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第二单元 认识新自我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更新时间:2016-10-21 浏览次数:772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进入青春期后,小明感到有许多心里话无处诉说。如果你是他的同学或者朋友,你会告诉小明( )

    ①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多与同学交流          ②如果封闭自己,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③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                      ④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同样快乐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 “朋友的一句话,让你醍醐灌顶;朋友的一拍肩,让你振作精神。”这告诉我们 ( )

    A . 朋友带给我们温暖,给我们支持和力量 B . 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放弃原则 C . 欣赏他人、赞赏他人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友情 D . 广交朋友,不分良莠
  • 3. 青岛市某初中的一位心理教师对本校的学生展开调查,当被问及“眼下如果自由选择,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时,多数学生的首选答案是 “找朋友外出”“与最亲密的朋聊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生离不开交往                ②交往对中学生非常重要

    ③好朋友是我们的财富        ④友情是美好的,交友多多益善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4. 朋友如打开的窗户,友情是照射进来的阳光,朋友和友情是人生的永恒话题。下列选项中表达友情的诗句有( )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5. “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与分担必须是双向的。”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 . 交友的目的就是得到朋友的给予 B . 给予了朋友就应该要求朋友及时回报 C . 朋友不能给予自己就应拒绝与之交友 D . 不肯给予朋友就难以得到朋友的给予
  • 6. (2016七上·乌拉特前旗期中)

    漫画《变了味的帮助》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朋友圈 B . 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 C . 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 D . 朋友带给我们温暖,能帮我们解决所有困难
  • 7.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益友当亲,损友当绝”等古语,都在告诫人们( )


    A . 不要与有缺点的人交朋友 B . 要学会宽容他人、加强沟通 C . 交朋友一定要有所选择 D . 要广交朋友和珍惜朋友情谊
  • 8. “我家孩子正在参加×××比赛,麻烦朋友们帮忙投个票。”“这是朋友家的孩子,拜托投一票。”……随着微信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在朋友圈中给孩子拉票也成了越来越多家长头疼却又无可奈何的“工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①用新兴网络平台开展评选活动,有助于展示候选人的风采,也创新了投票方式,是一种社会进步

    ②通过拼人脉、拼资源获胜,体现的是个人能力,这种竞争很公平

    ③网络投票比较亲民,但有时不能反映真实民意,所以要理性对待

    ④这种“绑架”友情的投票现象惹人烦,所以生活中要学会拒绝

    A . ①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9. 近年来,利用网络对青少年实施诱拐、欺诈和性侵害等案件时有发生,为避免此类危害,我们应该 ( )

    ①提高警惕,安全上网       ②抵制诱惑,拒绝上网

    ③谨慎交友,防止上当       ④保护隐私,避免泄露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0. 据统计,目前互联网上的色情网站超过3.7亿个,每天约有两万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青少年网民正在遭受色情网站上不良信息的侵蚀。近日,公安部新闻发言人透露,被抓获的青少年犯罪分子当中,有近80%的人通过网络受到诱惑,这些人因为沉湎于网络,或者受到网络黄色信息的侵蚀,作案甚至作大案,进行诈骗、强奸、抢劫、抢夺的犯罪比例非常高。为此,青少年学生应该 ( )

      ①时刻牢记网络交往的道德和法律规则                                    ②远离网络,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③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理智地拒绝不良诱惑                            ④加强对中小学校园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的管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据有关权威部门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超过四分之三的未成年人拥有自己的手机。课间休息、睡前、上学放学路上、做作业时是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的主要时间;聊天、玩游戏、听音乐、看视频是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的主要活动。下列关于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的态度,不正确的是 ( )

    A . 要合理把握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从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B . 使用手机有百害而无一利,应拒绝使用 C . 在使用手机上网时,要虚心听取父母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D . 增强自制力,避免上网成瘾
  • 12. 以下朋友圈信息,你认为值得转发的有 ( )

     ①“测测你还能活多久,特别准!”

     ②“八旬老人走失,朋友圈寻人爱心大接力……”

     ③“出大事了,上访村民猛砸政府大院,大快人心……。

     ④“花海盛景现菏泽,八方宾朋齐点赞!(航拍视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此,我们应该 ( )

    A . 学会远离网络,避免网瘾 B . 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C . 将互联网作为生活的全部 D . 相信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
二、材料分析题
  • 14. 材料一  互联网是人类迄今所拥有的容量最大、传播速度最快的信息中心,是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平台,“互联网+”已成为现在人们创新创业、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材料二  2015年1月6日,央视网《网络大讲堂》系列公开课第二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上线播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潜在原因,指出相当部分青少年违法犯罪都直接或间接与网络成瘾有关。

    1. (1) 以上材料共同表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 (2) 结合自身体验,谈谈我们青少年应怎样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