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信阳市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4-28 浏览次数:175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面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食盐水、二氧化硫、酒精、氯水的消毒杀菌原理各不相同 B . 硅酸钠溶液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 C . 蔡伦利用树皮、碎麻布、麻头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 D . 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 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化钾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氧化钾是电解质 B . 强电解质一定是含有离子键,弱电解质中一定含弱极性共价键 C .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D . 纳米铁粉分散在水中形成胶体,可以通过吸附的方式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 等重金属离子
  • 3.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配制100mL1.0mol/LCuSO4溶液

    将25g 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

    B

    除去CuO中混有的Al2O3

    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干燥

    C

    证明氧化性:H2O2>Fe3+

    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D

    证明非金属性:Cl>C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振荡、静置、观察

    A . A   B . B   C . C   D . D
  • 4.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常温常压下,18.0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6.02×1023 B . 一定条件下,46.0g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氮原子数约为6.02×1023 C . 已知:CO(g)+2H2(g) CH3OH(g)ΔH=-91kJ·mol-1 , 一定条件下若加入6.02×1023个CO和2×6.02×1023个H2 , 则放出91kJ的热量 D . T℃时,1LpH=6纯水中,含10-8×6.02×1023个OH-
  • 5. 现有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Ⅰ.原子半径:甲<丙<乙<丁

    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甲+丙=乙+丁=8

    Ⅲ.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丁>乙=丙=2甲

    Ⅳ.乙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最低负价=2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乙元素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其氢化物含有极性键 B . 四种元素中丙的非金属性最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含氧酸酸性最强 C . 丁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恰好完全反应形成的盐溶液显酸性 D . 乙、丙两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丙的强于乙
  • 6. (2019高一上·岳阳期末)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加入试剂的物质的量(X)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甲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 B . 乙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 C . 丙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 D . 丁向NaOH、Ba(OH)2、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通入CO2至过量
  • 7. (2018高三上·石嘴山期中) CuBr是一种白色晶体,见光或潮湿时受热易分解,在空气中逐渐变为浅绿色。实验室制备CuBr的反应原理为:SO2+2CuSO4+2NaBr+ 2H2O=2CuBr↓+2H2SO4+Na2SO4 ,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装置甲制取SO2 B . 用装置乙制取CuBr C . 用装置丙避光将CuBr与母液分离 D . 用装置丁干燥CuBr
  • 8. 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还含有少量 )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 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加入 可以减少 的排放同时生成建筑材料 B . 向滤液中通入过量 、过滤、洗涤、灼烧沉淀可制得 C . 隔绝空气焙烧时理论上反应消耗的 D . “烧渣分离”可以选择用磁铁将烧渣中的 分离出来
  • 9. 25℃时,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弱酸

    CH3COOH

    HCN

    H2CO3

    Ka

    1.8×10-5

    4.9×10-10

    K1=4.3×107 K2=5.6×1011

    A . a mol·L-1HCN与b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Na+) > c(CN-),则a一定小于b B . 等pH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关系:c(CH3COONa) > c(NaHCO3) > c(NaCN) C . 用等pH的CH3COOH与HCN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所用CH3COOH溶液的体积小于HCN溶液的体积 D . NaHCO3和Na2CO3的混合液中:c(Na+) +c(H+)=c(OH-)+ c(HCO3-)+c(CO32-)
  • 10. 据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是N2O5 B . 由NH3→N2 , 从原理上看,NH3可与NO2反应生成N2 C . 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 D . 可用NaOH溶液处理多余的NO气体
  • 11. 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已知: 的沸点为 ,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 反应转化成气态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 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是离子化合物 B . 第一阶段,反应体系的温度应控制在 以上,以达到气化分离的目的 C .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保持体积不变通入 ,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 . 第二阶段,可以通过增大压强来提高 分解率
  • 12. 在一定的温度下,将一定量的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充入等压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维持温度不变,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前密度的1.25倍,则达到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     )
    A . 25% B . 27.5 % C . 30% D . 37.5%
  • 13. CO常用于工业冶炼金属。在不同温度下CO还原四种金属氧化物达平衡后气体中lg 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过增高反应炉的高度,延长矿石和CO接触的时间,能减少尾气中CO的含量 B . CO不适宜用于工业冶炼金属Cr C . CO还原PbO2的反应△H>0 D . 工业冶炼金属Cu时,高温有利于提高CO的转化率
  • 14. 在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 zC(g),图①表示200 ℃时容器中A、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②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 200 ℃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4 mol·L-1·min-1 B . 由图②知反应xA(g)+yB(g) zC(g)的ΔH>0,且a=2 C . 若在图①所示的平衡状态下,再向体系中充入He,重新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 . 200 ℃,6 min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重新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大于0.5
  • 15. 一种使用 (二甲亚砜)作为电解液,并用多孔的黄金作为电极的锂-空气电池的实验模型,这种实验电池在充放电100次以后,其电池容量仍能保持最初的95%。该电池放电时在多孔的黄金上氧分子与锂离子反应,形成过氧化锂,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电解液可以换成水溶液仍能正常工作 B .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生成的 从左向右移动 C . 该电池放电时每消耗 空气,转移 电子 D . 给该锂-空气电池充电时,金属锂接直流电源正极
  • 16. 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 图甲表示冰醋酸的导电能力随着加水体积变化关系图,若用湿润的 试纸测量a点的 ,则测量结果可能偏小 B . 图乙表示 的盐酸溶液加水稀释至 的变化关系图 C . 图丙表示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图 ,则有 依次减小 D . 图丁表示 盐酸滴定 溶液的滴定曲线
二、填空题
  • 17. 大苏打 、苏打、小苏打被称为“苏氏三兄弟”。它们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 (1) 工业上,将 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 可制取 ,同时放出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溶液在空气中久置,会生成浅黄色物质,经测定该物质具有与过氧化钠相似的结构,该物质的电子式为
    2. (2) 标准溶液常用于滴定碘的含量,若滴定的溶液呈酸性,测定结果会偏高。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3. (3) 下列关于苏打和小苏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 .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造纸等工业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B . 苏打和小苏打的相互转化属于可逆反应 C . 苏打(含氯化钠杂质)可用滴定法测苏打的质量分数,使用石蕊溶液做指示剂更准确 D . 牙膏中加入小苏打可以让小苏打颗粒直接摩擦牙齿,帮助清洁牙垢
    4. (4) 向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再向溶液中逐滴滴入 的稀盐酸,产生气体体积(标况)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入二氧化碳后形成溶液的溶质成分是(填写化学式)

