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镇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31 浏览次数:7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突出贡献在于(   )
    A . 提出了元素周期律 B . 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 C . 确立了化学原子论 D . 开发了合成氨的工艺
  • 2. 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
    A . 石膏—CaCO3 B . 尿素— C . 小苏打— D . 淀粉—
  • 3. 下列变化主要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煤的气化、液化 B . 石油的分馏 C . 氧气转化为臭氧 D . 浓硝酸使铁、铝钝化
  • 4. 反应 用于工业上制备氯水,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H2O的电子式: B . 离子结构示意图: C . HClO的结构式:H—O—Cl D . 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 用下列装置制取NH3 , 并还原CuO,其原理和装置均正确的是(   )
    A . 用装置制取NH3 B . 用装置干燥NH3 C . 用装置还原CuO D . 用装置处理尾气
  • 6. 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且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 MgCl2 B . SiO2 C . CH3Cl D . NH4Cl
  • 7. 下列反应符合如图信息的是(   )

    A . 生石灰加水制熟石灰 B .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 C .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 . 接触室中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成三氧化硫
  • 8. 1 mol 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9. N2O俗称“笑气”,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下述反应能产生N2O:3CO + 2NO2= 3CO2+ N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CO是氧化剂 B . N2O是氧化产物 C . NO2被还原 D . 常温常压下,生成6.72LCO2转移0.6mol电子
  • 10. 下列性质比较中,错误的是(   )
    A . 原子半径大小:Na>S>O B . 热稳定性强弱:HF>HCl>H2S C . 酸性强弱: D . 碱性强弱:
  • 11. 已知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Z的二价阳离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B . X和W形成的化合物能与R单质发生置换反应 C . R与X,R与Z形成的化合物,化学键类型相同 D . YR4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 12. 下列各组物质晶体类型相同的是(   )
    A . SO2和SiO2 B . CCl4和KCl C . 干冰和冰 D . 晶体Si和单质Na
  • 13. 共价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微粒之间的三种作用力,现有晶体:① ;② ;③ ;④白磷(P4);⑤NaCl;⑥金刚石;⑦石墨。其中含有两种作用力的是(   )
    A . ①②④⑥ B . ①②③⑥ C . ②④⑤⑥ D . ①③④⑦
  •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互为同位素 B . 金刚石和富勒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C . 互为同分异构体 D . CH4与CH3CH(CH3)CH3互为同系物
  • 15. 用Zn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是(   )
    A . 加热 B .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 . 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 . 不用锌粒,改用锌粉
  • 16. 一定温度下,2.5 mol A、2.5 mol B和足量W在客积为2L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 ,5s后反应达到平衡,在此5s内C的平均生成速率为0.2 mol·L-1·s-1 , 同时生成1mol D.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x=4 B . 达到平衡状态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 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 . 时,标志着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17. 如图为钢铁生锈的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转化过程中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C .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 . 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总反应式为:
  • 18. 如图装置可实现电解CuCl2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Ⅰ为电解池,Ⅱ为原电池 B . 两石墨电板上均有铜析出 C . Ⅰ中 向铁电极移动,Ⅱ中 向铜电极移动 D . 工作一段时间后,理论上Ⅰ中 不变,Ⅱ中 减小
  • 19. (2018高一下·宿迁期末)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装置甲在光照条件下验证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B . 用装置乙除去甲烷中少量的乙烯得纯净甲烷 C . 用装置丙分离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 D . 用装置丁分馏石油并收集60~150℃馏分
  • 20. 下列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 B . 甲苯与Cl2的取代反应: +Cl2 +HCl C . 用苯乙烯合成聚苯乙烯:nC6H5CH=CH2 D . 合成乙酸乙酯:
  • 21.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苯中滴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静置,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

    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B

    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

    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饱和硫酸铵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

    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

    淀粉未水解

    A . A   B . B   C . C   D . D
  • 22. 甲苯( )与浓酸酸、浓硝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邻硝基甲苯( ): +HNO3 +H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邻硝基甲苯分子式是 B . 该反应的催化剂是浓 C . 互为同分异构体 D . 该反应的类型是加成反应
  • 23.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1 mol该物质中只含有1mol双键 B .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C . 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 1mol该物质与足量的金属Na反应,能产生1molH2
  • 24.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 B . C . D .
  • 25.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醋酸与 溶液的反应: B . 向水中通入NO2 C . 向稀硝酸中加入铜片: D . 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 26. 废水中氨氮(NH3 )采用微生物脱氮法、化学沉淀法均可除去,具体原理如下:

    ①微生物脱氮法:

    ②化学沉淀法:向废水中加入含MgCl2、Na3PO4的溶液,生成 沉淀从而去除氨氮。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废水大量直接排放,对水体的影响不大 B . 微生物脱氮时可在高温下进行,以加快脱氮的速率 C . 步骤a发生反应: D . 化学沉淀法脱氮时,氨氮的去除率随着溶液碱性的增强而上升
二、填空题
  • 27. 乳酸CH3CH(OH)COOH是人体代谢的中间产物,易溶于水。
    1. (1) 乳酸分子中官能团名称为
    2. (2) 向乳酸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会变成色。
    3. (3) 写出乳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乳酸在Cu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被O2氧化,该氧化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28. NaN3是一种易溶于水( )的白色固体,可用于有机合成和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等,钠法(液氨法)制备NaN3的工艺流程如图:

    1. (1) 钠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周期第族。
    2. (2) NH3的电子式为
    3. (3) 反应NH4NO3 N2O↑+2H2O↑中,每生成1molN2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4. (4) 销毁NaN3可用NaClO溶液,该销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被氧化为N2)。
  • 29. 某课外兴趣小组通过如图所示的流程来制取少量亚硝酸钠晶体(NaNO2),并对其进行纯度测定和相关性质的实验。

    已知:①

    ②NaNO2是白色固体,易被氧化。

    1. (1) 生产过程中,SO2从底部通入,硝酸从顶部以雾状喷下,其目的是。写出“还原”步骤中生成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2) 若使“吸收”步骤中NO、NO2完全转化为NaNO2 , 则理论上“还原”步中SO2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 (3) 该课外兴趣小组对实验制取的NaNO2晶体进行纯度测定:

      a.称取2.000g样品,将其配成250 mL溶液

      b.先向锥形瓶内加入40.00 mL 0.100mol·L-1 溶液,加热至40~50℃,冷却后再向其中加入20.00 mL0.10 mol·L-1KMnO4溶液,充分混合。

      c.最后用待测的样品溶液与锥形瓶内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重复三次,平均消耗样品溶液50.00 mL。(NaNO2与KMnO4反应的关系式为:

      ①测定过程中应迅速操作,不宜耗时过长,否则测定的数值将会偏小,原因是

      ②通过计算,该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是,可能含有的杂质有 、和

    4. (4) 该课外兴趣小组将NaNO2溶液逐滴加入到含淀粉KI的酸性溶液中,溶液变蓝,同时放出NO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