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6-08-26 浏览次数:882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芳条结寒翠,请君添暖衣.深秋及寒冬的清晨,我们芜湖市经常出现大雾天气,雾中小液滴直径范围是(   )
    A . 小于1nm B . 在1~100nm间 C . 大于100nm D . 无法确定
  • 2. 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熔化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X是一定为电解质 B . X可能为非电解质 C . X只能是盐类 D . X可以是任何化合物
  • 3. 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   )
    A . 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得到的无色溶液 B . 向碘水溶液中滴加四氯化碳充分振荡后,静置后的下层液体 C . 向沸水中滴入饱和的FeCl3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 D . 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分散系
  • 4. 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反应物量不同,离子方程式不同且现象不同的是(    )
    A . Ba(OH)2与NaHSO4 B . Ba(OH)2与H2SO4 C . HCl与Na2CO3 D . Ca(HCO32与NaOH
  • 5. 某人设想利用①3FeCl2+4H2O Fe3O4+6HCl+H2②Fe3O4+ Cl2+6HCl 3FeCl3+3H2O+ O2  ③3FeCl3 3FeCl2+ Cl2 这三个反应的联合与循环,主要用来生产能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某种气体,该气体是(   )
    A . O2 B . Cl2 C . HCl D . H2
  • 6. (2017高一上·澄海期中) 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是(  )

    A . 用甲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 B . 用乙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 C . 丙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D . 用丁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 7. 有四位同学分别对四种溶液中所含的离子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 . Ca2+、HCO 、Cl、K+ B . OH、CO 、Cl、K+ C . Ba2+、Na+、OH、NO D . Cu2+、NO 、OH、Cl
  • 8. 在标准状况下,ag气体x与bg气体y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x和y体积之比为b:a B . 同温同压下,气体x和气体y的密度之比为 b:a C . 25℃时,1g气体x和1g气体y的原子数之比为b:a D . 同物质的量的气体x和气体y的质量之比为b:a
  • 9. 把V L含有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铝离子完全转化为AlO2(1mol铝离子消耗4molNaOH生成1mol AlO2);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BaSO4 . 则原混合溶液中Mg2+的浓度为(   )
    A . mol•L1 B . mol•L1 C . mol•L1 D . mol•L1
  • 10. 某Na2CO3样品中含有K2CO3、NaNO3和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将11g样品加入足量水中,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10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   )
    A . 肯定有NaNO3 B . 肯定有NaNO3 , 可能还含有K2CO3 C . 肯定没有Ba(NO32 , 可能有NaNO3 D . 肯定没有K2CO3和Ba(NO32
  • 11. Mg(ClO32在农业上可用做脱叶剂、催熟剂.可采用复分解反应制备:MgCl2+2NaClO3═Mg(ClO32+2NaCl.已知Mg(ClO32的溶解度(S)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温度越高,Mg(ClO32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 B . 温度越高,Mg(ClO32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 C . 350K时,Mg(ClO32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D . 350 K时,Mg(ClO32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0%
  • 12. 化学工作者从有机反应:RH+Cl2(气) RCl(液)+HCl(气)受到启发,提出的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已成为现实.已知RCl难溶于水,产物HCl部分溶于RCl液体,指出从上述反应产物混合物中分离得到盐酸的最佳方法是( )
    A . 蒸馏法 B . 水洗分液法 C . 过滤法 D . 有机溶剂萃取法
  • 13.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 . 含有0.1NA个CO32的Na2CO3固体的质量为10.6g C . 标准状况下,aL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原子数为 ×NA D . 标准状况下,11.2L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 14. 有一放置在空气中的KOH固体,经测定,其中含 KOH 84.9%,KHCO3 5.1%,K2CO3 2.38%,H2O 7.62%.将此样品若干克投入 98克10%的盐酸中,待反应完全后,再需加入20克10%的KOH溶液方能恰好中和.则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质量为(   )
    A . 20克 B . 40克 C . 48克 D . 36克
  • 15. 固体单质A和气体单质B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生成气体C,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若产物气体C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4倍,则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两种单质A、B的摩尔质量之比是1:4 B . 反应前后的气体质量之比一定是1:4 C . 在生成物C中,A的质量分数为50% D . C中A,B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1
  • 16. 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Zn2++2OH═Zn(OH)2↓  ZnCO3+2NaOH═Zn(OH)2↓+Na2CO3 B . Ba2++SO ═BaSO4↓      Ba(OH)2+H2SO4═BaSO4↓+2H2O C . Ag++Cl═AgCl↓      AgNO3+KCl═AgCl↓+KNO3 D . Cu+2Ag+═Cu2++2Ag     Cu+2AgCl═CuCl2+2Ag
  • 17. 为了配制100mL 1mol•L1的NaOH溶液,其中有下列几个操作:①NaOH固体放在纸上进行称量 ②选刚用蒸馏水洗净的1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 ③NaOH在烧杯里刚好完全溶解,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次,洗涤液也均转入容量瓶中 ⑤使蒸馏水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其中错误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 C . ②③⑤ D . ①③⑤
  • 18. 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溶液中,形成无色的溶液,其化学方程式是:PbSO4+2NH4Ac=Pb(Ac)2+(NH42SO4 . 当Pb(Ac)2(醋酸铅)溶液中通入H2S时,有黑色沉淀PbS和弱电解质HAc生成.表示这个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Pb(Ac)2+H2S=PbS↓+2H Ac B . Pb2++H2S=PbS↓+2H+ C . Pb2++2Ac+H2S=PbS↓+2H Ac D . Pb2++2Ac+2H++S2=PbS↓+2HAc
二、<b >非选择题</b>
  • 19. 在Na+浓度为0.5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已知H2SiO3为不溶于水的胶状沉淀,加热时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

