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17-11-24 浏览次数:1060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chà)        拮(jū)      胆(qiè)      心沥血(ōu) B . (chèn)       倔(juè)     狡(xié)      中流柱(dǐ) C . 椎(jǐnɡ)       卑(bǐ)      请(tiě)      强不舍(guō) D . 热(zhì)        归(shěnɡ)   荣(yīnɡ)     尽职守(kè)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怒不可恶    重蹈覆辙    媚上欺下    断章取义 B . 言行相顾    孤军奋战    涕泗横流    化为乌有 C . 无与轮比    气冲斗牛    恪尽职守    强聒不舍 D . 不二法门    恼羞成怒    自知之明    郭然无累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 B . 让我们在这令人肃然起敬的墓前鞠躬 C . 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D . 坐在飞机上,看地球的芸芸众生,感觉美极了
  • 4. 将下面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给予,是最大的回报。

    ②这样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吝啬而贫穷的人。

    ③你所能给予别人的越多,你生命中所拥有的也就越多。

    ④要使生命越来越丰富,就要懂得给予。

    ⑤事实上,当你懂得分享时,你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多。

    A . ④⑤①③② B . ①④⑤②③ C . ④①③②⑤ D . ①⑤③②④
  • 5.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唐雎不辱使命》--《三国志》--陈寿--晋朝 B . 《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莫泊桑--法国 C . 《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西汉 D . 《故乡》--《呐喊》--鲁迅--现代
  • 6. 依次填入下面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难免会寂寞。但寂寞的滋味却不尽相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寂寞是     的,苏轼“人有悲欢离合”的寂寞是     的,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寂寞是      的,李白“我歌月徘徊”的寂寞是      的……;唯有直面寂寞。才能品出别样人生。

    A . 孤傲    洒脱    浪漫    豁达 B . 洒脱    浪漫    豁达    孤傲 C . 浪漫    豁达    孤傲    洒脱 D . 洒脱    豁达    孤傲    浪漫
二、<b >默写</b>
  • 7. 古诗词默写                     
    1. (1) 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的句子是:
    2. (2) 《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地思乡心切,却心系国事的句子是:
    3. (3) 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4. (4) 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
三、<b >综合性学习</b>
  • 8.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今年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至此,“互联网+”已升至国家层面。实际上“互联网+”早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1. (1) 读懂图表,在上图的1,2处填入合适的文字。

      1处 ;2处

    2. (2) 请你认真阅读上图,然后根据上图内容解释“互联网+”的含义。
    3. (3) 请你推荐一位名人来推广“互联网+”模式,写出他(她)的名字并说明理由。
四、<b >现代文阅读</b>
  • 9. 阅读《自拍神器》,完成下列各题。

    自拍神器

        ①“你还拿着自拍这个……吓人哪……我这话出去了,就是你(播出去的)……”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看着崔永元举着的自拍杆,哈哈大笑。不止小崔,小米CEO雷军和多位记者也都在3月份召开的“两会”上使用了这种神器,自拍杆在两会上真是大放异彩。

        ②神器自拍杆堪称自拍爱好者的福音。它的主要部件是伸缩杆、固定支架和蓝牙遥控自拍器。它曾是跳伞等极限运动发烧友的专业用品,但人们很快发现了它的其它好处--能把更多的人装进相框,这真是一大惊喜!因为“自拍”虽风靡已久,但伸长手臂自拍始终有难以突破的局限--镜头离人太近,能拍进来的人太少。而该“神器”使用者只需将手机或者傻瓜相机固定在自拍伸缩杆上,通过遥控器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

        ③自拍大家都会,但如何正确使用自拍杆却是一门手艺活。

        ④首先要选择和自拍杆重量相匹配的搭档。自拍杆原则上能像独脚架一样,固定手机、相机和平板电脑等多种拍摄工具,但自拍杆本身重量不过一两百克,要再加上平板电脑就成了双手“武器”,还是斧头造型的,一点都不酷,所以手机才是它的最佳拍档。

        ⑤其次,拍照时还要注意伸缩杆的长度。自拍杆的伸缩范围一般是20到120厘米。自拍杆拿在手中,拍照时可能会因手抖而产生虚像,杆越长抖得越厉害,就像钓鱼时手一动鱼就溜了一样,所以不建议把杆调得过长。

