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基础复习:专题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更新时间:2017-11-17 浏览次数:460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 (    )

    A . 人情关系 B . 伦理道德 C . 礼乐秩序 D . 法制建设
  • 2. (2015高二上·大田期中)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    )

    A . 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 B . 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 C . 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 D . 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
  • 3. (2016·北京) 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

    A . 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 . 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 . 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 . 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 4. (2017·沧州模拟) 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胡适讲道:“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这表明(    )

    A . 先秦统治强调“隆礼重法” B . 礼制是诸侯治国的依据 C . “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 D . 儒家和法家有渊源关系
  • 5. (2016·常德模拟) 清末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写道:前汉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由材料可知前汉武、宣年间(    )

    A . 儒者治经学重在阐发义理 B . 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 C . 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 D . 仅以儒学为据选拔人才
  • 6. (2016高二上·宿迁期末)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守仁强调“致良知”的途径是(   )

    A . 格物致知 B . 发明本心 C . 知行合一 D . 经世致用
  • 7. (2017·海南)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  )

    A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B . 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8. (2017高二下·南阳期末) 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天,李贽剃光了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虽居住在佛教寺院,却不受戒、不做僧众的功课,强烈冲击了传统世俗,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这表明李贽(    )

    A . 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B . 反对理学空谈和功利主义 C . 反对封建礼教,崇尚宗教自由 D . 崇尚“至道无为”政治理想
  • 9. (2017高二下·南阳期末) 经济的异变与政治的异动都会引发社会思想的变化。明末清初的新儒学与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都属于这种思想变化。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

    A . 都体现了新的社会阶层的诉求和对传统思想的批判 B . 都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C . 都崇尚贤人治国的开明君主统治模式 D . 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诉求
  • 10. (2017高一下·杭州期末)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基于“心即理也”的认识,他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剥落心蔽”、“发明本心”。这一人生活在(    )

    A . 北宋 B . 南宋 C . 明代 D . 清代
  • 11. (2017高一下·杭州期末) 黄斡(1152—1221)曾说: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材料中的“先生”是指(    )

    A . 朱熹 B . 陆九渊 C . 王守仁 D . 黄宗羲
  • 12. (2017高一下·汉中期末) 程颐、程颢兄弟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儒学大师,在其著作《二程遗书》中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该主张所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

    A . “致良知” B . “格物致知” C . “存大理.灭人欲” D . “发明本心”
  • 13. (2017高一上·长春开学考)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
    A . 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 . 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 . 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 . 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 14. (2016高二下·唐山期中)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 . 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 .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 . 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 .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