    阳离子

    K+

    Ag+

    Ca2+

    Ba2+

    阴离子

    NO

    CO

    SiO

    SO

    现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56L气体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固体质量为2.4g

    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 (2) 实验Ⅰ中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

      阴离子

      NO

      CO

      SiO

      SO

      c/mol•L1

  • 20. 实验室用63%的浓HNO3 (其密度为1.4g/mL)配制240mL 0.50mol/L稀HNO3 , 若实验仪器有:A.10mL量筒   B.50mL量筒    C.托盘天平   D.玻璃棒

    E.100mL容量瓶  F.250mL容量瓶   G.500mL容量瓶   H.胶头滴管   I.200mL烧杯.

    1. (1) 此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 (2) 应量取63%的浓硝酸 mL,应选用.(填仪器的字母编号)
    3. (3) 实验时还需选用的仪器有(填序号) D、I、
    4. (4) 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稀硝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

      ①量取浓硝酸的量筒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把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

      ③溶解后未经冷却就移液

      ④定容时不小心有少量蒸馏水滴到瓶外

      ⑤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

    5. (5) 容量瓶是一种颈部细长的梨形瓶,由于其颈部细长,所以在向容量瓶中移入液体时,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有人建议将容量瓶的瓶颈改粗,对该建议的正确评价是      
      A . 可以按此建议改进,便于使用容量瓶 B . 不能按此建议改进,因为会降低容量瓶的精确度 C . 不必加粗瓶颈,因为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有少量液体倒出瓶外,不会对溶液的浓度产生太大影响.
  • 21. 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CaCl2溶液和淀粉胶体,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从中提纯出NaCl晶体.相应的实验过程如图:

    1. (1)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所用试剂(写化学式):

      试剂①;试剂③

    2. (2) 判断试剂①已过量的方法是:
    3. (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入试剂②的作用:
    4. (4) 操作①是利用半透膜进行分离提纯.操作①的实验结果:淀粉(填“能”或“不能”)透过半透膜;SO (填“能”或“不能”)透过半透膜;请用实验证明上述结果,完成下表(可不填满,也可增加):限选试剂:1mol/L AgNO3溶液、1mol/L BaCl2溶液、1mol/L Ba(NO32溶液、碘水、稀盐酸、稀硝酸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 22. 松花蛋于明朝初年问世.其腌制配方有多种,但主要配料为生石灰(CaO)、纯碱(Na2CO3)和食盐(NaCl).将一定比例的配料用水和粘土调制成糊状,敷于蛋上,密封保存,数日后可食用.
    1. (1) 腌制皮蛋的配料用水调制时,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有
    2. (2) 皮蛋外的糊状物经水溶解、过滤后.滤液中肯定大量含有的溶质为

      可能含有的物质为Ca(OH)2或Na2CO3

    3. (3) 某同学设计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探究(2)所得滤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请你帮他完善实验方案.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①取少量滤液,滴加过量K2CO3溶液

      若出现白色沉淀

      滤液中含Ca(OH)2

      若无白色沉淀

      滤液中无Ca(OH)2

      ②取少量滤液,

      若出现

      滤液中含Na2CO3

      若无

      滤液中无Na2CO3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