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

更新时间:2021-07-11 浏览次数:17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 历史上曾有人这样评价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尤以‘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为最。”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
    A . 589年 B . 605年 C . 618年 D . 627年
  • 2. 歌手河图在《不见长安》中唱道:“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下列属于曾经发生在长安城的“悲”的是( )
    A . 隋末农民起义 B . 安史之乱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 3. 北宋取代后周的重要事件是( )
    A . 陈桥兵变 B . 黄巢起义 C . 官渡之战 D . 黄巾起义
  • 4. 南宋时期,外国商人运送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后应该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 . 都护府 B . 市舶司 C . 宣政院 D . 枢密院
  • 5. 史书中记载12世纪的蒙古草原:“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    )
    A . 铁木真 B . 忽必烈, C . 朱元璋 D . 阿保机
  • 6.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 . B . 西夏 C . D . 元朝
  • 7. 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
    A . B . 瓦子 C . 勾栏 D .
  • 8. 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是在( )
    A . 唐朝 B . 北宋末年 C . 南宋 D . 元朝
  • 9. “自桊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 )
    A . 实施推恩令 B . 设立三省大郎 C . 设置通判 D . 废除丞相
  • 10. “(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他们对‘四书’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叨朝( )
    A . 设立宣政院 B . 采用八股取士 C . 废陈丞相制度 D . 设立厂卫机构
二、归纳列举题(共20分)
  • 11.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著作名称。
    1. (1) 记录玄奘游历的著作,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 (2) 徐光启编写的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3. (3) 吴承恩的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4. (4) 汤显祖的代表作——
  • 12.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 (1) 发明转轮排字法——
    2. (2) 明朝的建立者——
    3. (3) 明朝的抗倭英雄一位——
  • 13.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 (1) 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 (2) 明成祖设立的特务机构——
    3. (3) 明长城东起——
三、材料分析题(共36分}
  •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唐朝高僧受日本僧人邀请东渡,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前后用了12年,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材料二:汉朝开辟了多条海上航行,最重要的一条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丰乌南端和锡兰的这一海上通道。到元朝时,这-海上交通要道进入鼎盛时期。

    材料三:1405年6月,他首次奉命出使西洋。他率领一支有62艘船的舰队,载有将士,27000余人和大量金、帛、货物。他和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1) 材料一中的“一位唐朝高僧"指的是谁?
    2. (2) 材料二中的“这一海上交通要道'指的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他首次出使西洋时在位的皇帝是谁?他的远航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4. (4)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对于当今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
  • 15. 国家政策的制定关系一个国家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时外交往比较活跃.与日本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长安等城市,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材料二: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_____________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三: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地统治,西蔽等边陆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1. (1) 材料一中与日本的往来中,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被称为什么?
    2. (2) 材料二中“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是因为实行了哪一政策?依据材料指出,宋代中央政府管理体系有什么弊端?
    3. (3)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在地方实行的是什么制度?元朝在西藏设置哪一机构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4. (4) 你认为统治者制定国家政策要注意哪些问题?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派遣大相噶尔东赞为请婚使者,赴长安请婚。唐太宗将远支宗女封为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赞普,并诏令礼部尚书为主婚使,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入蕃。

    材料二:大宋皇帝(宋真宗)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材料上:元朝时。蒙古族人主中原。更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民族融合的新高潮。进人中原地区的契丹人、女真人被汉族同化: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长期同汉、蒙、畏兀儿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

    1. (1) 材料一中的“吐蕃赞普”指的是谁?唐蕃和亲有何影响?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的“新的民族”指的是什么?
    4. (4)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在当今社会应如何处理好民族关系?
四、综合探究题(共24分)
  • 17. 提高综合国力,发展科学技术是时代的主旋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北宋匠人是谁?
    2. (2) 李时珍编写的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是什么?
    3. (3)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什么?作者是谁?
    4. (4) 以上人物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当代中学生学习?
  • 18.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这二人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字,一个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一个方折峻丽,笔力劲健。被称为“颜筋柳骨”。

    材料:这部著作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1. (1) 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有“诗史”之称的唐朝诗人是谁?
    2. (2)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请再写出一位与他词风相同的南宋词人。
    3. (3)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的代表作是什么?
    4. (4) 材料中的“颜筋柳骨"指的是哪两位书法家?
    5. (5) 材料中提到的著作名称是什么?
    6. (6) 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