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1-05-23 浏览次数:1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 持(jīn)     鸣(gáo)         宁(wú)         姗来迟(shān) B . 古(gèng)   拍(shè)         修(qì)         千重负(jūn) C . 断(yì)      立(zhù)         概(1ǜ)         忧心忡(zhōng) D . 悍(piāo)    开(zhàn)        服(shì)        气冲牛(dǒu)
  •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门槛    点缀    遗孀    迫不急待    相得益彰 B . 遗撼    撵走    污秽    微不足道    鞠躬尽瘁 C . 猥琐    契约    步履    沥尽心血    义愤填膺 D . 累赘    撬开    沉淀    锋芒必露    诲人不倦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B . 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C .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D .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 4. (2016·丹东) 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 郎朗在27岁时就成为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 B .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上坟和踏青等习俗。 C . “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 D . 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
二、语言表达
  • 5. 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处有语病请你改正过来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对于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对于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这样,你的人生才会翻开新的一页。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星球上的无数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划线句子词语赘余,应刷去的词语是“”。

三、名著阅读
  • 6. 名著阅读。

    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在人类还没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在人类还没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驾驶直升机来往;在人类还没有着手登月工程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坐在一颗大炮弹里,被大炮发射到月球上……

    1. (1) 这个人就是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其代表作是“海洋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
    2. (2) 写尼摩船长海底探险的这部书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四、句子默写
  • 7. 默写填空
    1. (1) 念天地之悠悠,
    2. (2) 有约不来过夜半,
    3. (3) ,隔江犹唱后庭花。
    4. (4) ,凭君传语报平安。
    5. (5) 《游山西村》中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的诗句是
    6. (6)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道出了他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的心志的诗句是:
五、综合性学习
  • 8. 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个为学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专业机构,3月初接受信阳市几所中学的邀请,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共1970名中学生,其中初中生1147人,高中生822人,调查结果显示:

    初中生(1147人)

    高中生(822人)

    所占人数

    所占比例

    所占人数

    所占比例

    重度焦虑

    129

    11.2%

    47

    5.7%

    中度焦虑

    214

    18.7%

    94

    11.4%

    心理亚健康

    402

    35.0%

    225

    27.4%

    心理问题严重需专家咨询辅导

    58

    5%

    材料二:

    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在全市随机抽取了1075名学生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44.9%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29.9%的青少年存在临床意义的抑郁情绪。三分之二的抑郁症患者曾有自杀想法与行为,15%-25%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成功。

    材料三:

    某省会城市抽取了1500多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其中有50%的个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属基本正常范因,还有20%左右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

    1. (1) 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2. (2) 作为一名青少年,请说说你心中的烦恼。并就如何解决这些烦扰,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问题,说说你的自我解决之道,与同学分享一下你的解决办法。

      你心中的烦恼:

      你的解决办法:

    3. (3) 同学遇到了困难、挫折而心情不好,请你写一句名人的名言来勉励他:
六、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打电话

    第二节课下课了,许多人都抢着到学校门口唯一的公用电话前排队,打电话回家请妈妈送忘记带的簿本、忘记带的毛笔、忘记带的牛奶钱……

    一年级的教室就在电话旁,小小个子的一年级新生黄子云常望着打电话的队伍发呆,他多么羡慕别人打电话,可是他却从来没有能够踏上那只矮木箱,那只学校置放的、方便低年级学生打电话的矮木箱……

    这天,黄子云下定决心,他要打电话给妈妈,他兴奋地挤在队伍里。队伍长长,后面的人焦急地捏着铜板,焦急地盯着打电话人的唇,生怕上课钟会早早地响。然而,上课钟终于响起。前边的人放弃了打电话,黄子云便一步抢先,踏上木箱,左顾右盼发现没人注意他,于是抖颤着手,拨了电话。

    “妈妈,是我,我是云云……”

    徘徊等待的队伍几乎完全散去,黄子云面带笑容,甜甜的面对着红色的电话方箱。

    “妈妈,我上一节课数学又考了100分,老师送我一颗星,全班只有4个人考100呢……”

    “上课了,赶快回教室!”一个高年级的学生从他身旁走过,大声催促着他。

    黄子云对高年级学生笑了笑,继续对着话筒:

    “妈妈!我要去上课了,妈妈!早上我很乖,我每天自己穿制服,自己冲牛奶,自己烤面包,还帮爸爸忙,中午我去楼下张伯伯的小吃店吃米粉汤,还切油豆腐,有的时候买一粒肉粽……”

    不知怎么的,黄子云清了下鼻子,再说话时声嗓变了腔:

    “妈妈!我,我想你,好想好想你,我不要上学,我要跟你一起,妈妈!你为什么还不回家?你为什么还不回家?你在哪里?妈妈……”

    黄子云伸手拭泪,挂了电话,话筒挂上的一刹那,有女子的语音自话筒中传来:

    “下面音响10点32分10秒……”

