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0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12 浏览次数:229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积累运用(30分)
  • 1. 抄写下面这段话,要求格式正确、行款整齐美观。

    我们即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我们彼此祝福:扬帆起航,展开拼搏的篇章!

  • 2. 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

        你欣赏过大海的景色吗?它有时温柔,①yī wàng wú jì的海面上,碧波②dàng yàng,海浪在嬉戏,在欢唱,令人③táo zuì;它有时暴躁,辽阔无垠的海面上,④bō tāo xiōng yǒng,海浪在⑤hōng míng,在⑥páo xiào,令人生畏。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2分)选择正确的答案。
  • 3. 下面词语书写和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脱(sǎ)  笨(zhuó) 抵(yù)   废(tuí) B . (yá)  闹(xuān) 严(jùn)  旺(xìng) C . 差(cēn) 密(shén) 抱(yuàn) 搅(hé) D . (xuē) 徘(huái) 境(chǔ)  通(xiāo)
  • 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水浒传》这部名著中,我崇拜“豹子头”、“黑旋风”、“智多星”这三位梁山好汉。 B . “要写好作文,不能一味模仿。”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更重要的是,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C . 随着人流,我来到了故宫的保和殿。听导游说,这里曾经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D . 法国文学家小仲马著名小说改编的戏剧“茶花女”即将上演,歌剧院的售票处排起了长队。
  • 5. 与“二月春风似剪刀”运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B .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C .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 D .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 6. 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最合适的一项的是(    )

        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

    A .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 B .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过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C .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过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 D .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
  • 7.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语段中的3处错误。

          为了防止不近视,我们在学习中要保持端正的读写姿势,在生活中要养成科学的用眼。让我们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去感悟并发现世界的美好。

    2. (2) 仿写句子

          时间是上天馈赠我们的最宝贵的礼物。时间在农民的辛勤耕耘中,结成黄金的麦穗;时间在画家的笔墨流淌中,①;时间②,③

  • 8. 根据要求填空。名人的思考。

        时光稍纵即逝,朱自清这样感慨: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生命的价值各有不同,毛泽东这样阐述: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 9. 诗文的真情。

    情在“盈盈一水间,①”的相思之苦中:情在“②,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依依送别中;情在“今夜月明人尽望,③”的思乡愁绪中;情在“④,烈火焚烧若等闲”的高洁志向中。

  • 10. 格言的启示。

    “书到用时方恨少,①”这句话启示我们要勤奋读书,努力实践;“良药苦口利于病,②”这句话启示我们要善听规劝,改正缺点。

三、阅读理解(35分)
  • 11. 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①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①A.细小 B.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②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②A反应 B.反映]?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 , 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1. (1) 选择括号内正确的词语。

      ;②

    2. (2) 下面哪个词语和“司空见惯“的意思不同(    )。
      A . 层出不穷 B . 熟视无睹 C . 见怪不怪 D . 屡见不鲜
    3. (3) 第②自然段中“这一特点“指的是(    )
      A . 实验中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 B . 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 C . 助手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变红了。 D . 助手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紫罗兰花瓣会冒烟。
    4. (4) 根据第②自然段内容填表。

       人物

      “?”

      从“?”到“!”的过程

      “!”

       波义耳

      紫罗兰遇到盐酸为什么会变色?

    5. (5) 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把“?”拉直变成“!”,作者这样表述,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观点。

      ②波义耳经过反复实验发现: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

      ③作者选取了化学家波义耳的事例,来证明观点,很有说服力。

    6. (6) 如果要再给课文添加一个事例,下面两则材料,哪个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材料一: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澡盆中的水随着身体的浸入而不断溢出,这是为什么呢?其他物质浸入水中也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吗?他经过反复的实验,终于发现了浮力定律,还帮国王测定了皇冠的纯度。

      材料二:莱特兄弟自幼爱好机械,向往飞上蓝天。他们努力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鸟类的飞翔秘密,探索它们起飞、升降和盘旋的机理,进行飞行器的研制。经历了一次次的试飞,经历一次次的失败,终于在1903年发明

      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

      我选择材料,我的理由是:

  • 12. 阅读:

    雪山小太阳

    ①这个故事发生在1935年6月的夹金山。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皖皑。狂风夹杂着大片的雪花翻卷呼啸,凛冽的空气中,雪山似乎也在颤栗。[A]

    ②红军已经走了整整八个月了。寒冷、饥饿侵袭着这支队伍。战士们冻得直打哆嗦,他们把能穿的全都穿上了,身上包着被子,裹着毯子,披着油布,以此抵御刺骨的寒风。有个小战士捡到了一张破旧的羊皮,披在了身上;还有个战士找来枯草和破布绑在脚上,当做棉鞋。在这片让神灵都敬畏的土地上,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互相照顾,艰难地一步步前进。

    ③在中央纵队的行列中,一位名叫江良兰的战士突然倒下了。同志们赶紧上前扶起他,一摸他的身子,已经冰凉了。大家含着热泪,在冰雪上刨了一个坑,安放下战友的遗体,用雪埋起来。

