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16 浏览次数:8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 . 普朗克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提出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B .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观察,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微粒组成,并测出了该种微粒的电荷量 C . 卢瑟福通过对 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证实了原子核内部有质子和中子 D . 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 2. 一个小球从地面上A点以斜向上的初速度 抛出, 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最高点和A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θ一定时, 越大, 越大 B . θ一定时, 越大, 越小 C . 一定时,θ越大, 越小 D . 一定时,θ越大, 越大
  • 3. (2019高一上·惠州期末) 物体以初速度V0沿粗糙斜面向上滑行,达到最高点后自行返回原点,在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是:(     )
    A . B . C . D .
  • 4. (2020高一下·祁县期末)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标志着我国探月航天工程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图示为“嫦娥四号”到达月球背面的巡视器。已知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约为4:1,其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约为6:1。则地球和月球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地球的密度与月球的密度比为3:2 B . 地球的质量与月球的质量比为64:1 C .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比为8:1 D . 苹果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与它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为60:1
  • 5. (2017高二上·福建期末)

    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向b端移动时(   )

    A . 伏特表V读数增大,电容C的电荷量在减小 B . 安培表A的读数增大,电容C的电荷量在增大 C . 伏特表V的读数增大,安培表A的读数减小 D . 伏特表V的读数减小,安培表A的读数增大
  • 6. (2018高二下·鲁甸期中) 如图所示的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电阻为R、半径为L、圆心角为45°的扇形闭合导线框绕垂直于纸面的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O轴位于磁场边界)。则线框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 7. (2019·泰安模拟) 已知x轴上电场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x轴上各点电势如图所示,x=0处电势为5V,一电子从x=-2cm处由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0处电场强度为零 B . 电子在x=-2cm处的加速度小于电子在x=-1cm处的加速度 C . 该电子运动到x=0处时的动能为3 eV D . 该电子不可能运动到x=2cm处
  • 8. (2020高二下·福州期末) 如图光滑水平桌面上两平行虚线之间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桌面上一闭合金属线框获得水平初速度后进入磁场,通过磁场区域后穿出磁场.线框开始进入到刚好完全进入磁场和开始离开到刚好完全离开磁场的这两个过程相比较(   )

    A . 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 B . 线框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大小相等 C . 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相等 D . 通过线框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相等
  • 9. 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医用的额温枪被我们熟悉。因为其快速测温,无接触测温的特点,在医院、机场、火车站、小区、海关等地方被广泛使用。额温枪,学名是“红外线测温仪”或者“红外线辐射测温仪”,据了解,测温原理中最关键的,是从“电磁波信息”到“温度信息”的这一转换过程,和黑体辐射有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额温枪扫人的头部,对人体有辐射伤害 B . 额温枪接收人体辐射的电磁波,推测其重要结构为红外接收传感器 C .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了与温度有关,还与黑体的材料有关 D . 辐射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 10.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存在一个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电小球从O点静止释放且沿直线OA方向运动,已知直线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一定大于g B . 满足运动条件的匀强电场的最小值为 C . 带电小球在运动时机械能一定增加 D . 带电小球的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一定减小
  • 11. (2021·长沙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B . 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 . 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D .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撞击作用不平衡的结果 E . 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每个分子的体积为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12. (2019·河南模拟) 如图所示,质点O在垂直x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形成了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质点O开始向上运动,t=0.2s时第一次形成图示波形,此时O点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由此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列横波的速度为5m/s B . t=0.5s时质点A沿x移动1.5m C . 质点B开始运动时,质点A沿y轴正方向运动 D . B点的起振方向向上 E . 当质点B第一次到波峰时,质点A运动的路程为30cm
三、实验题
  • 13. 高三学生小明和小华设计了一个物理实验来验证动能定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为长木板上固定的两个光电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

    1. (1) 他们利用游标卡尺测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如图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 cm.

    2. (2) 垫高长木板右端,当长木板和水平面夹角为 时,在 处沿斜面轻推滑块,测得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时间相等,则滑块和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
    3. (3) 将长木板水平放置,在 处给滑块一个瞬时冲量,使滑块依次滑过光电门A、B.测得滑块经过光电门A的时间为 、滑块经过光电门B的时间为 ,两个光电门间距离为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动能定理成立的式子为(用题中已给字母表示).
  • 14. 实验室有一节干电池,某同学想测量其电动势和内阻。除了一节干电池、开关S,导线还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灵敏电流计G(0~200μA,内阻RA为10Ω)

    B.定值电阻R1(9990Ω,额定电流0.3A)

    C.定值电阻R2(990Ω,额定电流1A)

    D.电阻箱R(0~99.9Ω,额定电流3A)

    1. (1) 为了测量电动势,该同学应该选哪个定值电阻(选填“R1”或“R2”);
    2. (2) 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 (3) 按照正确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实验后得到如图所示的 图像,则该同学测得电源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 15. 某快递公司分拣邮件的水平传输装置示意如图,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保持 的恒定速度向右运动,现将一质量为 的邮件轻放在皮带上,邮件和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设皮带足够长,取 ,在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过程中,求:

    1. (1) 邮件滑动的时间t;
    2. (2) 邮件相对皮带滑动的位移 和滑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 16. 如图所示,在 的区域内存在方向竖直向上、电场强度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在 的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现一带正电的粒子从x轴上坐标为 的A点以速度 沿x轴正方向进入电场,从y轴上坐标为 的B点进入磁场,带电粒子在 的区域内运动一段圆弧后,从y轴上的C点(未画出)离开磁场。已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求:

    1. (1) 带电粒子的比荷;
    2. (2) C点的坐标。
  • 17.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间距为L,导轨左端与开关S、电池(电动势为E,内阻为r)相连,导轨间的矩形窄区abcd(图中的虚线框)的左、右两侧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均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未画出),窄区内无磁场且宽度不计,窄区内的导轨上涂有光滑的绝缘漆。有两根长度均为L、电阻均为r的金属棒AB、CD,CD垂直放在窄区内的导轨上,AB垂直放在窄区左侧的导轨上。闭合开关S,AB由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做匀速运动,断开S时AB与CD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已知AB、CD的质量分别为4m、m,两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求:

    1. (1) 碰前瞬间AB的速度大小v0
    2. (2) 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的这段时间内,电源提供的能量
    3. (3) 碰后瞬间AB的速度大小v以及从碰后到最终状态过程中AB中产生的焦耳热Q。
  • 18. 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气缸竖直放置,其侧壁绝热,内有两个厚度不计的密闭活塞,将缸内理想气体分成Ⅰ、Ⅱ两部分.活塞A导热且质量不计,活塞B绝热.质量为m=10kg.初状态整个装置静止不动且处于平衡状态,Ⅰ、Ⅱ两部分气体的高度均为l0=12cm,温度为T0=300K.现保持环境温度、外界大气压强不变,通过汽缸的导热底面给Ⅱ气体加热至T=600K,同时在活塞A上逐渐添加细砂,保持活塞B的位置始终不变,最终活塞A下降的高度为h(未知)时,两部分气体重新处于平衡.已知外界大气压强p0=1×105Pa.活塞横截面积S=1.0×10-3m2 , g=10m/s².试求

    (i)最终气体平衡时,Ⅱ气体的压强

    (ii)活塞A下降的高度h.

  • 19. 如图所示,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为O点,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 。小球经过O点向右运动时开始计时,经过 第一次回到O点。

    1. (1) 写出小球的振动方程;
    2. (2) 求第 内小球通过的路程及位移大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