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秦皇岛卢龙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

更新时间:2017-11-08 浏览次数:53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
    A . B . C . 摄氏度 D . 米每秒
  • 2. (2016八上·路北期中)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B . C . 流水 D . 河岸
  • 3. 小明跑百米时,前50米用时6秒,后50米用时7秒,则正确的说法是(   )
    A . 小明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小明在前50米的速度比后50米的速度大 C . 小明在前50米比后50米跑的慢 D . 小明在百米跑中速度没变
  • 4.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有声音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B . 声音的传播必需要有介质 C . 水中的声速大于空气中的声速 D . 真空中可以有回声
  • 5. 同一歌唱演员唱高音歌曲和唱低音歌曲,两者发出的声音(   )
    A . 主要是音调不同 B . 主要是响度不同 C . 主要是音色不同 D . 完全相同
  • 6. 下列事例中不能减小噪声的是(   )
    A . 飞机场附近民居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窗 B . 对远处喊话时,通常用双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 C . 汽车驶入市区时禁止鸣喇叭 D . 一些工场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
  • 7. 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 B . 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C . 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D . 所有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 8. 某一固体,对其加热达到某一温度时,继续加热温度不变,直到全部变成液体.该固体可能是下列物体中的(   )
    A . 锡块 B . 松香 C . 玻璃 D . 沥青
  • 9. 关于水沸腾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沸腾 B . 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沸腾 C . 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D . 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升温
  • 10. 下列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之间连线正确的是(   )
    A . 霜的形成—凝固 B . 雾的形成—汽化 C . 雾松的形成—升华 D . 露珠的形成—液化
二、<b >填空题</b>
  • 11. 年是的单位.无论测量什么物理量(选填“错误”或“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 12. 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一物体速度为10m/s,意思是这个物体每秒运动的路程是.
  • 13. 小明推动一木块在水平地面上由左向右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木块向运动;以木块为参照物地面向运动.
  • 14. 下表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表.

    介质

    声速(m/s)

    介质

    声速(m/s)

    介质

    声速(m/s)

    空气(0℃)

    331

    煤油(25℃)

    1324

    3230

    空气(15℃)

    340

    水(常温)

    1500

    铜(棒)

    375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大理石

    3810

    请你从上表中总结出两条规律:

    .

  • 15. 音调、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其中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比人通常能听到的声音频率高的声叫.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不同.
  • 16. 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在无锡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右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选填:“音调”、“响度”、“音色”).35后面的单位是.

  • 17. (2017八上·开县期中) 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一分钟内振动了3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人类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时产生的(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对人的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20Hz(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 18. 冰糖葫芦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糖浆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固态,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冰糖葫芦看上去红彤彤的,是因为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只反射.
  • 19. 爆炸声会使附近的门窗发出响声,强烈的爆炸声甚至可以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我们应该避免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会产生污染,这里高声喧哗的“高”是指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20. 如图所示,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的两支温度计a、b,分别测杯中水的温度,其中放置错误的是温度计.a温度计的示数为℃.

  • 21. 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填“里面”或“外面”)蒙上一层白色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是发生了(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个过程是(选填“吸”或“放”)热的;雾气消除是发生了(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 2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冰箱已进入每个家庭.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制冷剂发生(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个过程从冰箱内(选填“吸”或“放”)热.冬天雪后,即使气温一直在0℃以下,背阴处的雪也会慢慢变少.这是雪发生了(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个过程是(选填“吸”或“放”)热的.
  • 23. 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尺精确些,就使用方法而言,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

  • 24.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1. (1)  
    2. (2)   .
三、<b >实验题</b>
  • 25. 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海波的熔化图象是(填写“A”或“B”).

    分析图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

    .

    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填一条即可).

  • 26. 为了探究声音的特征,小东做了以下实验.

    1. (1) 小东将钢尺的某处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一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

      ①小红认为实验证据中存在错误,理由是.

      ②结合如图所示和上述小东的操作,请你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

    2. (2) 改正实验后,他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27.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 (1) 该实验中除了图中提供的器材外,还需要.
    2. (2) 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 (3) 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 (4) 该物质的熔点是℃;熔化持续的时间约为.
  • 28.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 (1) 该实验中要根据公式进行速度计算.
    2. (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 (3) 小车从A到C的速度等于m/s.
    4. (4) 由实验看出,小车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是在做运动.
四、<b >综合题</b>
五、<b >计算题</b>
  • 30. (2017八上·开县期中) 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
    1. (1) 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2) 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