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语文版(2016) /八年级上册(2017) /第三单元 /11*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同步...

更新时间:2016-10-26 浏览次数:498 类型:同步测试
一、语文知识积累
  • 1.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shuò)    稻(shān)    阳(qián)    后余生(jié) B . 发(bān)    雄(ruǐ)    于(jiàn)    兵不甲(xiě) C . 蕊(cí)    祖(jí)    计(lěi)    大相庭(jìnɡ) D . (zhí)    拌(jué)    罩(lǒnɡ)    志不移(shǐ)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袁隆平应国际水稻研究所的邀请,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参加学术会议。 B . 与会人员对袁隆平精彩的学术报告和答辨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C . 这劫后余生的四钵央苗,袁隆平倍加珍惜。 D . 美国一家电影公司特地为杂交水稻拍慑了一部题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花园里》的彩色纪录片。
  • 3.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 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注重道德力量的国家,愚公移山矢志不移、苏武牧羊不辱使命、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每一个道德榜样都有着无穷的感召力。 C . 他讲述了一段自己劫后余生的人生经历。 D .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夜不能寐的事。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那时种一年的粮食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B . 十三年来,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十二点五六亿亩,增产粮食约一千亿公斤左右。 C . 杂交水稻研究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袁隆平有恒心和毅力。 D . 袁隆平既不争,也不辩,仍然矢志不移地搞他的科学试验。
  • 5. 综合性学习。

        据新华社北京2013年3月3日电    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3日对新华社记者说,我有两个梦,一是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二是希望亩产1 000公斤目标早日实现,希望培养年轻人向更高目标奋斗。这就是我的梦,禾下乘凉梦、粮食安全梦。袁隆平说,他的团队正在加紧攻关,力争2015年实现超级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目标。

    1. (1) 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2. (2) 在“杂交水稻”再创高产之际,请你为袁隆平写一段颁奖词。

二、美文品析
  • 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袁隆平的“寻梦园”

        自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四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突破……

        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三十五亿多亩,增产稻谷三千五百亿千克,相当于每年解决三千五百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上的同行则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遨游;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儿,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八百千克的目标。”

        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

      “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1. (1) 用第1段中的有关语句概括全文的内容要点。

    2. (2) 第2段中的一系列数据说明了什么?

    3. (3) 从4~7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袁隆平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

    4. (4) 本文以袁隆平的梦作结尾有什么作用?

三、写作训练
  • 7. 【写法借鉴】本文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刻画了袁隆平执着追求理想、充满献身精神的科学家形象。比如,他在一口深井里发现了仅有的几棵秧苗时,竟奋不顾身“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这样的动作描写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久久难忘。

    【片段仿写】请你综合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写一个表现儿童欢快情景的片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