    ④凛冽的寒风刮得更猛了,似乎席卷了整个天地。战士们默默地伫立在风雪中,心中掠过丝丝悲伤,有几个战士的脸上黯然无光。

    ⑤突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夹金山高又高,坚持一下胜利了!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

    ⑥歌声穿透风雪,驱散了寒冷与疲惫,给前进中的队伍带来阵阵暖意。大家抬头望去,山坡上一个小小的红色的身影跳着、唱着,挥舞着手里的快板,快乐的身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我们的小太阳又升起来了!”战士们笑了。

    ⑦这名唱歌的女孩儿是红军队伍里的小卫生员,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她穿着一件红色的毛衣,长及膝盖,红艳艳的颜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一路上,女孩几把行进中的故事编成歌谣,鼓舞着大家前进,在山坡上唱着跳着,大家就开玩笑地叫她“小太阳”。她成了大家的“开心果”。

    ⑧队伍接近山顶了,空气越来越稀薄,连呼吸都困难。很多同志因为疲惫和饥饿坐在了雪地上,这一坐,便成了冰雪的雕像。红毛衣也抵挡不住寒冷的侵袭,“小太阳”的脚步也越未越迟缓。突然,她停了下来,路边坐着一个受伤的战士,把头埋进臂弯里像在打瞌睡。在这里,停顿就意味着死亡。“小太阳”拼命地摇着他,战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说:“冷,冷……”

    ⑨队伍依然缓缓地前进着。有人突然发现,队伍里不见了那个快乐的红色身影。干部休养连的战士们到处寻找,在半山坡的雪地里,看到这个年少的卫生员静静地躺在山坡上,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她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小小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

    ⑩在担架上,战士们找到了那件红艳艳的大毛衣,它穿在一个受伤的战士身上。伤兵流着泪回忆起那一幕:他困乏地坐在雪地里,那一抹红色靠近他,拼命地拉着他,摇着他。“快醒来,别睡着了!”温暖的声音萦绕耳畔。“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熟悉的歌声让他睁开了眼睛。这时,他发现这件红色的毛衣盖在了他的身上。

    ㅤㅤ⑪风雪依旧,千里冰封,银装素裹,晶莹的自雪特别耀眼。[B]战士们举目远眺,只见山下的队伍像一条长龙在雪海里婉蜒而上。他们从早晨到中午,从中午到黄昏,前进,前进,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响彻山间……

    ㅤㅤ⑫这支经历了磨难的队伍,心中始终装着那个金色的小太阳,他们终于翻过了夹金山。

    1. (1) 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①黯然无光:

      ②铿锵有力:

    2. (2) 文章写到了明些场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场面一:→场面二:战士牺牲,战友含泪埋放遗体。→场面三:→场面四:

    3. (3) 读第②自然段,完成练习。

      ①这段话采用了人物群体描写和个体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找出群体描写的句子和个体描写的句子。

      ②对这段描写有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话向我们展现了红军战士过雪山时饥寒交迫、困难重重,行进非常艰难。

      B.这段话让我们体会到红军战士过雪山的艰难困苦,也感受到他们互相关爱的品质。

      C.这段话向我们展现了红军战士过雪山时困难重重,表现出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4. (4) 读第⑩自然段,作者运用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 (5) 战士们为什么称女孩儿为“雪山小太阳”,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 (6) 文中A、B两个句子都属于什么描写?两处的作用各是什么?
  • 13. 阅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 , 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选自刘向的《说苑●正谏》

    【注释】①[伐]攻打,讨伐。当时吴王一心想攻打西面的楚国,却从未想过提防南面的越国。②[谏]劝谏,规劝。③[舍人]侍从的官 员。④[少孺子]年轻人。⑤[如是者]就这样。

    1. (1) 下列加点字“其”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露沾衣(指劝谏吴王的年轻人) B . 不知螳螂在后也(指树上的蝉) C . 而不知弹丸在下也(指黄雀旁的螳螂) D . 而不顾后之患也(指蝉、螳螂、黄雀此三者)
    2. (2) 带点字“欲”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 李白乘舟将 B . 问行人去那边 C . 此三者皆务得其前利 D . 把西湖比西子
    3. (3) 读短文,填写下表。

      此三者

      饮露

      螳螂在其后

      螳螂

      黄雀

    4. (4) 吴王听了年轻人的话后,停止了出兵。他当时心里怎么想的?
四、习作表达(35分)
  • 14. 请选择其中一位老师,根据档案资料,写一则毕业赠言送给他(她)。

  • 15. 题目:我和                  的奇妙之旅

        童年的我们爱幻想,爱思考,心中常住着一个神奇的人物,幻想若和他(她)经历一次奇妙的旅程……你会和哪个神奇的人物结伴而行?

    要求:①展开合理想象,写出这段奇妙之旅中发生的故事;②表达旅途给你带来的体验或收获;③语句通顺连贯,标点使用正确,字数不少于4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