而来,有骨气,又使巧力,早早把一片金黄“”的一下呈现在人们眼前。(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哗”字)

      ②映山红是最烂漫的,它们齐心协力,把整座山染成了一片红色。(从修辞角度赏析)

    3. (3) 文章第②段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4. (4) 谚语说“人勤春早,一早百早”,农事如此,学习亦如此。请你从学习的角度谈谈你的感悟。
九、名著阅读
  • 11. 阅读语段,完成习题。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踩着脚喊。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蹬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

    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1. (1) 样子这时拉的是他买的第辆车,这是从(填人名)手中买来的。
    2. (2) 从刻画人物角度来看,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 (3) 从选文看,给祥子带来痛苦生活的有哪两个方面的原因?
十、作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