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2021年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09 浏览次数:24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诗句“霜凝南屋瓦,鸡唱后园枝”中所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
    A . 凝固 B . 凝华 C . 熔化 D . 液化
  • 2. 南湖公园风景迷人,平静的湖面上有一只小鸟飞过,经湖面反射形成清晰的像,若小鸟距离水面1.2m,湖水深2m,则小鸟到它的像的距离为(   )
    A . 0.8m B . 1.2m C . 4m D . 2.4m
  • 3. 小明发现家里的空调和台灯的电源线虽然都是铜线,但规格明显不同,此时影响导线电阻大小的因素是(   )
    A . 长度 B . 横截面积 C . 通过的电流 D . 家庭电路的电压
  • 4. 我们在拖动行李箱时,一般先拉出行李箱上方的拉杆,从杠杆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减小阻力 B . 增大动力 C . 减小阻力臂 D . 增大动力臂
  • 5. 如图所示,物流机器人用气动吸盘抓取箱子后静止在空中,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机器人正在对箱子做功 B . 箱子只受到重力作用 C . 机器人静止时,没有惯性 D . 机器人的轮子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
  • 6. (2020·淄博) 小明要设计一款电热水壶,能实现自动抽水和加热,且抽水和加热能独立操作。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7. 上课时,老师讲课的声音通过传到学生的耳中。下课时铃声响起,同学们涌出教室,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 8. 很多自然现象中都涉及物理知识.其中日食是由形成的;海市蜃楼是一种光的现象.
  • 9. 把篮球投向篮筐,篮球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篮球最终落到地面上,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0. 为了预防新冠病毒,要做到戴口罩、勤洗手。
    1. (1) 制作口罩的熔喷无纺布纤维表面携带大量电荷,能够(选填“吸引”或“排斥”)空气中的轻小物体。
    2. (2) 用洗手液洗手时,会闻到酒精的气味儿,这是现象。洗手后,用力把手上的水甩掉,这是利用了水的
  • 11. 如图所示为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音箱通电时振动发出声音,将电能转化为能。音箱悬浮在空中,是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选填“吸引”或“排斥”)的原理。

  • 12. 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将同一个物体G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h,已知两次拉力之比F:F=4:3,则这两个过程中,有用功之比W:W=,两个滑轮的机械效率之比η:η=

  • 1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都相同,灯泡L1、L2的规格分别为“3V 1.5W”和“4V 2W”。闭合开关S后,两灯都正常发光,其中灯较亮,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较大,甲、乙两电路的总功率之比P∶P=

  • 14. 市面上流行一款暖手鼠标垫,额定电压为5V,鼠标垫内有两个10Ω的定值电阻,改变两个电阻的连接方式可实现多挡位调节。当加热功率最大时,两个电阻应联。若鼠标垫以此挡位连续工作5min,消耗电能J。
三、计算题
  • 15.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容器的底面积为0.01m2 , 内装有水。求:(ρ=1.0×103kg/m3 , g取10N/kg)

    1. (1) 水对A点的压强。
    2. (2)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 16.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2Ω。只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再闭合开关S1 , 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求:

    1. (1) 电源电压;
    2. (2) 电阻R2的阻值。
四、简答题
五、作图题
  • 20.            
    1. (1) 请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一个合适的透镜。

    2. (2) 喷壶的压柄相当子一个杠杆,O点为其支点。请在图中画出用手按压时,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及其力臂L的示意图。

六、实验题
  • 21.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 (1) 图甲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
    2. (2) 调整后,实验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是(选填“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或“出现水的沸腾现象”);
    3. (3) 图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测出的水的沸点是℃;
    4. (4) 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 22.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 (1) 实验前,小明调节、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 (2) 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3. (3) 保持图中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选填“远视镜”或“近视镜”),将光屏远离透镜后,烛焰会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 (4) 在探究过程中,小明用白纸遮挡住凸透镜的一半,发现在光屏上,(选填“仍能”或“不能”)形成烛焰完整的像。
  • 23. 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将一个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根据的知识,可以测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N;
    2. (2) 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3. (3) 若在图甲实验中,木块以更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4. 在学完浮力的知识后,小明利用刻度尺、 塑料碗、大烧杯等器材,来测量一个金属球的密度,测量过程如下:

    1. (1) 在烧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如图甲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1 , 此时塑料碗受到的浮力碗的重力;
    2. (2) 将金属球放在塑料碗中,放入球后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2。再将塑料碗中的金属球轻轻放入烧杯中,如图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3

      该金属球的密度ρ=(用h1、h2、h3和ρ表示);

    3. (3) 如果在实验中,小明是按照图甲、丙、乙的顺序操作,则测出金属球的密度值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值。
  • 25.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25Ω、20Ω、15Ω、10Ω和5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 1.5A”。
    1. (1) 小明按图甲连接电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2. (2) 重新正确连接电路后,小明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选填“A”或“B”)端,闭合开关后进行实验。
    3. (3) 小明进行了五次实验,根据所得数据画出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细心的小红发现五次实验中,有一次未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控制电压表示数一定,根据图乙中的数据分析,阻值为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时未移动滑片P,这次实验之前的那一次实验,小明选取的是阻值为Ω的定值电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