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29 浏览次数:10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糖基化是在酶的控制下,蛋白质或脂质附加上糖类的过程。研究表明,蛋白质的糖基化起始于内质网,完成于高尔基体。在内质网中形成的糖蛋白具有相似的糖链,进入高尔基体后,在多种糖基转移酶的作用下,结合上不同类型的糖分子,形成了结构各异的糖蛋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每一种糖蛋白的形成都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有关 B . 蛋白质的糖基化及成熟糖蛋白的分泌过程,存在囊泡的运输、膜成分的更新 C . 高尔基体功能障碍,可能会影响到细胞膜的识别作用 D . 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糖蛋白的结构出现差异,但功能却相同
  • 2. 从实验结果的性质进行分类,实验可分为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定性实验是判断研究对象具有哪些性质,并判断某种物质的成分、结构或鉴别某种影响因素是否存在以及某些因素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一种实验方法;定量实验是研究对象的性质、组成和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探究蔗糖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得到了下表所示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温度/℃

    0

    25

    35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葡萄糖含量/(mg/dL)

    250

    350

    500

    700

    800

    10000

    900

    600

    200

    50

    0

    A . 蔗糖酶的量为该实验的自变量,葡萄糖含量为因变量 B . 蔗糖和蔗糖酶应放在相应的温度条件下分别保温 C . 该实验为定性实验,从结果可以推测最适温度在50~60℃范围内 D . 温度为0℃和80℃时,酶均不具有活性,但原因不同
  • 3. 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受精卵为未分化的细胞,其发育为个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B . 雌蜂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为雄蜂,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C . 胚胎干细胞可分裂、分化形成各种细胞,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D . 伞藻的核移植实验只能体现细胞核的全能性,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 4. 2021年4月,美国哈佛医学院研究团队通过重建一名63岁和一名34岁罕见血液癌症(MPN)患者的癌细胞谱系史,计算出癌变基因首次出现的时间分别为19岁和9岁左右。骨髓增殖性肿瘤是由JAK2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罕见类型的慢性血液癌症。分析显示,这种突变会导致骨髓干细胞过度活化JAK2(一种酶),从而促使干细胞优先产生某些类型的血细胞,并使成熟血细胞增加过量,最终导致骨髓增殖性肿瘤。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MPN患者的癌细胞中最可能发生了JAK2等多个基因的突变 B . JAK2基因突变的时间越早,癌症发病的时间也越早 C . 临床上可通过检测JAK2的含量及血细胞的种类进行癌症的筛查 D . JAK2抑制剂可能对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有一定的疗效
  • 5. 农业生产中,农民可通过采取一些农事操作达到增产的目的,例如合理疏苗(将多余的苗拔除)、施肥、浇水、中耕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疏苗可降低不同种生物之间对养分和阳光的争夺 B . 施肥一般施用的是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对植物的影响很小 C . 施肥的同时通常浇水,便于矿质元素随水进入植物体内 D . 中耕可疏松土壤,利于根系和微生物的有氧呼吸
  • 6. 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基因大约有2.6万个。其中编码蛋白质的碱基序列占碱基总数的比例不超过2%,98%的为非编码序列。研究发现,基因与基因之间的间隔区序列能转录出tRNA、rRNA(构成核糖体的RNA)等,科学家将这样的非编码序列称为"RNA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每条染色体上均有多个基因,每个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不变 B . 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 . 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与"RNA基因"的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 D . 编码蛋白质的基因、"RNA基因"不都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 7. 孟德尔通过研究豌豆杂交实验得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关于其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及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 . 母本进行去雄处理,父本不做去雌处理 B . 亲本植株上的种子分开收获,F1只种植母本植株上收获的种子 C . 将F2中的豌豆雌雄株分开进行性状统计 D . 需将测交结果与演绎推理的结果进行比较,证明假说是否正确
  • 8. 蚧壳虫是一种广泛危害水果、花卉、甚至树木的昆虫,其繁殖能力惊人,环境条件适宜时,每次可产1500~2000粒卵,卵的成活率可高达90%左右;每年可发生1~4代,以每年2代来计算,1只蚧壳虫每年可繁殖后代9万只。对来自中国台湾的凤梨进行检测时发现了内地也存在的太平洋臀纹粉蚧壳虫,但也查出了内地没有的灰粉蚧壳虫和黑圆盾蚧壳虫两种类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若两种蚧壳虫进入内地一定会成为外来入侵物种 B . 两种蚧壳虫在无天敌的环境中一定呈"J"型增长 C . 两种蚧壳虫可能增加或降低当地物种的多样性 D . 农产品的交流使内地与中国台湾的蚧壳虫间只存在生殖隔离
  • 9. 某人近段时间出现了疲劳怕冷、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精神抑郁等症状,医院就医时进行了血液检查,血液化验单的部分项目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检测项目

