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19 浏览次数:13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瑙鲁(图中圆圈内)位于太平洋,是由一个独立的珊瑚礁岛构成的国家,其陆地面积仅21.1平方千米,周边300千米内只有这一个岛屿。瑙鲁地表拥有丰富的磷酸盐矿,20世纪80年代,随着磷酸盐的开发,瑙鲁人均收入一度排名世界第一,人们生活极其奢靡,被称为"快乐岛",但快乐时光却是短暂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推测瑙鲁磷酸盐矿主要来源于(   )
      A . 海相沉积 B . 岩浆活动 C . 变质活动 D . 鸟粪堆积
    2. (2) 瑙鲁人源于磷酸盐的"快乐"没有持续太长时间的主要原因是(   )
      A . 磷酸盐数量有限 B . 磷酸盐的替代品出现   C . 磷酸盐市场萎缩 D . 磷酸盐出口受到限制
  • 2.     2019年8月,亚马孙热带雨林燃起了熊熊烈火,大火所产生的烟雾扩散到几千千米以外,能见度受到严重影响,这场大火受到了全球关注。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亚马孙雨林区每年都有着火记录。专家预测∶如果全球变暖得不到遏制,亚马孙雨林将进一步陷入"易火灾"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亚马孙雨林大火受到全球关注的主要原因是该雨林分布区(   )

      ①是非常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    ②淡水资源量占世界总量的18%

      ③吸收温室气体,遏制气候变暖   ④燃烧产生浓烟,威胁人类健康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亚马孙雨林森林火灾风险最大的地区位于(   )
      A . 雨林边缘地区 B . 亚马孙河入海口地区 C . 雨林核心地区 D . 大气对流运动旺盛地区
    3. (3) 下列最符合亚马孙雨林"易火灾"状态的关系链是(   )
      A . 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林火易发 B . 大气颗粒物增多→温室气体增多→全球变暖→林火易发 C . 气温升高→蒸发作用增强→气候更加干旱→林火易发 D . 雨林破坏→温室气体吸收少→全球变暖→林火易发
  • 3.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下表是垃圾分类的基本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垃圾分类

    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厨余垃圾

    其他垃圾

    垃圾桶颜色

    蓝色

    红色

    绿色

    灰色

    含义

    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

    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生活废弃物

    容易腐烂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

    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以外其它生活废弃物

    处理方式

    综合处理回收利用

    单独回收处理

    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肥料

    卫生填埋

    1. (1) 垃圾分类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
      A . 变废为宝减轻污染 B . 降低垃圾储运费用 C . 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D . 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2. (2) 下列垃圾与可投入的垃圾箱颜色对应正确的是(   )
      A . 花生外壳——灰色 B . 外卖餐盒——绿色 C . 手机电池——红色 D . 医疗垃圾——蓝色
  • 4. 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目的在于提升耕地质量,坚持轮作为主、休耕为辅。农业农村部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此次试点重点将耗水量大的冬小麦产区休耕,减少农事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冬小麦产区休耕的主要目的是(   )
      A . 治理土地沙化 B . 减轻土壤盐渍化 C . 恢复当地植被 D . 增加河流径流量
    2. (2) 农事活动减少会引起塔里木河流域(   )
      A . 水土流失加剧 B . 生物多样性增加 C . 地下水位下降 D . 蒸发量持续减少
  • 5. 成群的驯鹿在格达半岛(左图)自然保护区广阔的苔原上栖息繁衍。随着气候变化,格达半岛及周边区域出现大量天坑,其为地下甲烷在高压状态下爆炸形成的坑洞(右图)。地下甲烷是有机质在隔氧环境下分解而成,其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余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格达半岛土层中多甲烷的原因是(   )

      ①全球变暖,格达半岛升温明显    ②地表多冻土,易形成隔氧环境

      ③驯鹿较多,其粪便发酵形成甲烷   ④气温较低,土壤有机质积累较多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甲烷坑洞对驯鹿生存的影响是(   )
      A . 向高纬度迁徙 B . 栖息地趋向完整 C . 数量不断增多 D . 提供避寒场所
  • 6.     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我国的目标是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指我国在2060年前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利于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的措施是(   )

      ①加大煤炭的消费量,尽早实现碳达峰

      ②限制钢铁产业发展,减少煤炭使用量

      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

      ④建立用能预算管理制度,推动能源高效配置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降碳政策的实施带来的影响是(   )

      ①绿色住宅占比提高  ②汽车环保标准提高  ③禁止使用塑料吸管  ④出现碳排放权交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砂是建筑行业的重要原料,鄱阳湖砂资源丰富,湖口处曾因滥采盗采导致深坑密布,水流紊乱。下图为1980~2010年鄱阳湖年平均出入湖水含沙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图判断鄱阳湖的无序采砂发生在(   )
      A . 1980年以后 B . 1990年以后 C . 2000年以后 D . 2010年以后
    2. (2) 针对鄱阳湖无序采砂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控制开采量,开采量不超过自然补充量  ②限定开采地点,集中在同一个位置开采

      ③控制开采时间,错开水生生物产卵时段  ④改良采砂作业方式,减少生态环境破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二、综合题
  • 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稀土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和"21世纪新材料宝库",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世界稀土第一储量大国、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一出口大国。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指出,我国的稀土行业存在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问题。下图为中国稀土矿分布示意图。

    1. (1) 概括我国稀土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
    2. (2) 分析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带来的问题。
    3. (3) 请为我国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 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稻是指可以在盐碱地生长且不惧怕海水短期浸泡的一种水稻,海水稻中硒、锌等微量元素含量高于普通水稻。据统计,我国有约15亿亩荒芜的盐碱地,其中约2亿亩可进行稻作改良,是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

    江苏省有1000万亩盐碱地,接近70%是沿海滩涂(下图)。全省沿海滩涂种植水程100万亩左右,其中土壤盐分浓度3‰以下,淡水灌溉的情况下,亩产显著提高。盐分浓度3‰-6‰的土壤,经淡水灌溉,可将盐分浓度下降至3‰以下。2020年10月14日,由衰隆平海水稻团队培育的耐盐水稻平均亩产量802.9千克,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未来5年的时间,江苏将开展大规模盐碱地治理,实施“开发百万亩盐碱地、滩涂种植海水稻”项目。

    1. (1) 与灌云县相比,分析如东县在沿海滩涂发展海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 (2) 指出江苏省为提高海水稻产量采取的措施。
    3. (3) 说明江苏实施"开发百万亩盐碱地、滩涂种植海水稻"项目的意义。
  • 1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14~15日,我国14个省级行政区出现明显的沙尘暴天气,部分地区发生强沙尘暴,这是近10年我国遭遇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卫星监测显示,此次沙尘暴天气起自蒙古国。中蒙两国在防沙治沙方面长久以来一直有合作。下图为2000~2020年我国逐月平均沙尘天气次数统计图。

    1. (1) 描述我国沙尘天气的时间分布特征,指出沙尘天气高发期的气象条件。
    2. (2) 分析我国参与治理蒙古国沙化土地的原因。
  • 1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洲双角犀(左图)是现存最原始的犀牛,生活在原始森林和沼泽中,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右图),以幼树苗为主要食物,每胎产一仔。野生亚洲双角犀数量越来越少,是全球最濒危的动物之一。当地政府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保护亚洲双角犀。近年来,苏门答腊岛为发展经济,新建了大量的城镇、工业园和交通线。

    1. (1) 分析苏门答腊岛是亚洲双角犀主要分布区的原因。
    2. (2) 说明亚洲双角犀濒临灭绝的原因。
    3. (3) 请为保护亚洲双角犀提出可行性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