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

更新时间:2021-05-21 浏览次数:15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经研究得知,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A . 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 B . 人比类人猿高等 C . 现代类人猿将来可以进化成人 D . 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 2. 女性产生卵细胞、男性产生精子器官分别是(   )
    A . 卵巢、睾丸 B . 子宫、输精管 C . 输卵管、睾丸 D . 卵巢、前列腺
  • 3. 在怀孕时,母亲要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母亲与胎儿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生在(   )
    A . 胚盘 B . 卵黄 C . 胎盘 D . 羊水
  • 4. 下列有关青春期心理卫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要以正确的心理对待遗精或月经现象 B . 以特别的方式向家长或老师询问,求得指导帮助 C . 要知道性知识是一类科学知识,不应该回避 D . 出现遗精或月经现象是一种倒霉的现象
  • 5. (2017七下·东莞期中)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你认为,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

    A . 婴儿期 B . 青年期 C . 青春期 D . 中年期
  • 6. 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
    A .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B . 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C . 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糖类 D . 维生素、糖.蛋白质
  • 7. (2018七下·西宁月考) 有人一到黄昏就看不清东西,他最需要的食物是(      )
    A . 鸡蛋 B . 牛奶 C . 带鱼 D . 猪肝
  • 8. 下面是给佝偻病小儿开的药方,其中最科学的一组是(   )
    A . 钙片,生长激素 B . 钙片、鱼肝油 C . 钙片、葡萄糖 D . 钙片、水果
  • 9. 一位同学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下列哪个是它正确的“旅行”  路线(   )
    A . 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B . 口腔——食道——小肠——胃——大肠——肛门 C .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D . 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 10. (2018七下·浉河期末) 为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  )


    A . 装在淀粉胶囊内,药物需慢慢渗出 B . 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 . 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 .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 11. 某人患胆结石切除了胆囊,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下列哪一类物质的消化受  到的影响最大?(   )
    A . 淀粉 B . 麦芽糖 C . 蛋白质 D . 脂肪
  • 12. (2017七下·富顺期中) 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哪一组(    )?

    A . 唾液和胃液 B . 唾液和肠液 C . 肠液和胆汁 D . 肠液和胰液
  • 13. (2018七上·怀柔期末) 2017年是怀柔区创办食品安全示范区的关键一年,为了增强师生和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区教委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的宣传工作。下列日常生活中具备食品安全意识的正确做法是(     )
    A .   袋装食品尽管过期但没霉变仍可食用 B . 随便采食野生蘑菇 C . 马铃薯发芽了仍可以食用 D . 桶装水应在保质期内饮用完毕
  • 14. 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是因为鼻黏膜(  )
    A . 杀死细菌 B . 黏膜中嗅细胞可以辨别有害气体 C . 黏住细菌 D . 可使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 15. 患感冒时,常感觉呼吸不畅,主要原因是(  )

    A . 鼻黏膜分泌的粘液过多 B . 气管、支气管分泌痰液过多 C . 鼻粘膜充血肿胀 D . 声带充血肿胀
  • 16. (2018七下·东营期中) 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这有利于(  )
    A . 增加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B .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 .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D .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 17. (2019七下·江门月考) 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
    A . 血液 B . 肺泡 C . 细胞 D . 气管
  • 18. (2019七下·枣庄月考) 人体吸收的氧气最终去向是(    )
    A . 用来构成组织细胞 B . 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 C . 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D . 用来氧化分解有机物
  • 19. 如图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据此判断甲、乙两人所处的呼吸运动过程分别是(   )

    A . 甲吸气、乙呼气 B . 甲呼气、乙吸气 C . 甲、乙都吸气 D . 甲、乙都呼气
  • 20. 人做吞咽动作时,为避免食物进入肺,下列哪一结构能将气管口盖住?(  )
    A . 扁桃体 B . 环状软骨 C . “C”型软骨 D . 会厌软骨
  • 21. 小华从横县到西藏拉萨后,出现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等一系列高原反应,主要原因是(   )
    A . 温度太低,保暖不足 B . 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 C . 营养补充不及时,能量不足 D .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减少
  • 22. 血液的成分中具有运输功能是
    ①血浆  ②白细胞  ③血小板    ④红细胞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 23. (2017七下·揭西期中) 下列哪种血管的内表面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

    A . 四肢动脉 B . 毛细血管 C . 四肢静脉 D . 与毛细血管相通的动脉
  • 24. (2018七下·潘集期中) 下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图,请根据各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各属于(   )

    A . 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 B . 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 C . 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 D . 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
  • 25. 小红一家三口的血型各不相同,爸爸可以给小红和妈妈输血,小红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既不能给爸爸输血也不能给小红输血,爸爸、妈妈、小红的血型可能是(   )
    A . O型、AB型、B型 B . O型、A型、B型 C . AB型、O型、B型 D . AB型、O型、A型
二、综合题
  • 26. 小明对自己怎么来到这个世界感到很困感,请你参照下图,利用所学知识为他解惑。

    1. (1) 小明新生命的起点是图1中的(填名称),A和B结合的场所是图2中的(填名称)。
    2. (2) 图1中的C不断进行细胞,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图2中的上,并附着在此,这就是怀孕的开始。
    3. (3) 胎儿通过图3中的(填名称)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上述器官经母体排出。
  • 27. 图1表示为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图解,其中,字母代表消化酶,数字代表淀粉消化过程中的各种产物,图2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请认真分析图解,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细嚼馒头有甜味的原因是淀粉被a消化酶分解为[①];[②]是淀粉消化后的产物。
    2. (2) 图1中的a消化酶由图2中[①]分泌产生,b消化酶存在于(填标号)所分泌的消化液中。
    3. (3) 图2中[③]代表的器官产生的消化酶能分解的物质是;[④]处的消化液除了来自自身的消化腺外,还来自(填标号)处。
    4. (4) 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 28. 如图1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2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1中表示呼气过程的是曲线段(用字母表示);BC段的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变化是,AB段的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状态。
    2. (2) 图2中[2]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作用实现的。
    3. (3) 图2中[1]过程表示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完成的。
    4. (4) 组织细胞产生的大部分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由运送,最后由系统排出体外。
  • 29. 小刘同学在“五一”长假期间,大部分时间泡在人声嘈杂、卫生条件极差的娱乐场所,后来出现了发烧、咳嗽等症状,医院诊断他患上了流行性腮腺炎,下表是他的血常规化验报告单。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     No. 0023677

    姓名   刘**     性别    男    年龄   16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WBC(白细胞)

    Hb(血红蛋  白)

    PLT(血小板)

    4.8×1012/L

    18×109/L

    85g/L

    210×109/L

     男:(4.5-5.5)×1012/L

    男:(4-10)×109/L

    男:120-160g/L

    男:(100-300)×109/L

    分析回答:

    1. (1) 从表的测定值可以发现血细胞数量的问题是。在显微镜下观察,这种细胞体积大,数量比较少、(填有或无)细胞核。
    2. (2) 从表的测定值还可以判断小刘同学可能患病,如果你是医生,你建议他多吃食物。
三、实验探究题
  • 30. 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某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是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的。清明节假期,他做了如下实验:

    I: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2等份。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II:取2只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①、②,做如下处理:(如图)。

    1. (1) 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这是为了模拟
    2. (2) 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消化作用。
    3. (3) 实验D过程中,[2]号试管中颜色,原因是
    4. (4) 实验过程保持37°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