    黄子云离开电话,让清清的鼻涕水凝在小小的手背上。

    1. (1) 小说中的黄子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2. (2) 小说第二段说“可是他却从来没有能够路上那只矮木箱”,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解。
    3.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4. (4) 本文作者善于设置悬念,读者直到最后才明白黄子云并不是给“真实”的妈妈打电话。有人认为,黄子云的妈妈已经不在人世了;有人认为,黄子云的妈妈改嫁了;有人认为,黄子云的妈妈去在很远的地方打工了请结合全文,就这一问题试作探究,谈谈自己的看法。
  • 10. 阅读《最大的残忍》,完成下面小题。

    最大的残忍

    ①两年前,我在反叛的青春里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个在我与母亲无休止的争吵之中,可以让她迅速闭嘴的绝佳方法:以我自己作为筹码。

    ②那个晚上,事情的起因其实很荒谬。母亲在家里准备了饭菜,而我拎着一袋肯德基进了家门,一场大战就猛地爆发。我们用话语疯狂地攻击对方,渐渐地吼到声嘶力竭,我开始痛恨母亲那张喋喋不休的嘴。我和她持续胶着,直到我把大大的袋子狠狠地甩在地上,再叫嚷上一句:“我什么都不吃,你满意了吧?”她才兀地沉默了,失去了所有回击的话语。我带着胜利将自己关进房间,当晚果然滴水未进。

    ③那个饥饿的夜晚,我认真思考着究竟是哪个情节起了作用。我把袋子甩在地上的样子大概极其凶悍吧,吓得这个从来只会对我强硬的女人竟然失语。

    ④那天之后,她开始变得弱势。被我吓到了,我下了定论。于是在多次实战演练中,我将“凶狠”这一技巧运用得越发熟练,我得意得不行。

    ⑤可这接连不断的胜利逐渐变了味。我不仅没能从她的眼神里看出“惧怕”二字,反而看见她眼中倒映出的我简直就像是正撤泼的小兽。我甚至觉得她的内心正居高临下,带着宠溺、饶有兴致地观赏我独演丑角。

    ⑥有那么一霎的怒不可遏,瞪大了眼睛不说话,感知深处燃起我被轻视的怒火冲天。冷冷地甩下“没心情吃饭了”,必杀技失去效用的我正打算退回自己的根据地,她却不自觉流露出不知所措的神态。“先吃饭吧,有什么话我们吃完饭再说。“她的语气出奇地柔软。

    ⑦怎么回事?我的大脑一下子转不过来,她好像因为别的什么在怕着我。

    ⑧“要吵也要先吃完饭。”她执着于要我吃饭,还非得盯着看。那么一瞬间我的脑中闪过了什么,我不敢确定。

    ⑨“你专注得好像我吃饭这件事多么了不起—样。”带着挑衅的火药味,我嘲笑她,眼里使劲儿堆出挤兑的眼。

    ⑩静默一会儿,她深吸了口气:“我再怎么和你吵,你吃饱穿暖都是我最大的事。”她毫不回避地对上我的眼。

    ⑪在这样灼灼的目光下,我竟是越发不自在了,只能低头一个劲儿地把饭菜往嘴里塞。面对这么一句简洁的剖白,我无话可说。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堵住咽喉,让我在这凉爽的夏夜(A)里面红耳赤。

    ⑫“吵架再凶,也别再拿自己做威胁了。说到底你是我女儿,是我身上掉下的一块肉。你出生那天我就想着,你连着我未来数十年的回忆和爱恨,以后我的所有,都是要留给你的。”她的声线染上怀念的味道,“你身体不好,我每天就盼着你健健康康的,就算脾气不好,生气、吵架、能生龙活虎地和我闹,看在眼里也就安心了。"这轻轻的声音在夏夜的蝉鸣(B)里晕开了。我触电般地起了个激灵,明了又暗的月色(C)下,她的眼眸里水光一片,通过几弯红红的血丝,沉沉地溢出一点衰老与妥协,一点儿不复争吵时那个意气风发的模样。我一时鼻尖酸楚。

    ⑬那个夏夜我找到了真正叫母亲沉默的缘由,也明白了这武器竟是最大的残忍。我再没敢动用过它。它为我心中不可触碰的禁区,连同那晚初现疲惫的母亲。

    1. (1) 在这一场风波中,“我”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与母亲发生冲突,取得胜利:我“得意”;①在与母亲交锋过程中,发现母亲依然兴致勃勃地欣赏“我”:“我”、嘲笑:②获知母亲不和“我”争吵的真相:“我”

    2. (2) 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 (3) 说说⑩-⑫段中,(A)(B)(C)三处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作用。
    4. (4) 文章的结尾使用了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七、课内阅读
  • 11.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1)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 . 闻之笑曰 B . 当求之于上流 C . 一老河兵闻之 D . 其反激之力
    2. (2) 翻译句子。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 (3) 文中讲到三种寻找石兽的方法,请你选择一种,用自己的话说说他的根据。
    4. (4) 文章中两次写到了“笑”,你是怎么理解的?
八、诗歌鉴赏
  • 12. 阅读以下古诗,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1) 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 (2)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提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九、作文
  • 13. 题目:了不起的  ▲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

  • 14.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能传达关爱,喜悦、温暖、鼓励、感恩……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戏剧、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