    结果

    单位

    参考值

    甲状腺激素

    2.80

    Pmol/L

    7.86~14.41

    促甲状腺激素

    6.74

    µIU/mL

    0.34~5.6

    A . 甲状腺激素含量低引起的反馈调节是造成促甲状腺激素含高的原因之一 B . 该患者的基础体温低于正常人,其机体的产热量仍等于散热量 C . 该患者的甲状腺细胞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 D . 该患者可以通过口服甲状腺激素或相应制剂缓解症状
  • 10.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措施是注射疫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和mRNA疫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灭活的新冠病毒、mRNA为抗原,能引起人体发生免疫反应 B . 首先识别到抗原的淋巴细胞为吞噬细胞 C . 注射疫苗后人体会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D . 接种的疫苗可以预防所有的传染病
  • 11. 下图展示的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狗尾草、鼠和鹰的相对数量从1995年至2001年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狗尾草、鼠和鹰三者数量的调查方法各不相同 B . 各营养级之间生物的数量均会呈现出与该图相同的数量趋势 C . 狗尾草、鼠和鹰组成的食物链中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 D . 狗尾草与鼠、鼠与鹰之间存在着正反馈调节,以维持物种的相对稳定
  • 12. 小麦是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小麦光合作用的产物一部分是淀粉,还有一部分是蔗糖,蔗糖可进入筛管,再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小麦种子中储存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在种子形成以及种子萌发过程中,涉及到生物体内多种物质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将烘干的小麦种子点燃,燃尽后的灰白色灰烬为无机盐 B . 将幼嫩的小麦种子加水研磨,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加碘鉴定还原性糖 C . 小麦植株光合作用的产物以多糖的形式运输并储存到种子中 D . 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及脱落酸的含量均会升高
  • 13. 图1所示是某家族的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图2是对Ⅱ-3、Ⅱ-4、Ⅱ-6、Ⅱ-7个体的相关基因提取后进行电泳的结果。有关该遗传病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该病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B . Ⅲ-8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Ⅰ-1个体 C . 若Ⅱ-3和Ⅱ-4再生一个男孩,表现正常的概率为1/2 D . Ⅱ-6和Ⅱ-7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8
  • 14. 未完全成熟的芒果便于运输,但食用前需经人工催熟或果实的后熟。果实成熟与细胞膜上的乙烯受体蛋白(ETR1)有关,而控制ETR1合成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伴随芒果的成熟,果实也变得极易腐烂,芒果的腐烂大多是由真菌中的炭疽菌感染造成的。当受到炭疽菌侵染时,芒果释放乙烯的量会显著增加,这种随病害发生而产生的乙烯被称为病害乙烯。病害乙烯不仅作用于芒果,也能被炭疽菌感知,激活其萌发和侵染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芒果植株中,乙烯的合成部位是果实,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B . 果实成熟只与乙烯有关,果实的腐烂变质只与炭疽菌有关 C . 推测炭疽菌细胞膜上含有ETR1,但其ETR1基因位于拟核中的DNA上 D . 炭疽菌侵染会加剧病害乙烯的释放,而病害乙烯的释放会促进炭疽菌的侵染
  • 15. 延髓位于脑干与脊髓之间,心血管中枢位于延髓。当血压升高时,动脉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兴奋,引起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导致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反之,则心率加快,血压回升。下图为动脉压力反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动脉压力反射的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该反射不受意识控制 B . 血压升高引起的心率减慢与作用于副交感神经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有关 C .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同一器官产生不同效应的结构基础是神经递质不同 D . 刺激交感神经纤维中间的某点,会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下降
二、综合题
  • 16.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量的多少与有机物的贮藏和积累有密切的关系。叶量的多少通常用叶面积系数表示,叶面积系数是指叶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下图为在最适光照强度和温度、一定CO。条件下,测定小麦叶面积系数与群体光合速率、群体呼吸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的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大于b时,群体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若升高光照强度,群体光合速率反而降低,有人分析,原因之一可能是强光照使旗叶(麦穗下的第一片叶)光合色素分解;另外的原因可能是。若想证明强光照使旗叶中的光合色素分解,请写出实验思路∶
