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年高考化学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20 浏览次数:106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下列有关垃圾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厨余垃圾富含有机质,可用于制作农家肥 B . 医疗垃圾含细菌病毒,应专门分类收集处理。 C . 废纸可回收利用,应放入“可回收物”箱中 D . 废电池属有害垃圾,应直接填埋在土壤中
  • 2. 甲基丙烯酸甲酯( )可制取有机玻璃。关于该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所有原子共平面 B . 能发生取代反应 C . 不能使溴水褪色 D . 易溶于水和乙醇
  • 3. 水在石墨相氮化碳纳米材料催化下可利用太阳光实现分解,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阶段I、II、III均为吸收能量的过程 B . 阶段II涉及到非极性键、极性键的形成 C . 阶段III每生成1molO2转移2mol电子 D . 该纳米材料有效减少了水分解反应的反应热
  • 4.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

    向两支各盛有5mL0.1mol•L-1KMnO4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0.1mol•L-1H2C2O4和0.01mol•L-1H2C2O4 , 观察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B

    比较NaHSO3溶液中c( )和c(H2SO3)大小

    在pH试纸上滴2~3滴NaHSO3

    溶液,测pH

    C

    验证I-与Fe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向5mL0.1mol•L-1KI溶液中加入10mL0.1mol•L-1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

    溶液

    D

    验证H2O2的氧化性比Fe3+

    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溶液变黄色

    A . A   B . C . C   D . D
  • 5.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可形成W+和W-两种离子,X与Y同周期相邻,Y与Z同主族,Y的最简单氢化物常温下呈液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X元素非金属性较弱,其单质不活泼 B . XW3较稳定,分子内含氢键 C . Z单质可溶于WXY3的浓溶液中 D . ZY2中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 6. 电解KI溶液可制取食盐添加剂KIO3 , 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正极区溶液可使淀粉溶液变蓝色 B . 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负极区pH增大 C . 每制备1mol ,负极区生成67.2LH2 D . 正极区的电极反应为I-+6OH-=6e-= +3H2O
  • 7. 常温下,向20mL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H3·H2O,溶液的pH和溶液中水电离出c(H+)的pH与滴加NH3·H2O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pH曲线只画了一部分,已知Ka(CH3COOH)=Kb(NH3·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b两点关于pH=7对称 B . 滴加过程中,c(CH3COO-)逐渐增大 C . V(NH3·H2O)=10mL时,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D . V(NH3·H2O)=30mL时,溶液中c(CH3COO-)>c( )
二、综合题
  • 8. 环己酮是重要的工业溶剂和化工原料。实验室可通过环己醇氧化制环己酮,其反应原理如下:

    已知:反应时强烈放热;过量氧化剂会将环己醇氧化为己二酸。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沸点/℃

    密度/(g∙cm-3 , 20℃)

    溶解性

    环己醇

    100

    161.1

    0.9624

    能溶于水和醚

    环己酮

    98

    155.6

    0.9478

    微溶于水,能溶于醚

    实验步骤:

    I.配制氧化液:将5.5g重铬酸钠配成溶液,再与适量浓硫酸混合,得橙红色溶液,冷却备用。

    II.氧化环己醇:向盛有5.3mL环己醇的反应器中分批滴加氧化液,控制反应温度在55~60℃,

    搅拌20min。

    III.产物分离:向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水和几粒沸石,改为蒸馏装置,馏出液为环己酮和水的混合液。

    IV.产品提纯:馏出液中加入NaCl至饱和,分液,水相用乙醚萃取,萃取液并入有机相后加入无水MgSO4干燥,水浴蒸除乙醚,改用空气冷凝管蒸馏,收集到151~156℃的馏分2.5g。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铬酸钠溶液与浓硫酸混合的操作是
    2. (2) 氧化装置如图所示(水浴装置略):