      ②滴入 稀盐酸过程中,溶液导电性(填“增强”或“减弱”),试解释其原因

      ③原 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

  • 18. 某种电镀污泥主要含有碲化亚铜 、三氧化二铬 以及少量的金 ,可用于制取 溶液、金属铜和粗碲等,以实现有害废料的资源化利用,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煅烧时, 发生的反应为:

    1. (1)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该元素最高化合价
    2. (2) 煅烧时,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浸出液中除了含有 (在电解过程中不反应)外,还含有(填化学式)。电解沉积过程中析出单质铜的电极为极。
    4. (4) 工业上用重铬酸钠 母液生产重铬酸钾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通过冷却结晶能析出大量 的原因是

    5. (5) 测定产品中 含量的方法如下:称取试样 配成 溶液,取 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和几滴指示剂,用 标准液进行滴定。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若三次实验消耗 标准液的体积平均为 ,则所得产品中 的纯度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实验题
  • 19. 是中学化学常用试剂,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试剂性质。

    Ⅰ. 的强氧化性

    采用下列装置,对浓硝酸与木炭的反应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燃烧匙中的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状态,立即伸入三颈瓶中,并塞紧瓶塞,滴加浓硝酸,三颈烧瓶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 (2) 从实现的功能上来说,装置B的名称是
    3. (3) 装置C中盛有足量 溶液,C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填“能”或“不能”)用 溶液代替。
    4. (4) 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部分同学认为是 ,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是 。假设装置内空气已排净,D瓶中收集的气体仅为产物。下列对该气体的检验方法合适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 将试剂瓶取出,放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桌上敞口观察集气瓶内气体的颜色是否变红 B . 将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伸入集气瓶内,观察试纸是否变蓝 C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5. (5) Ⅱ. 的热稳定性

      受热易分解,用如图装置加热 固体,试管内有红棕色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在末端导管口可收集到无色气体a。

      气体a的名称是

    6. (6) 若B中只生成一种盐,则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7. (7) 上述实验装置存在的安全隐患为
四、原理综合题
  • 20. 碳及其化合物在有机合成、溶液分析、电化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应用。结合下列提供素材回答相关问题:
    1. (1) Ⅰ.天然气催化制备二甲醚( ,熔点: ,沸点: )的反应如下:

      由合成气——水煤气也可以分两步制备二甲醚

      已知:

      物质

      燃烧热

      890.3

      1453

      并且 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吸收 的热量。则

    2. (2) 若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 的起始量进行反应①,下列能说明反应①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序号)。

      a.反应容器中二甲醚的百分含量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 不变      d.分压平衡常数 不变

      e.       f.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3. (3) 采用一种新型的催化剂(主要成分是 的合金),利用 制备二甲醚。观察图1回答问题。催化剂中 约为时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
    4. (4) 图2为绿色电源“二甲醚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5. (5) Ⅱ.以合成气为原料可以合成甲醇。

      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投入 ,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 。实验测得 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3所示。

      ①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

      时,压强为 反应平衡时 的转化率为;压强: (填“>”、“<”或“=”)。

      ③反应速率:N点 M点 (填“>”、“<”或“=”)。

      ④若压强为 、在 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起始投料不变),在不同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 如图4所示。则温度为 时,平衡常数 (保留三位小数),B、C、D、E四点中能正确表示该反应的 与T的关系的点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