    2. (2) 有同学认为,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可将小麦植株的下部叶片采取机械的方式去除,能起到增产的目的。请根据图中信息,为该同学的做法提供理论依据∶
    3. (3) 对小麦来说,最适的叶面积系数为(填“a”“b”或“c”),当叶面积系数为c时植物能否生长?,原因是
  • 17. 杂种优势泛指杂种品种即F(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越于其亲本品种(纯系)的现象。现阶段,农业生产中种植的玉米、马铃薯、水稻等都利用了植物的杂种优势现象,以获得高产、抗病等性状。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水稻为自花传粉植物,花比较小,进行人工杂交不具有可操作性。袁隆平发现了天然雄性不育植株,简化了杂交种获得的流程。水稻杂交种获得的实验流程为,该雄性不育植株适合做(填“父本”或“母本”),生产用种从(填“父本”或“母本”)植株上获得。
    2. (2) 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其雄花生长在植株的顶端,雌花生长在植株中间偏上的叶腋处。玉米为异花传粉,但仍存在一定的自交率。农科院需要每年利用不同性状的纯种杂交来生产杂交种,F2不能作为生产用种的原因是。为防止玉米自交现象的出现,在玉米杂交种制种过程中可采取的操作是
    3. (3) 生产上马铃薯通常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缺点是连续的无性繁殖,病毒易在植物体内积累,从而出现大幅度的减产。若现在用生产用种(黄肉基因为A,抗病毒基因为B,通过杂交的方式培育黄肉抗病毒的马铃薯新品种,则亲本的基因型应为
  • 18. 为研究激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某科研小组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操作,处理1和处理2均为静脉滴注相应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 (1) ①为(填“饱腹”或“禁食”)状态下的小鼠,该实验中的对照组为。处理1中,不能用等量的蒸馏水替代生理盐水给小鼠注射,原因是
    2. (2) 处理1中,B、C、D组出现迟钝、嗜睡症状的原因是;处理2中能使该症状得到缓解的措施是。胰岛素和C组的某种激素在维持血糖稳定的过程中相互
    3. (3) 本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 19. 某生态学家对某玉米田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到了下图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有同学分析图认为该农田生态系统同化的能量不是8.5×109kJ,而是1.3972×108kJ,你是否赞同?,原因是
    2. (2)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储存的能量属于玉米的能量。到了收获季节,人们收获了玉米籽粒,玉米秸秆作为青贮饲料喂牛,枯枝败叶和玉米的根部则留在田中,则玉米秸秆中的能量去向包括
    3. (3) 与直接焚烧秸秆相比,秸秆先做饲料喂牲畜,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将发酵产生的沼气做燃料,沼渣做肥料,实现了对能量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
  • 20. “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非常大,找到能降解白色垃圾——塑料(主要是聚乙烯、聚丙烯)的微生物,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 (1) 科研人员从废弃塑料比较多的垃圾填埋场的土壤中分离微生物,这样做的理由是。取10g土样,加入90mL无菌水稀释,涂布到以塑料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适宜条件下的无菌环境中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布满菌落,无法得到单一的菌落,再次培养时应采取的措施是。改进措施后,获得了两种微生物———绿脓杆菌和甲氰菊酯降解菌,在培养基上是通过来区分两种微生物的。
    2. (2) 科研人员欲研究绿脓杆菌和甲氰菊酯降解菌在降解塑料时的效果,对照组应设置为,实验组应设置为,分解效果可以通过测定来表示。
  • 21. 传统的生物医药基因工程常利用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及动物反应器进行医药蛋白的生产,酵母菌的过度糖基化会影响蛋白质的功能;多数动物培养基因表达程度低,需要昂贵的培养基,且培养基需要特殊的处理,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则可克服这些缺点。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不用细菌进行医药蛋白生产的原因是,根据题中信息,植物生产医药蛋白相对于酵母菌和动物等反应器的优点体现在
    2. (2) 植物抗体是指动物抗体基因或基因片段在植物中表达的免疫产物。在小麦中表达的抗癌胚抗原的抗体已在临床上,发挥作用。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抗癌胚抗原的抗体的基因导入小麦体内时,基因通常插入到Ti质粒的上,才能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小麦的染色体上。Ti质粒上还需有复制原点、。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在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方法是
    3. (3) 将导入目的基因的小麦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利用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