        ⑥仅注意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角度。45度是自拍的最佳视角,具有瘦脸、遮盖双下巴和仰望星空等多重功效。要赢就赢在起跑线上,掌握好自拍角度能省去后期修图的诸多烦扰。

        ⑦另外,由于自拍杆取景范围广,入镜的人还得注意着装是否无死角,在上半身西装领带、下半身大裤衩的直播间工作场景,自拍杆可能就不那么适用了。

        ⑧“自拍杆”这个新鲜的小玩意,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年轻”,实际上它已经至少存在几十年了,而且几乎每十年都有不同的自拍杆诞生。

        ⑨1983年,日本人上田宏申请了可扩展杆的专利,这可能是世界上首个自拍杆,可惜在商业上并未取得成功。1995年,自拍杆还曾出现在一本日本科技杂志讲述“无用日本人发明”的章节里,那时数码相机还未得到广泛使用,人们想象不出喀嚓喀嚓走一堆胶片拍张大头贴有什么意义。21世纪初期,加拿大发明家Wayne Fromm发明了一个手持可伸缩自拍杆,并在2005年申请了专利,自拍杆开始在一些专业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⑩如今自拍杆样式五花八门,并随时可能有新的样式出现。随处都可见到使用自拍神器的年轻人,自拍杆迅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表达自我的新方式。它甚至成为中老年政客亲近年轻人的上好工具。去年10月,韩国总统朴槿惠在一个经济中心的成立仪式上,就拿出自拍杆与青年们合影。2014年《时代》杂志还把自拍杆评为年度25大发明之一。

        ⑪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对自拍杆满怀好意。韩国政府已下令禁用未获认证的蓝牙“自拍神器”,因担心这些装置发出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另一理由是可能干扰其他装置的信号。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如今都禁止在公共场合使用自拍杆,为的是预防可能发生的文物破坏或者伤人事件。一些体育馆、音乐会、博物馆,乃至最新的苹果发布会都明令禁止人们使用自拍杆。

        ⑫禁止归禁止,不可否认自拍神器已迅速风靡全球,引人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如此迷恋用自拍杆自拍时鸟瞰自己(或别人)的感觉。

    (选自2015年5月《青年文摘》,有删改)

    1.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的说明内容。
    2. (2) 文章开头写自拍杆在“两会”上大放异彩的情况,有什么作用?
    3. (3) 请说说文中第⑤段画线句说明了什么。
    4. (4) 阅读第⑨⑩两段,说出这两段的位置不能调换的两个理由。
  •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我的暖,一寸长

    葛闪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着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且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又是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您说是不,大哥?”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生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就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的眼神。

        ⑪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⑫翌日,他骑着自行车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⑬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叫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将孩子放在自行车上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⑭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⑮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多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

        ⑯“其实俺明白,城里人也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他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他,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⑰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选自《读者》)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2) 请谈谈用“我的暖,一寸长”做文题的好处。
    3. (3)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谈一谈第1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4. (4) 品味下面划线词、句的表达效果。

      ①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且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②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5. (5) 文章的原文结尾是:“一寸长的暖!这句话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灵魂深处,为它的朴实简短,又为它的高贵温暖!”可编者在把这篇文章选入《读者》时,却把这句话删掉了,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揣摩一下编者的用意。
  • 11.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儒雅之风

        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②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读书人,多儒雅。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陈毅元帅,“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学识不凡的老板,称儒商。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

        ③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人们总说,中国是“衣冠上”“礼仪之邦”。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随地吐痰、不讲秩序,无视公德、大声喧哗……

        ④官员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温家宝在200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温家宝面对各国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令人倾倒。温家宝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

        ⑤看来,那些钦佩温家宝儒雅风度的官员,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爱心之深沉,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升腾的美好情愫迅速撞击听者的心灵,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儒雅的表达方式,已经被看作是有文化有礼仪的表现,是做人的高境界。

        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社会,如果全民酷爱阅读,就会儒雅之风盛行,这对于提高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摘自《做人与处世》2015年第6期 有改动

    1. (1)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2. (2) 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发表议论的?
    3. (3) 文中第②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本文的启示。
五、<b >命题作文</b>
  • 12. 请以“有种幸福在心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漏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