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6-08-26 浏览次数:271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水中含量最多的氯化物是(  )
    A . NaCl B . MgCl2 C . KCl D . CaCl2
  • 2. 用摩尔(mol)作为单位的基本物理量是(  )

    A . 长度 B . 质量 C . 数量 D . 物质的量
  • 3. 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风化的是(   )
    A . 食盐 B . 石碱 C . 烧碱 D . 氧化钙
  • 4. 2015年12月12日,第21届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协议要求各国减少工业排放量的气体是(   )
    A . 二氧化硫 B . 氮的氧化物 C . 二氧化碳 D . 臭氧
  • 5. 漂粉精可由Cl2通入消石灰中制备,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   )
    A . CaCl2 B . Ca(ClO)2 C . Ca(OH)2 D . CaCO3
  • 6. 下列变化过程中只放出热量的是(   )
    A . 水结成冰 B . 干冰气化 C . 食盐溶于水 D . 浓硫酸稀释
  • 7. 下列微粒中,最重的是(    )
    A . α粒子 B . 质子 C . 中子 D .  H
  • 8. 基因测序研究中,常用 P作标记物,下列关于 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子数为32 B . 质量数为15 C . P与 P互为同位素 D . 中子数为15
  • 9. 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在不同电子层上运动的电子的能量不同,下列电子层上运动的电子能量最高的是(   )
    A . K层 B . L层 C . M层 D . N层
  • 10. 下列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的是(   )
    A . 氯化氢 B . 甲烷 C . D . 硫化钠
  • 11. 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 . 氯气 B . 氨气 C . 氯化钠 D . 氧化镁
  • 12. 下列表示物质的化学式可以称为分子式的是(    )
    A . SiO2 B . CO2 C . Cu D . KOH
  • 13. 粗盐提纯制精盐的实验中,不需要的操作是(    )
    A . 溶解 B . 过滤 C . 洗涤 D . 蒸馏
  • 14. 下列物质见光不易分解的是(   )
    A . 碘化钾 B . 碘化银 C . 溴化银 D . 氯水
  • 15. 将Cl2通入自来水中杀菌消毒,主要是利用了Cl2和H2O生成HClO的(    )
    A . 酸性 B . 稳定性 C . 氧化性 D . 挥发性
  • 16. 有关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属于复分解反应 B . 属于放热反应 C .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 属于中和反应
  • 17. 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反应为:2Br+Cl2→2Cl+Br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溴离子具有氧化性 B . 溴离子的还原性比氯离子弱 C .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 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
  • 18. 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 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 . 向氯水中加入Na2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C . 向KI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D .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 19. 同温同压下,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 . 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 B . 气体分子数目 C . 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 D . 气体相对分子质量
  • 20. 在共价化合物中,化合价有正负的原因是(   )
    A . 有共用电子对偏移 B . 有电子得失 C . 既有电子得失,又有共用电子对偏移 D . 存在共价键
  • 21. 有关化学键及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化学键是分子内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B . 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 C . 离子化合物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高 D .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22. 在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上查得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这里的12.01是指(  )

    A . 碳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B . 碳原子质量 C . 同位素C﹣12的行相原子质量 D . C﹣12的质量数
  • 23. 关于溶解平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溶解平衡的本质是结晶速率等于溶解速率 B . 在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速率小于结晶速率 C . 在饱和溶液中,晶体的质量不改变,形状可能改变 D . 当物质达到溶解平衡时,不改变外界条件,溶液的浓度也不改变
  • 24. 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代表反应物的能量减去生成物的是(    )

    A . B . C . D .
  • 25. 标准状况下88gCO2有(   )
    A . 3NA个原子 B . NA个分子 C . 2.0mol分子 D . 11.2L
  • 26. 根据反应:2Fe+3Cl2 2FeCl3 , 当28gFe在71gCl2中点燃时(    )
    A . Fe和Cl2恰好完全反应 B . 生成99gFeCl3 C . 会有9.33gFe过量 D . 会有17.75gCl2过量
  • 27.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NaOH固体含有( )
    A . NA个OH B . 3NA个离子 C . 2NA原子 D . 10NA个电子
  • 28. 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图乙中横坐标x表示流入电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E表示反应生成NaOH的物质的量 B . E表示反应消耗H2O的物质的量 C . F表示反应生成H2或Cl2的物质的量 D . F表示反应消耗NaCl的物质的量
  • 29. 在25℃,101kPa下,0.1molC2H2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I)时放出129.96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2C2H2(g)+5O2(g)→4CO2(g)+2H2O(l)+129.96kJ B . 2C2H2(g)+5O2(g)→4CO2(g)+2H2O(g)﹣259.92kJ C . 2C2H2(g)+5O2(g)→4CO2(g)+2H2O(l)﹣1299.6kJ D . 2C2H2(g)+5O2(g)→4CO2(g)+2H2O(l)+2599.2kJ
  • 30.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571.6kJ,C3H8(g)+5O2(g)→3CO2(g)+4H2O(l)+2220.0kJ.实验测得,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10mol,完全燃烧放热7694kJ,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是(    )
    A . 1:1 B . 2:1 C . 3:1 D . 4:1
二、<b >填空题</b>
  • 31. 根据题目要求填空:
    1. (1) Mg2+的结构示意图为;O的电子式为;H2S的结构式为
    2. (2) 氯化钠的电子式为,溶于水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2. 如图是铜锌原电池的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原电池是将能转化成能的装置.
    2. (2) 在导线中电子流动的方向是;其中正极为,正极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3. (3) 原电池能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选填编号).

      a.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b.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形成了闭合回路.

  • 33. 化工厂用来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的反应为:3Cl2+8NH3→N2+6NH4Cl.
    1. (1) 在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
    2. (2) 在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 (3) 若标准状况下有33.6LCl2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NH3的物质的量为 mol.
    4. (4) 已知当氨气不足量时,反应产物是N2和HCl.若某次反应所得产物中,NH4Cl和HCl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Cl2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取HCl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A中微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若要使B中收集满干燥的HCl气体(并证实B中已收集满),则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用字母表示).

    3. (3) 实验发生以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 (4) 尾气吸收装置中加倒扣漏斗的目的是

    5. (5) 若将产生的HCl气体通入100g水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6.74%的盐酸,则通入的HCl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L.

    6. (6) 气体发生在装置的选择要考虑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等因素.实验室制取氧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不用装置A,其原因分别是

  • 35. 以下海带提碘的实验方案可以缩短实验时间,避免Cl2和CCl4的毒性.其实验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①的操作名称是;所需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2. (2) 步骤②中加入H2O2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择用H2O2做氧化剂的原因是
    3. (3) 检验I2的水溶液中含有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淀粉,如溶液显色,则可证明含有碘单质.
    4. (4) 步骤③的操作名称是;石油醚能用作萃取剂,说明石油醚具有的性质是
    5. (5) 步骤⑤通过敞口挥发就能得到固体碘,说明石油醚具有良好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