      ①反应器的名称是;控制反应温度在55~60℃的措施除分批滴加氧化液外,还应采取的方法是

      ②温度计示数开始下降表明反应基本完成,此时若反应混合物呈橙红色,需加入少量草酸,目的是 。

    3. (3) 产品提纯时加入NaCl至饱和的目的是,分液时有机相从分液漏斗的(填“上”或“下”)口流出(或倒出);用乙醚萃取水相的目的是
    4. (4) 由环已醇用量估算环己酮产率为
  • 9. 某化工厂产生的铋渣,主要成分为Bi2O3、PbO、CuO、Sb2O3 , 按如下流程回收Bi和Cu。

    已知:Sb2O3难溶于H2SO4;Bi2Oз+2H2SO4=2Bi(OH)SO4↓+H2O。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粉碎”的目的是
    2. (2) ①若氧化剂为H2O2 , 溶解Cu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温度对铜浸出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工业浸出时一般选择70℃~80℃,温度过低时铜浸出率低的原因是

    3. (3) “操作I”为减压过滤。与常压过滤比较,其优点是
    4. (4) ①“浸出渣II”的主要成分是SbOCl、

      ②写出SbCl3水解生成SbOCl的化学方程式:

    5. (5) “铜浸出液”用如图旋流式电解装置电解。

      ①钛涂层柱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若“铜浸出液”中含铜92.16g·L-1 , 选择合适条件进行旋流电解。取电解后溶液25.00mL,加入足量KI溶液充分反应,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1000mol·L-1的标准液Na2S2O3滴定,反应为:2Cu2++4I-=2CuI↓+I2、I2+2 =2I-+ ,消耗18.00mL标准液。旋流电解铜回收率是。(用质量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 10. 综合利用CO2、CO对构建低碳社会有重要意义。
    1. (1) I.CO2(g)+3H2(g)=CH3OH(g)+H2O(g)   ΔH1=-53.7kJ·mol-1

      II.CO2(g)+H2(g)=CO(g)+H2O(g)   ΔH2=+41.2kJ·mol-1

      III.CO(g)+2H2(g)=CH3OH(g)   ΔH3=kJ·mol-1

    2. (2) 某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和2molH2发生反应III。

      ①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反应体系总压为pPa,该温度下反应III的平衡常数Kp=Pa-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

      ②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起始H2的物质的量,平衡时CH3OH(g)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n=mol;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CO转化率最大的是(填字母)。

    3. (3) 一定条件,某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上述反应I和II.升高反应体系温度,合成甲醇的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II的平衡(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4. (4) 若将CO2和H2按1:2.2投料发生上述反应I和II,相同反应时间后测得数据如下:

      T(K)

      催化剂

      CO2转化率(%)

      甲醇选择性(%)

      543

      Cat.1

      12.3

      42.3

      543

      Cat.2

      10.9

      72.7

      (甲醇选择性指生成甲醇的CO2在CO2消耗量中占比)

      543K时,催化剂对反应II的催化效果比对反应I的好,试用碰撞理论解释其原因

  • 11. 铁的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 (1) 基态Fe原子共有种不同能级的电子,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 (2) 氯化亚铁的熔点为674℃,而氯化铁的熔点仅为282℃,二者熔点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3. (3) 高氯酸三三氮唑合铁(II)的化学式为[Fe(Htrz)3](ClO4)2 , 其中Htrz为1,2,4-三氮唑( )。

      ①配合物中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是

      ②1,2,4-三氮唑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含σ键数为个;

      的空间构型为

    4. (4) 某种磁性氮化铁的结构如图所示,Fe原子构成六方最密堆积,N原子随机排列在其正四面体空隙中。

      六棱柱底边长为apm,高为cpm,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铁原子半径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A。(列出计算式即可,sin60°= )

  • 12. 加兰他敏,又名尼瓦林或强肌宁,用于因神经系统疾患所致感觉或运动障碍等疾病的治疗,其合成路线如下(Ph-表示苯基C6H5-):

    已知:CH3COOH+SOCl2→CH3COCl+SO2+HCl

    回答下列问题:

    1. (1) A所含官能团名称为;C的化学名称为
    2. (2) G的结构简式是
    3. (3) 写出E→F的反应方程式
    4. (4) 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要求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写出1种即可),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组峰。

      ①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且每个苯环上都有2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产物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5. (5) 设计由乙烯制备丙酸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